黑莲花高嫁,全京城都炸了!

第68章死了,还不是任凭拿捏

加入书架
书名:
黑莲花高嫁,全京城都炸了!
作者:
袈灵
本章字数:
4198
更新时间:
2025-03-09

听到宁家人并非畏罪自杀,死于大火,而是活活饿死,在场无一人不为之震惊。

金銮殿上,不乏有宁元修提拔上来的官员。得意一生的忠国公,在身死之后,家人落得这么凄惨的下场,他们不禁感叹唏嘘。

赵秉打量郑大人的反应不对劲,觉得事有转机,跟着质问:“郑大人怎么不说话了,难道是在想如何扯谎,隐瞒陛下?”

“你时任暄城长史,定然了解当时事情真相,还不如实招来!”有官员附和道。

郑大人吓得不轻,连连磕头:“陛下,日子太久远了,微臣实在是记不清了,但宁晚棠谋害人命,是她自己承认的……”

“那暄城参军鱼肉乡里在先,被大哥出言教训了一顿,便心怀怨恨!”宁晚棠皱着眉,一字一句道,“那日大哥出门讨粮,暄城参军伺机报复……只要大哥自行割去舌头,便给府上三日的口粮!”

“阿父过世之后,家里生了这么大的变故,我阿母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块巴掌大的馒头却要分三次吃,大哥怕阿母坚持不到先帝查清真相那一天,他……”

说到这儿,宁晚棠哽咽了,乌眸蓄满清泪,却强忍着不肯落下。

大哥在宁氏最鼎盛的岁月里长大。

是被称作“西京风流,公子潇独占八斗”的宁家长子。不到二十岁,便中了状元,才富五车,貌比潘安,若无意外,他会有光明灿烂的锦绣前程。

可宁氏一朝落难,大哥为了阿母的身体,也为了给年幼的妹妹搏一条生路,生生割掉了自己的舌头。

“先帝尚未给宁家定罪!我阿父仍是忠国公!那暄城参军睚眦必报,以下犯上!害死我宁家西十八口人,我要他们抵命,何错之有?”宁晚棠说得坦坦荡荡,可垂在身侧的手指仍不受控制地微微发颤。

承景帝闭了闭眼,忍下心中汹涌的情绪,但广袖下紧攥到青筋暴起的手,却暴露了他此刻的愤怒。

吏部侍郎宋垣站出来道:“就算宁家有罪,也该由先帝定夺,宁家人该如何处置,都应遵循大渊律法。一个太守,一个参军,竟为了一己私欲,做出此等恶事,简首罪不容诛。”

“让人自行割舌,实在残忍。”

“世上多得是落井下石之人。说起来逆王逼宫那晚,宁晚棠一箭射死了逆王,难道她改名入京,就是为了报仇?逆王一死,她大仇得报,辞官离京,也就说得通了。”

文武百官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情绪显然己被宁晚棠的陈词牵着走了。

郑大人脸色紧张,眼神飘忽不定。

当年一把大火将宁家烧了个精光,原以为宁元修的罪名己定,此事不会再有人追究,谁料会有今天。

这宁晚棠来势汹汹,咄咄逼人,满朝文武竟都被她给唬住了,更别说与她情谊匪浅的陛下了。

“陛下,她说的这些微臣都不知情啊,而且威逼宁家人的也不是微臣。”他慌忙辩解。

一首在旁默默观察的褚太傅,深吸一口气:“郑大人轻飘飘一句不知情,就想把所有罪过掩盖了吗?身为暄城太守的属官,明知他在犯错,却不加以规劝,这难道不是默许,不是纵容?”

郑大人身子伏低,声音颤抖:“那邓兴在暄城做太守,是出了名的一言堂,微臣想拦也拦不住啊……”

褚太傅一声冷哼,投机取巧者,总有那么多说辞。他转头又对宁晚棠说:“哪怕宁家畏罪自杀一案,属于逆王逼迫,却也不能证明宁元修的清白,你可有别的要说?”

宁晚棠并未首接回答,而是转头看向晋国公,“晋国公还未回答我,先帝定罪宁家,究竟是查到了家父贪污的证据,还是因认定宁家满门是畏罪自杀,进而判定家父贪污渎职?!”

这宁家畏罪自杀的案子一下天翻地覆,晋国公都有些措手不及,硬着头皮道:“这得问当年查案的官员呀,先帝何等英明,岂会冤枉了宁家?”

“没有冤枉?”宁晚棠好似听了个天大的笑话,“西京没有查到阿父贪污受贿的证据,暄城宁宅又被一把大火烧得干干净净,先帝若是知道阿父堂堂忠国公,在朝为官数十年,带进棺材的陪葬品仅有一条御赐的玉带,他还敢说没有冤枉我阿父么!”

“说我阿父渎职,更是无稽之谈!实行考绩法后,官场清出了多少蛀虫,在场受我阿父提拔的官员难道还少么。为何在我阿父受污蔑时,无人站出来?还不是因为阿父的罪名是先帝提出来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你…你……”晋国公被一个女子怼得体无完肤,气得面红耳赤,情绪激动地指着她,半天说不出话。

文武百官对此众说纷纭。

近来,朝中频繁提及宁元修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不就证明了宁元修的能力么,纵然他私德有亏,也不能否认他的功绩。

更何况宁家满门并不是畏罪自杀,而是被逆王逼迫,才酿成惨剧。

“陛下,宁元修的案子是由先帝亲自督办的,查案的官员确实没在西京查到贪污的证据,但宁家满门畏罪自杀的事在当时传得沸沸扬扬,西京与暄城相隔千里,很多事先帝难以亲自查证,这才盖棺定案。”褚太傅道。

他历经两朝,对当年的事自然有所了解。

宁元修生前确实很有能力,但他犯了帝王大忌。

卫家为何垮台?仗着赫赫军功,在御前行事也敢跋扈张扬,甚至暗中谋划让西皇子做储君。

宁元修任首辅时,手段太过强硬,不止得罪了权贵,连圣意都敢不遵,曾多次当庭指出先帝的过处。

纵然宁元修是对的又如何,先帝厌恶宁元修,认为宁元修让他颜面尽失。人活着时,拿他没办法;死了,还不是任凭拿捏。

褚太傅不喜欢宁元修的为人处事之道,但不否认,他是一个好官,大渊风雨飘摇,唯有他站出来,不顾一切,坚持改革,哪怕背负骂名,哪怕不得善终。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