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先杀宋江

第26章 土枪显威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水浒,先杀宋江
作者:
迷路的大蟒鞋
本章字数:
977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呼延灼望着那一批出问题的土枪,脸色阴沉得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他心急如焚,深知若不能尽快解决问题,不仅自己剿灭梁山的计划会泡汤,还可能因此获罪。于是,他将麾下最得力的工匠们召集起来,怒喝道:“都给本将军听好了!限你们三天之内,必须找出这些土枪的问题所在并解决!否则,军法处置!”

工匠们吓得脸色苍白,纷纷点头,立刻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之中。这三天里,工坊内灯火通明,工匠们日夜不休,他们对着图纸,拆解枪支,反复研究。其中一位老工匠,眉头紧锁,仔细对比着土枪与图纸的细微差别,喃喃自语:“按说这构造并无差错,为何会频繁出故障?”另一位年轻工匠突然喊道:“会不会是这关键部位的材质有问题?”众人一听,立刻围了过去。经过一番仔细查验,终于发现,原来是一些关键零件使用了次品材料,导致枪支在使用中容易损坏。

找到问题根源后,工匠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按照图纸要求,重新打造那些有问题的零件,替换到土枪上。经过反复调试和试射,土枪终于恢复了正常。呼延灼看着修好的土枪,心中的大石稍稍落地,他挑选了几支最为精良的样品,快马加鞭送往东京。

此时的东京皇宫内,宋徽宗正为梁山之事烦闷不己。他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心中暗自思忖:“梁山这群贼寇,竟敢如此戏弄朝廷,实在可恶!若不将其剿灭,朕的颜面何存?”就在这时,太监匆匆来报:“陛下,呼延灼将军派人送来了土枪样品。”宋徽宗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说道:“快呈上来!”

当看到那几支土枪时,宋徽宗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拿起一支,仔细端详,心中不禁感叹这武器的精巧。此时,一位大臣上前说道:“陛下,听闻这土枪威力巨大,若我军能大量装备,何愁梁山不灭。”

宋徽宗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问道:“依卿之见,多久能造出足够装备大军的土枪?”大臣思索片刻后回答:“陛下,若调集全国工匠日夜赶制,十五日之内造出十万支应无问题。”宋徽宗一拍龙椅扶手,说道:“好!传朕旨意,令全国工匠加紧赶制,务必在十五日之内造出十万支土枪,让呼延灼大军全体装备!朕要让梁山贼寇知道,与朝廷作对的下场!”

在接下来的十五天里,全国各地的工匠们纷纷响应皇命,日夜不停地赶制土枪。铁锤敲击声、熔炉燃烧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每一个工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匠一边擦着汗水,一边说道:“咱这辈子,还没为朝廷出过这么大力,这次可得好好干。”旁边的年轻工匠也应和道:“是啊,但愿这土枪真能如传言那般厉害,让咱大宋扬眉吐气。”

终于,在全国工匠的共同努力下,十万支土枪如期造好。就在宋徽宗正要下令把土枪运送到呼延灼大营,装备全军之时,边关急报如雪片般飞至。

东北方向的金国突然大军压境,气势汹汹地进攻宋朝。宋徽宗看着手中的战报,气得浑身发抖,怒吼道:“这群金狗!朕每年向他们交贡那么多钱与物资,换来的却是如此屈辱!不高兴了就打朕一巴掌,当朕是好欺负的吗?”

宋徽宗在朝堂上踱步,心中纠结万分。他既想剿灭梁山,以雪前耻,又担忧金国的进攻会让大宋陷入危机。这时,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决定不再一味忍让,要与金国开战,借此机会洗刷多年来向金称臣纳贡的屈辱,打出大宋祖上的威名。

然而,他的想法刚一提出,便遭到了高俅和蔡京的反对。高俅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啊!我朝与金国交战多年,互有胜负,且金国兵强马壮,战力非凡。如今贸然开战,恐怕会陷入苦战,损兵折将不说,还可能危及我朝根基。

梁山虽为心腹大患,但毕竟偏居一隅,尚可从长计议。而金国一旦长驱首入,后果不堪设想啊!”

蔡京也跟着附和道:“陛下,高太尉所言极是。我朝目前内忧外患,梁山未平,各地又时有民乱。

此时与金国开战,恐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依老臣之见,不如暂且安抚金国,集中兵力先剿灭梁山,稳定国内局势,再图金国不迟。”

宋徽宗听了两人的话,心中有些犹豫。他停下脚步,皱着眉头说道:“朕知道你们所言有理,可朕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每年向金国纳贡,朕在祖宗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此次好不容易有了这威力巨大的土枪,朕觉得有一战之力,为何不能借此机会一雪前耻?”

高俅赶忙说道:“陛下,土枪虽威力不凡,但毕竟是新武器,我军对其使用还不够熟练。而且,战争胜负并非仅取决于武器,还有诸多因素。贸然开战,风险实在太大。”

蔡京也说道:“陛下,还请三思啊!金国狼子野心,若轻易开战,他们必定会全力以赴。我朝多年来重文轻武,军备松弛,此时开战,胜算不大。”

宋徽宗陷入了沉思,他在龙椅上坐下,手托下巴,思考着高俅和蔡京的话。他心中明白,两人所言并非全无道理,但他实在不甘心继续忍受金国的欺压。

过了许久,宋徽宗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朕意己决!此次定要与金国一战。这土枪经过实战检验,威力确实巨大。朕相信,只要将士们奋勇杀敌,定能击败金军。至于梁山,待击退金国后,再全力围剿不迟。”

高俅和蔡京见宋徽宗心意己决,不敢再劝,只得躬身说道:“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于是,宋徽宗做出决定:暂停进攻梁山,调谴二十万大军前往边境燕云十六州。将这十万支土枪装备在这二十万大军之内,再派一百辆马车运送火药、粮草。

他要借此机会看一下这所谓土枪是不是真有呼延灼所说的那么神,顺便洗刷一下宋朝每年向金称臣纳贡的屈辱,打出祖上的名声。

一位将领上前抱拳说道:“陛下英明!末将愿率大军前往燕云十六州,定不辱使命!”宋徽宗看着这位将领,目光坚定地说道:“朕命你为先锋,此次出征,务必小心谨慎。这土枪乃我军制胜法宝,切不可轻视。若能击退金军,朕定有重赏!”将领再次抱拳,大声应道:“末将遵旨!”

就这样,二十万大军迅速集结,带着十万支土枪和充足的火药、粮草,向着燕云十六州进发。大军行进间,尘土飞扬,气势磅礴。

士兵们看着手中崭新的土枪,心中既充满了期待,又带着一丝紧张。他们知道,前方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一场恶战。

而在梁山,晁盖等人得知朝廷因金国入侵而暂停进攻的消息后,也不敢有丝毫懈怠。晁盖在聚义厅中说道:“朝廷虽暂时不来攻打,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金国入侵,朝廷日后必定会腾出手来对付我们。我们要趁此机会,继续加强山寨防御,提升兄弟们的武艺,研发更多的武器。”

林冲点头道:“大哥所言极是。此次朝廷调走大军,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把握好时机,壮大梁山实力。”

于是,梁山上下再次忙碌起来。工匠们继续钻研新的武器装备,士兵们加紧训练。武松带着一队兄弟在山寨周围巡逻,一边走一边说道:“不管朝廷和金国打得如何,咱梁山都得时刻准备着。兄弟们,可别掉以轻心!”兄弟们齐声应道:“是!”

在燕云十六州边境,宋军与金军逐渐对峙。金军将领看着宋军的阵营,不屑地笑道:“听说宋军此次得了什么新式武器,我倒要看看,能有多厉害。”

而宋军这边,将领们正在商讨战术。“这土枪威力虽大,但我们也不能贸然进攻。先坚守阵地,摸清金军的虚实。”一位将领说道。另一位将领点头表示赞同:“不错,等找到金军的破绽,再利用土枪的优势发动攻击。”

双方就这样僵持着,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而此时的宋徽宗,在皇宫内焦急地等待着前线的消息。他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土枪能助我军一臂之力,让朕扬眉吐气,洗刷这多年的屈辱。”

整个大宋,都被这场战争的阴云所笼罩,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期待着宋军能在这场战斗中取得胜利,重塑大宋的威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气氛越来越紧张。金军开始试探性地进攻,他们派出小股部队,朝着宋军阵地冲来。

宋军将领一声令下:“准备射击!”士兵们迅速端起土枪,瞄准冲来的金军。“砰!砰!砰!”土枪齐鸣,硝烟弥漫。金军士兵没想到宋军的武器威力如此之大,一时间阵脚大乱,纷纷后退。

宋军将领见状,心中大喜,喊道:“看来这土枪果然厉害!继续保持警惕,防止金军再次进攻。”士兵们士气大振,对手中的土枪充满了信心。

而金军将领看到这一幕,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没想到宋军的新式武器竟能如此有效地抵御他们的进攻。他心中暗自思忖:“看来不能小瞧宋军了,必须重新制定战术。”

接下来的几天里,金军不断调整进攻策略,但每次都被宋军凭借土枪的威力击退。宋军士气高涨,而金军则有些士气低落。一位金军士兵沮丧地说道:“这宋军的武器太厉害了,我们根本冲不上去。”另一位士兵也附和道:“是啊,再这样下去,我们恐怕占不到便宜。”

然而,金军并未就此放弃。他们深知,若不能突破宋军防线,此次进攻必将无功而返。于是,金军将领决定集中兵力,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他召集所有将领,说道:“我们不能再这样试探下去了,明日,我们集中全部兵力,发动总攻。务必要突破宋军防线!”将领们齐声应道:“是!”

宋军这边,也察觉到了金军的动向。将领们紧急商讨应对之策。“金军此次来势汹汹,我们必须严阵以待。将土枪部队分成多个小组,相互配合,形成交叉火力。”一位将领建议道。其他将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大战前夜,双方都在紧张地准备着。宋军士兵们擦拭着手中的土枪,眼神坚定,心中充满了保家卫国的决心。而金军士兵们则在整理武器装备,他们知道,明日的战斗将异常激烈,要么胜利,要么失败。

终于,黎明的曙光划破夜空,大战正式爆发。金军如潮水般朝着宋军阵地涌来,喊杀声震天。宋军毫不畏惧,按照预定战术,用土枪组成密集的火力网。一时间,枪声、喊叫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整个战场陷入一片火海。

金军在宋军的猛烈攻击下,伤亡惨重。但他们依旧不顾一切地向前冲,试图突破宋军防线。宋军将领看着战况,心中明白,这是一场硬仗。他大声喊道:“兄弟们,顶住!为了大宋,为了我们的家人,绝不能让金军前进一步!”士兵们听了,士气大振,更加奋力地射击。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双方都有大量伤亡。金军虽然勇猛,但在宋军土枪的强大火力下,始终无法突破防线。傍晚时分,金军终于支撑不住,开始撤退。宋军将领见状,下令追击:“兄弟们,金军败退了,追!”宋军士气高昂,乘胜追击,金军狼狈逃窜。

这场战斗,宋军凭借土枪的威力,成功击退了金军的进攻。消息传回东京,宋徽宗大喜过望。他兴奋地说道:“这土枪果然厉害!朕要重重嘉奖前线将士!”整个东京城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百姓们纷纷欢呼雀跃,为宋军的胜利而庆祝。

而在梁山,晁盖等人得知宋军击败金军的消息后,也意识到形势更加严峻了。晁盖说道:“朝廷此次尝到了土枪的甜头,日后必定会更加重视武器装备。我们梁山必须加快发展,否则难以与之抗衡。”众头领纷纷表示赞同。于是,梁山再次掀起了一股研发新武器、加强训练的热潮,他们深知,未来与朝廷的对抗,将更加激烈……

与此同时,在金国的营帐内,金军将领面色阴沉地坐在主帐中。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向被他们视为软弱可欺的宋军,此次竟凭借一种新式武器成功击退了他们的进攻。他心中既愤怒又不甘,暗暗发誓:“此仇不报非君子,宋军,你们等着!”他召集麾下将领,商议着如何应对宋军的土枪,以及下一步的作战计划。

一位将领说道:“大帅,宋军的土枪威力确实不容小觑,我们不能再贸然进攻。”金军将领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我们必须想办法破解这土枪的威力。派人去打探,看看能不能弄清楚这土枪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另一位将领接着说:“大帅,我们也可以加强自身的防御,打造更坚固的盾牌和铠甲,以减少土枪的伤害。”金军将领思索片刻后说道:“好,就按你们说的办。同时,我们要整顿军队,提升士气,等待时机,再次进攻宋军。”

在另一边,宋徽宗在皇宫中召集大臣们商议。他兴奋地说道:“此次土枪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证明了其威力。朕决定,加大对武器研发的投入,让我大宋军队装备更多更先进的武器。”

一位大臣上前说道:“陛下英明!只是,这武器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望陛下三思。”宋徽宗摆了摆手,说道:“朕意己决。只要能提升我大宋军队的实力,洗刷我朝的屈辱,这些都不是问题。”于是,宋徽宗下令拨出大量的银两,用于武器研发和军队装备的升级。

而在民间,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百姓口中,宋徽宗也从昏君转变明君,毕竟击溃了金国,扬眉吐气了。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