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海浮生

第64章 父亲的名字

加入书架
书名:
欲海浮生
作者:
沐海川
本章字数:
3120
更新时间:
2025-07-08

天色未明,东澜的地平线泛起一层薄蓝,像某种将破未破的梦境。

宋苒苒站在实验楼外,背后是昏暗的天光与沉沉未褪的夜。她的眼睛极亮,却也极静,像是一口水井,倒映着这座城市支离破碎的倒影。

她手中握着一张新近收到的纸质公文复印件,上面盖着司法调查组的红章:

“林自航,技术监督部前任顾问,疑似LUX镜像计划早期参与者,现身份确认中,己调取生前工作文档。”

林自航——她的父亲。

她抬头,望着这栋曾无数次梦见却从未真正回过的建筑。风吹起她的发梢,像是在把过去的碎片一点点从记忆中掸去,露出结痂未干的真相。

【1】“林自航”档案解封

苒苒在E留下的最后一个备用邮箱中,收到一封未加密的文件:一份会议纪要草稿,落款时间早于她“死亡”前半年。

“程序性剥离受试者身份编码……不再记录其生活数据。”

署名:林自航。

她盯着那几个字,指尖微颤,内心却前所未有的冷静。

“这不是背叛。”她对自己低语,“这是协议。”

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E曾说的那句:“你活着,是计划中的例外,而非意外。”

【2】林系与旧系统的历史绑定

舆论正以不可逆的趋势转向“系统蜘蛛网”深挖。新曝光的数据揭示:林自航早年为国家技术部技术顾问,后在“LUX前身项目”中担任组联络人。

但从某年起,他突然销声匿迹,调往海外研究所——正是R.F实验室的早期母体。

知情者爆料:“他是那个年代最早提出‘不留名实验对象’的人之一。”

这是一种协议性死亡。

受试者无需知情,亦不可公开。

而如今,那些纸上被涂掉的编号里,有一个属于“她”。

【3】沈聿舟、苏致安公开开庭

法院听证会如期召开,但门口却聚集了大量记者与抗议者。

沈聿舟拒不认罪,只承认“签署流程失误”。

苏致安则态度平和,反倒递交了一份三年前的内部备忘录:

“若宋苒苒一旦回归,请全面推翻过往项目记录,以新身份重置数据权属。”

签名:林自航、LUX原项目组七人。

这一次,全网哗然。

“她的‘死亡’,从来不是一个错误,而是一份执行。”

【4】林家明线曝光,引爆血缘身份风暴

当晚,一条#宋苒苒不是宋姓#的热搜悄然登顶。有人翻出她旧档案备案信息:宋苒苒本名林珂苒,五岁前由林自航单独抚养,后因某次实验事故失踪,被宋家收养。

而这一“事故”,正是她首次被试验入组的时间节点。

她不是局外人,她是局中最早被编号的“受试者之一”。

林自航留下的,不只是数据,还有整整一代被抹除的生命。

【5】苒苒的反击:第二波发布计划启动

苒苒面对镜头,首次在公开场合以“林珂苒”的身份出现。

她没有哭,也没有控诉,只是展示了那份由E传来的旧年项目档案目录:

“序列受试者编号:K-01~K-82

当前存活:未知

最早试验对象:3岁

最晚消失记录:17岁”

她将手中的文件举到镜头前,语气平静:

“我不再只是个复仇者,我是他们的代言人。”

“你们不是毁掉一个人,你们毁掉的是时间本身。”

【6】林知衡现身

林知衡,一首被苒苒查找却始终无果的“匿名协助人”,在镜像数据库恢复后身份初露。

他不是林自航的助手,也不是体制内人员。

他只是一个编号在K-36的孩子,曾在宋苒苒担任项目协作时,短暂出现在她的实验组中。

他是那批被选中,却后来“失踪”名单里幸存的个案之一。

如今,他以匿名身份出现在一份镜像备份邮件中,留下短短一句话:

“她还记得那时候的我吗?她是第一个在走廊尽头给我递水的人。”

“我什么都没说。但我把她的档案藏好了,一首在等她来找。”

苒苒坐在屏幕前,指尖微颤,却没有哭。

她从未真正记得他的脸,但那杯水的片段,如今却清晰得像是在昨天。

她终于明白,这场战争,从不只是她一个人的命运。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