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女婿和他的妻儿们

第47章 建窑合同

加入书架
书名:
上门女婿和他的妻儿们
作者:
大宽路远
本章字数:
5188
更新时间:
2025-06-13

刘老二从口袋里掏出烟盒,从里面抽出两只烟递到汤有德面前让他自己拿一支,然后悠然的说道:“汤老二你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我手里有个屁的钱,那都是你们给我淤的。再说咱们都是黄土埋到脖子上的人了,我也没有能力再去折腾了,害怕这身老骨头被折腾散架了。李俊年轻有闯劲就让他们年轻人去折腾吧,不过,无论谁在北天塘干窑厂生产队每个砖头垛子抽一块钱,那是必须得兑现的,否则我第一个是不愿意的。”

汤有德听着刘老二的冷嘲热讽和他留的后手,他就知道这货是等着看李俊笑话的。他本想着跟李俊合伙办窑厂的,但他听李俊说的意思投资太大,风险也高,自己家里本来就没有积蓄,万一赔个底朝天,或是倒欠账那就惨了,他的老三和老西都还没娶到老婆,真欠下一屁股债两个儿子也只有打光棍了。

即使家境这般模样,可他在心里总觉得自己在李俊面前是放空炮的,有些愧对李俊。

李俊见这个村子里的有钱人都不愿意干,他就向会场上的群众问道:“大家不要前怕狼后怕虎的,赌一赌草房变瓦屋,闯一闯草屋变楼房。有谁想干的话可以先报个名出来,如果今下午把事情定好后,谁再想干可没有机会了,大家可不许反悔哟。”

尽管李俊的口号宣传的震天响,但会场上的群众见村子里最有钱的刘老二都不敢干,都开始打退堂鼓了,嘴上就开始起哄了,打趣了,说李俊在付店砖厂干过有经验,有技术,建窑的主意又是他提出来的,他又是队长应该知难而上,带头把窑厂给建起来才是对的……

刘老二见村子里邻居都拿他当风向标,他不干,别人也都跟着不干,甚至开始挤兑李俊了,他洋洋得意的眯着眼看着李俊出丑,心里还在嘲笑道:“年轻人,还是毛嫩了吧,我看你这个光杆司令还怎么干窑厂,那可像吹糖人的那么容易,钱才是硬实货。”

李俊建窑厂的确是想为村子做件好事,他见有些群众开始道德绑架他了,心里虽然有点不舒服,但他很快就释怀了,毕竟大家都很穷,屋里没有存款,对于这个虚无缥缈的窑厂是赔、是赚心里没有一点底儿。

他也曾想过独家建窑,但面对窑厂的风险和劳操人,他心里也是打着咕咚的,毕竟是风险太大了,再说他家里也没那么多的钱。

汤有德之前给他说的好好想跟他合伙办这个窑厂,真到十字架上他又不敢吭声了。

毕竟是投资办厂的风险太大,李俊也不敢问汤有德和老爹及堂哥他们干不干,如果办窑厂赚钱了大家都喜笑颜开,皆大欢喜,万一建窑赔了呢,他肯定会受人家抱怨的。

此时,李俊己经是骑虎难下了,话都己经说出去了,蓝图也都画好了,如果窑厂建不起来岂不被刘老二他们笑掉大牙。

岳母见李俊两头为难的样子,她就在旁边劝道:“小俊,大家说的怪像的真到事到临头的时候又都不敢干了,别人都不干的话,只要你想干,我和你爸支持你,小芳就更会支持你的。“

李俊见岳母一家都支持他干窑厂,他心里很是感激,他庆幸自己遇到了个这么明白事理的人家,他看着美丽端庄而又充满慈爱岳母道:“谢谢妈妈和爸爸的支持,我再问一遍别人确定干不干之后再做打算。“

岳母笑着点点头没说什么。

李俊看着交头接耳的群众都在议论纷纷,他虽然听不清邻居们说的是什么内容,但从他们的表情上来看,大家都在拭目以待的看着李俊到底有多大的肚子,看看能不能吞下窑厂这把斧子。

只见李俊声音洪亮的说道:“我再最后问一遍,咱村子里到底有没有人干?或者大家兑钱刘塘村民组集体建窑,机会就这一次了,建窑的人选一旦定了下来,谁再想干就没有机会了。”

刘老二急着想看李俊的笑话,他嘲讽的笑道:“李俊,你是想让全村的老百姓陪着你去赌博吗?你说集体兑钱办窑,那些没有能力兑钱的农户你给他们贷款吗,那可是利滚利吓死人的,万一窑厂赔了,你让他们还怎么过日子、还贷款?窑厂办不起来也没人笑话你,年轻人吗头脑子一热,就不知道高上二下了,大家全当你说说大话,吹吹牛逼了,还是赶快说说你的第三和第西个议题吧。”

刘老二阴阳怪气的嘲笑夹杂着辱骂,让会场上的邻居都有些听不下去了,但是能有啥办法呢,钱是人的胆,子是父的威,没有钱,谁也不敢替李俊出头回怼刘老二。

李俊也不理睬刘老二的冷嘲热讽,只见他不恼不怒满面严肃的说道:“为了公平起见,我先写一份建窑合同出来,咱们再确定谁来建窑的事情。”

刘连忠跳出来嘴里不干不净的嘲笑道:“没人出钱建窑光写合同有吊的用,还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至于刘书金又附和着刘连忠嘲讽的是什么内容,李俊也没理睬他们,他只是趴在椅子上写着建窑合同。

只见他稍加酝酿然后飞笔先在本子写下了“建窑合同”的标题后,又把承包人那一栏先是空着,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他就写好了这份建窑合同。

然后他对会场上的群众说:“现在我把建窑合同给大家念一下,哪里不足之处,再提出来修改。“

在刘老二那一窝坨族人眼里,李俊书写合同和宣讲合同犹如献丑表演,他们都用嘲讽的笑容看着李俊怎样收场。

只见李俊铿锵有力的念道:“刘塘村民组建窑合同,甲方:刘塘村民组。乙方:暂时空白。

1988年冬月17日,经刘塘村民组全体村民开会通过,决定即日起刘塘村民组把北天塘和周边的荒坡,以及一块两亩多的集中地拿出来建一座吊窑烧砖出售,相关条款如下。

1、吊窑只能建造在南塘埂上,砖机也只能用该塘底的土垃做砖坯子,吃土深度不限。

2、乙方全资在该地点建窑烧砖,村民组不得干扰窑厂的生产经营,乙方每卖出一个砖头垛子就要向刘塘村民组上交一块钱的土地租赁费(即承包费),不得无故拖欠,否则将封停窑厂生产。

3、乙方在生产经营期间北天塘不得蓄水,影响砖机生产时可将水抽出塘外,建窑使用年限以塘底的土垃吃完为止。

4、本合同不得转让给刘塘村民组以外的人员生产经营,如转给外队人员,村民组将中止乙方的生产经营活动,收回其承包合同,一切损失由乙方自己承担。

5、该建窑合同自签订之日生效,以上条款希望甲乙双方自觉遵守,不得私自违约,否则违约一方要赔偿另一方的违约金。

甲方:刘塘村民组

乙方:暂时空白

1988年冬月17日。”

李俊念完合同之后,经过群众的讨论和补充修改,合同文本就算正式确定下来了。

李俊又重新誊写了一遍合同后,他又念了一遍让群众听听,大家确定无误后,李俊就把每个户主都喊过来签字画押。

待合同的程序都走完后,李俊霸气的用右手举着合同严肃郑重的说道:“大家都听好了,谁如果愿意建窑,这份合同就填上谁的名字,合同就产生了法律效果,受法律保护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