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娘的暖婚日常

第42章 田间布线钓幕后黑手

加入书架
书名:
厨娘的暖婚日常
作者:
葡萄甜冰
本章字数:
4734
更新时间:
2025-07-07

第42章 田间布线钓幕后黑手

周砚捏着最后一封匿名信的边角,指腹反复那片深灰色的泥印。

灶灰的痕迹里混着极细的稻壳碎屑,他昨日翻《齐民要术》时,发现书脊夹缝里也落着同样的东西——那本书是前日王屠户家的二小子来借的,说是要查养猪的法子。

"阿砚?"顾穗端着热粥的手在他眼前晃了晃,"粥要凉了。"

周砚回过神,将信纸轻轻按在木匣底。

信里那句"老吴不过是出头的笨鸟"被他用朱笔圈了三遍,墨迹在月光下泛着暗褐,像块结了痂的伤疤。"穗儿,"他突然握住她沾着粥香的手,"我总觉得这些信不是巧合。上回老吴家砸咱们菜畦,说是眼红新稻种;可前日张婶说她晒的梅干菜少了半坛,偏巧那坛用的是你教的蜜渍法子......"

顾穗的手指在他掌心蜷了蜷:"你是说,有人在挑唆?"

"不止挑唆。"周砚抽回手,从木匣最底层抽出另一叠纸,"我把这半年收到的匿名信都对了笔迹,有三封用的是松烟墨,两封是油烟墨——可青溪村能同时备两种墨的,除了我,只有替人写状纸的赵先生。"

他顿了顿,"但这封信的泥印......"他敲了敲刚收的那封,"倒像常蹲灶前的人沾的。"

顾穗忽然想起今日老吴家大儿媳来借食谱时,袖口蹭到她围裙上的灶灰——和信上的颜色分毫不差。

她刚要开口,周砚己先一步握住她的手腕:"明日我去村头讲书,故意提县里要派农官巡视。若真有后手,听见'模范田户'的甜头,总得露个影子。"

第二日晌午,村头老槐树下围了一圈人。

周砚站在青石板上,手里翻着本卷边的《农桑辑要》:"昨儿我托人去县里问了,农官下月就来,要选种得好、法子巧的人家当模范。到时候不仅有银钱赏,还能把自家的种稻法写进县里的农书......"

话音未落,前排王二婶的孙子突然拽她衣角:"奶,赵叔的眼睛在发光!"

顾穗正往陶壶里续茶,闻言抬眼。

人群后排,平日总缩在墙角编竹筐的赵叔正捏着烟杆,指节把竹杆攥得发白,烟锅里的火星子噼啪乱溅。

再往边上看,卖豆腐的钱家媳妇手绞着围裙,目光在周砚和自家豆腐摊之间来回跳;连总说"读书误事"的刘猎户,也伸长脖子把耳朵往周砚那边凑。

"看来鱼要咬钩了。"周砚低头喝水,喉结在阳光下滚动,声音却轻得只有顾穗能听见。

是夜,顾穗蹲在灶前给小宝塞烤红薯:"记着,你就蹲在西头老柳树后的草窠里,听见铃铛响别出声,等我们过去。"

小宝啃着红薯首点头,鼻尖沾着糖渣:"穗姨放心,我学过猫走路,连我家阿黄都发现不了。"他把破棉袄往头上一罩,像只圆滚滚的灰耗子,哧溜钻进夜色里。

周砚在院门口等顾穗,手里攥着串铜铃铛。

两人绕到村外试验田时,月己西斜,田埂上的草叶挂着白霜,踩上去簌簌响。

顾穗摸黑把铃铛系在田边的细绳上,抬头见周砚正往土里埋竹片——那是他改良的机关,踩中细绳就会带响铃铛,竹片还能缓冲力道,不至于伤着人。

"要是来的是孩子......"顾穗有些犹豫。

"所以竹片埋得浅。"周砚握住她冰凉的手,"就算是大人,也不过跌个屁股墩。"

三更梆子刚敲过,顾穗听见草窠里传来细碎的响动。

她捅了捅周砚,两人猫着腰躲到田埂后。

月光里,一个裹着黑布的身影踮脚凑近试验田,怀里揣着卷纸,正借着月光比对田垄的间距。

"就是现在!"周砚低喝一声。

黑影刚抬起脚,"叮铃铃"一串脆响炸破夜空。

那人"哎呀"一声摔坐在地,怀里的纸页扑簌簌散了一地。

顾穗打着火折子凑近,就着微光看清对方面容时,两人都愣了——竟是赵叔。

"赵、赵叔?"顾穗忙伸手拉他,"您这是......"

赵叔的黑布面罩滑到脖颈,脸红得比灶膛里的炭还烫:"我、我就是想看看你们的田垄咋个排的......前儿听你家周秀才说农官要来了,我怕你们太出风头,招人记恨......"他弯腰捡纸页,顾穗瞥见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田垄图,边角还写着"间距三尺五,排水沟一寸"。

周砚蹲下身帮他捡纸,语气倒比平日温和:"赵叔要是想学,白天来我家就行。我那本《农桑辑要》里有详细的垄距算法,明儿我教您用绳尺量。"

顾穗转身从怀里掏出个粗陶杯,姜茶的热气立刻模糊了赵叔的脸:"夜里凉,喝口暖暖。您要真担心我们,明儿来帮我烧火——我新琢磨了驱虫菜饼,用艾草和豆粉做的,您家小孙女儿准爱吃。"

赵叔捧着杯子,指节还在抖。

他抬头时,顾穗看见他眼角泛着水光:"我家那口子走得早,娃他奶病着要吃药,我从前就想着多编俩竹筐换钱......"

他吸了吸鼻子,"是我糊涂,总觉得你们过好了,我们就过差了。"

"哪能呢?"周砚站起身,伸手拍了拍赵叔的肩,"您看老吴家现在不也跟着种新稻了?等农官来了,咱们村的法子要是能上县里的农书,往后十里八乡的人都得来学青溪村的本事——到时候您编的竹筐,怕不是要卖到县里去。"

赵叔的手慢慢松开,陶杯里的姜茶荡起小涟漪:"真能......这样?"

"能。"顾穗笑着把纸页递还给他,"只要咱们往一处使力。"

西人往村里走时,东方己泛起鱼肚白。

小宝从草窠里钻出来,棉袄上沾着草籽,却笑得眼睛弯成月牙:"赵叔摔屁股墩儿的样子,比我家阿黄扑蝴蝶还好玩!"

赵叔老脸一红,抬手作势要打,却在半空软了:"小崽子,明儿去我家拿块麦芽糖——可不许和你娘说我夜里乱跑!"

回到家时,顾穗见周砚站在院门口,望着东边渐亮的天色出神。

她凑过去,听见他轻声道:"看来得在村口搭个正式讲堂了。往后农法、厨理,都摊开了讲......"

"好啊。"顾穗往他怀里钻了钻,"到时候我在讲堂边支个灶,讲完课就煮锅热粥——省得有人夜里偷偷摸摸学,冻着肚子。"

周砚低头吻了吻她发顶,远处传来第一声鸡啼。

灶屋的烟囱里升起炊烟,混着姜茶的香气,漫过青石板路,漫过老槐树,漫向村口那片空着的土坪——那里,明日就要竖起几根新砍的竹杆,撑起一方能容下全村人的讲堂。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