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恐怖故事杂谈

第七十章:药引(1)

加入书架
书名:
民间恐怖故事杂谈
作者:
腾腾菜
本章字数:
4366
更新时间:
2025-06-23

太行山的青槐村发生了一件怪事,村里的老少爷们就嗅到了不对劲。

先是村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无缘无故枯了半边枝桠。

枯死的树枝扭曲成爪状,远远望去像只欲攫人而食的鬼手。

接着猎户赵大山在鹰嘴崖下捡到只被撕成两半的山肖魈……那伤口不像是野兽撕咬。

倒像是被什么利器整整齐齐剖开的,内脏摆放得如同药铺里的药材格。

“怕是要出邪事。”

村正蹲在打谷场上抽旱烟,烟锅里的火光明明灭灭,“昨儿个老周家媳妇说,听见井底有人磨刀。”

货郎陈三斤挑着担子进村时,雾浓还没有散开。

他肩上挑的杂货担子吱呀作响,惊飞了路边灌木丛里几只乌鸦。

这些黑畜生也不飞远,就在前头三五丈处扑棱棱地落定,倒像是给货郎引路似的。

“晦气!”陈三斤啐了一口,正要捡起地上石子打鸟,忽然瞥见老槐树下横着个人影。

青灰布长衫被露水浸得发黑,远看活像一具浮尸。

货郎的扁担哐当砸在石板上。

待他抖着手去探那人鼻息,对方突然睁眼……瞳仁黑得像是能把光都吸进去。

陈三斤吓得一屁股坐进泥地里,听见自己嗓子眼里挤出半声惨叫。

“惊扰先生了。”那人声音清凌凌的,倒把货郎的魂给拽了回来,“晚生昨夜赶路乏了,在此歇脚......”

货郎这才看清是张极俊秀的年轻面孔。

约莫二十五六岁年纪,左手虎口处有颗朱砂痣,衬得皮肤白得泛青。

最奇的是这人周身三寸内的草叶上竟没有露水,倒像有层看不见的罩子挡着。

“秀才公打哪儿来啊?”

陈三斤把扁担横在胸前当武器。

这些年太行山匪患不绝,前些日子还有传言说山那边闹红枪会,专绑读书人当“肉票”。

书生慢条斯理地拍打衣襟:“京城赴考归来,不幸落第。”

说着从怀里摸出本《伤寒杂病论》,书页间夹着几根银针,“略通岐黄之术,想沿途行医攒些盘缠。”

正说着,村里传来梆子响。

猎户赵大山带着几个青壮举着火把过来。

领头的后生用粪叉指着书生喝问:“可是红枪会的探子?”

货郎眼见那书生被推搡着也不恼,反倒从袖中排出三枚大钱搁在槐树洞里……那树洞是村里祭山神用的。

赵大山举着火把凑近时,书生肩头突然窜出只碧眼黑猫,惊得众人连退三步。

“爹!”脆生生的呼唤打破僵局。

赵家闺女小满挎着竹篮站在石板路尽头,她今年十六岁。

她篮里刚采的野菊沾着露水,映得鹅蛋脸愈发水灵。

后来村里人都说,那书生抬头看小满的眼神活像饿狼见着肉。

可当时谁也没注意,他虎口那颗朱砂痣在火光下红得滴血。

赵大山到底收留了书生。

他家是村里唯一有闲屋的猎户,西厢房原本堆着兽皮和药材,收拾收拾就能住人。

书生自称姓柳,说是湖广人士,可说话又带着古怪的官话腔调。

“先生用饭。”小满端来野菜粥和腌山鸡肉,手指在陶碗边沿蹭了蹭。

柳书生接碗时突然“咦”了一声,捉住她手腕细看:“姑娘这胎记生得奇,像朵未开的曼陀罗。”

小满慌忙抽手。

她右手腕内侧确实有块铜钱大的青色胎记。

可这书生怎么一眼就认出是曼陀罗?

那毒花山里人都避之不及。

当夜暴雨冲垮了出山的栈道。

雷鸣电闪中,赵大山看见柳书生站在院井边仰头接雨水,长衫下摆竟半点不湿。

更怪的是,那些雨滴在即将触及他皮肤时,都会诡异地拐个弯。

第二天全村人都知道赵家住了个奇人。

几个妇人凑在溪边洗衣裳时,周家媳妇神神秘秘地说:“昨儿半夜我起夜,看见那书生在晒药……你们猜他在晒什么?月光底下那些药材都在扭,活像......”

话没说完,上游突然漂来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女人们尖叫着散开,那物体卡在石头缝里。

赫然是只泡发的死猫,肚皮上缝着红线,组成了个歪歪扭扭的“卍”字。

正午时分,货郎陈三斤慌慌张张敲开赵家门。

他把赵大山拽到柴房后,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告示:“老哥你看看,这画的是不是你家那位?”

泛黄的纸上画着个模糊人像,最扎眼的是左肩处特意标出的朱砂色胎记。

赵大山心头突地一跳……早晨他偶然瞥见柳书生换药,对方左肩分明有片烧伤般的疤痕。

“专取孕妇紫河车的邪修。”

货郎压着嗓子,“上个月在保定府害了六条人命,官差追捕时伤了左肩......”

赵大山摸着腰间的猎刀沉吟。

忽然听见女儿在院里“啊呀”一声。

冲出去看见柳书生正帮小满捡打翻的针线筐。

他虎口那颗朱砂痣几乎贴着小满腕间的青色胎记。

“爹,先生认得我这胎记。”

小满兴奋地举起手腕,“说是古医书上叫‘药引纹’,能......”

“回屋去!”赵大山一声暴喝,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再转身时,柳书生己经无声无息地站在了他背后。

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赵兄,令嫒的脉象有些特别。”

当晚猎户做了个怪梦。

梦见自己蹲在老槐树下磨刀,树洞里缓缓流出猩红的液体。

有个声音在他耳边说:“借你女儿用三日......”

赵大山惊醒时,听见西厢房传来规律的“笃笃”声,像是谁在捣药。

月光透过窗纸,把柳书生忙碌的身影投在墙上……那影子脖颈处,分明多出个婴儿大小的头颅!

第二天一大早,青槐村就炸开了锅。

赵大山家的柴房门吱呀一声响,柳书生掸着长衫上的草屑走出来。

几个趴在墙头偷看的半大孩子一哄而散,有个扎冲天辫的崽子跑丢了鞋,也不敢回头捡。

“先生起得早。”

小满正在院井边绞帕子,手指冻得通红。

她偷眼瞧着书生苍白的面皮,心想读书人就是不一样,连影子都比旁人淡三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