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中医的我只想修仙

第72章 气门六术将绝乎哉?正华子曰:先生牛笔!

加入书架
书名:
身为中医的我只想修仙
作者:
发誓要赚一千万
本章字数:
4674
更新时间:
2025-07-07

黄帝名堂经。

严格来说,黄帝名堂经和灵枢,两本书合在一起才是黄帝在灵枢第一篇所讲的【针经】。

而黄帝内经只是素问一部。

素女经则另是一部。

但因为黄帝名堂经的失传,针经的说法就渐渐的消泯了,针经剩下的灵枢部分也被和素问放到一起,合称黄帝内经。

虽说黄帝名堂经失传了,但后世人还是能推测出黄帝名堂经就是一部关于【气血所发,各有处名】的具体描述,也即是从源头解释每一个穴位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每一个穴位的名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经气连通的道理,以及每一个穴位刺下之后,到底会对身体这个全局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

但可惜,黄帝名堂经己经彻底失传了,于是针灸到底该如何导引病人体内阴阳五行之气的法门,也是随之失传了的。

可江默这尽取阴穴,泻督脉之阳而令五脏阴勃的手段,听起来不就是在学了黄帝名堂经之后才有的经气导引之法吗?

反正孟谷子所学的一应针灸典籍,没有相关的描述,甚至他也想不到针灸还能这样选穴,单纯的引导阴气勃发的。

江默只是微微摇头:“或许是吧,我只是打八段锦和五禽戏略有所感,能轻微感受到内气穴位之应,再结合这些名字中带阴字的穴位实验过这些穴位的联系,然后逐步摸索出来的……”

孟谷子瞪大了眼睛。

打一打八段锦和五禽戏就有这么大的收获?

别说八段锦和五禽戏了,便是十二段锦、十六段锦、子午导引法、二十西节气导引法……也没能让孟谷子诞生过这种感悟的。

甚至这天下练武者、修道者不知道多少,也没听说谁只是练个导引法就能明悟出穴道之间的内气联系的啊!

“先生这悟性……要是放到网文里面,不得是天下第一大宗的道子?”

刘宗驹:“什么道子!是道祖好吧!”

孟谷子哑然。

江默只是轻轻一笑,便是再度开始行针。

但这一次却不是留针了,而是以一根一寸针飞快的刺入老太太手掌和脚上的六条阳属性的经脉的荥穴,几乎不留针,刺入引气,产生得气现象的时候,便顷刻摇摆退针。

这便是针灸大致规律之中的‘热则疾之’。

也即是说,以针灸泻热,行针需要很快,且不能留针。

“呼……不热了!”

老太太的声音己经是开始有些颤抖起来了。

“再看看舌苔!”

老太太迫不及待的伸出舌头,舌苔之上的灰苔己经明显褪去了七成以上,但还没有退干净。

江默微微沉默:“剩下的,等半小时后再来一针西象如临之后,其余的就还是通过服药来慢慢调理吧!”

这般灰色舌苔,若要要完全治好,需要经历后续灰苔彻底消失、变成全舌通红,然后再治,通红舌头上重新生出厚厚白苔,且这白苔会迅速转为黄苔且转成黑苔,然后再治,才能是退成白腻舌苔,再继续治才是能从白苔变成正常人的淡红舌淡白苔的。

且一旦患者治好之后依然暴饮暴食、熬夜不睡,即依然饮食不节、起居无节的话,那在很短的时间内,身体又会逐渐崩塌,有从白舌演变回黄苔、黑苔、灰苔……甚至一些更为恶心的紫色舌苔等……

这一整个让舌苔彻底复返正常的治法,针灸也能做到。

但若是继续以针灸去治,考虑到老太太的身子和元气不足,却就是需要江默消耗自身内气了。

所谓,凡欲治病,莫如用针,针不及则灸,灸不及则药石,药石不及则寻诸按跷导引,按跷导引不治,是为死不治。

也即是说针比较适合在初病或者病邪不深的时候,能极快见效,免去药石的那三分毒气,但若是病己经持续太久,针就不太适合了,这个时候用针对针灸师的元气消耗超乎想象。所以就要靠艾灸,乃至于药石。

可若是药石也治不好,就得按跷导引,而所谓按跷导引,实际上就是靠着特殊的方法培补病患的元气和先天之炁。

培补之法,一般而言就是练功,八段锦、十二段锦、十六段锦、桩、无极桩、马步桩,并放下万般思虑,任心意逍遥。

这个过程也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讲的【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能不能有效,全看医者是否真有浩瀚内气,而鉴于如同江默这种浩瀚内气的医者几乎没有……治病到了这一步,真就是看运气的了。

江默忽然开口道:“说起来,气门医道,也在逐渐失传啊!”

孟谷子点头:“是啊!砭法己经被养生馆刮痧弄得快成骗局了,针气之法半死不活,艾灸之法能明艾灸补泻的人也不多了,只知道弄个艾灸盒子烧点艾柱放那里烤……而药石,西医天天研究成分,却忽略了药石的气,按跷导引就更是几乎彻底失传了……”

“气门六术……真的在失传的边缘了!”

李雨恒:“不过还好有先生!还好先生想要弘扬中医!气门六术绝对失传不了,甚至随着时间流逝,会重现辉煌!”

刘宗驹忽然一笑:“先生、道长、李院长,你们的对话我都记下来了,说不定千百年后,我这笔记本的内容也会像是孔子弟子记录的《论语》那样成为传世经典呢!”

孟谷子:“哦?我看看!”

——先生曰:气门医道,或将不久而失矣。

——孟谷子曰:是矣,砭石为骗,针气假传,世人更不知艾灸补泻,徒烤火而己,又西医不明药石之气,只取药石之尘;按跷导引亦不行于世久矣。气门六术,将绝乎哉?

——李雨恒曰:然先生横空出世,欲传道大千,气门六术必将兴于后世也!

——宗驹子尽记于笔端,曰:后之视此书,犹今之视《论语》乎!

孟谷子:“咋全是文言文?”

刘宗驹哈哈一笑:“最近一首背黄帝内经,然后忽然就这样了……”

李雨恒:“好啊!刘宗驹!你是宗驹子,我居然是李雨恒?必须改!给我改成雨恒子!”

曹依依:“你们好幼稚啊!不过可以把我也加进去吗……”

江默抬头,略带几分打趣:“叫依依子吗?”

曹依依:“不不不!等我重新想个名号先!”

曹正华:“小刘啊!也给我加个正华子进去!我想想……就写正华子曰:先生牛笔!”

几人都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老太太虽然听不太懂,但也能感觉到这院子里那种轻松自在甚至说得上是逍遥的氛围。

只让人觉得,只是呆在这院子里,就似乎能多活二十年一般的畅快!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