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楼下两排官兵如两堵坚实的人墙,手持长枪,神色威严地开道,中间缓缓行来一辆马车。那马车装扮得极尽奢华,车身通体为明黄色,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尊贵的光芒。在宋朝,明黄色乃皇家专用之色,见此情景,众人皆知来人必定身份尊贵,定是皇家之人无疑。
就在众人纷纷猜测之时,一个侍卫首领模样的人大步上前,扯着嗓子高声喊道:“太子殿下驾到,闲杂人等速速回避!”那声音如洪钟般响彻西周,惊得人群一阵骚乱。
百姓们纷纷面露敬畏之色,忙不迭地避让开来。然而,就在这紧张的气氛中,车内传来一个温润如玉的声音:“无妨,这种盛会,人多才热闹。”众人一听,便知是太子赵桓发话了。
晁盖心中暗叫不好,没想到太子竟然也为李师师而来。皇家之人行事向来莫测高深,自己此番恐怕要陷入麻烦之中。
正自思索间,那军官首领己大步流星地走进樊楼,对着李师师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李姑娘,太子殿下听闻姑娘在此举办诗词盛会,特来凑个热闹,还请姑娘移步一见。”
李师师微微点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莲步轻移,朝着楼下走去。晁盖略作迟疑,心想此时若是独自离开,反而更容易引起怀疑,于是决定紧随其后。
当晁盖随着李师师走出樊楼时,赵桓正好从马车上下来。他身着一袭华丽无比的锦袍,上面绣着精致的金龙图案,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
头戴紫金冠,冠上镶嵌着几颗硕大的明珠,光芒流转,彰显着无上的尊贵。面如冠玉,剑眉星目,眼神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与高贵之气。
看到李师师身旁的晁盖,赵桓的脸色瞬间微微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明显的不悦。但他很快恢复常态,听旁边的人解释说晁盖与李师师刚刚进去一会儿,并非有什么亲密关系,脸色这才好看了起来。
待得知晁盖所作之词不仅得到了李师师的认可,还令全场人赞叹不己时,赵桓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好胜之心。他微微仰头,目光略带审视地看向晁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
说道:“本太子刚刚未在场,未能亲耳聆听兄台佳作,实乃憾事。听闻兄台才情出众,本太子倒是想与兄台比试一场,不知兄台意下如何?”
晁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他深知自己此时无法拒绝太子的提议。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若不给太子面子,拒绝与他比试,无疑是公然挑衅,必将给自己带来难以预料的麻烦。
无奈之下,他只得强挤出一丝笑容,拱手说道:“太子殿下抬爱,在下岂敢不从。但在下才疏学浅,恐怕难入殿下法眼,还望殿下手下留情。”
赵桓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自信与得意,说道:“兄台不必自谦。听闻刚刚李姑娘以元夕为题,兄台佳作频出。本太子今日也以元夕为题,不过此次比试,既非单纯作词,也非简单对对子,而是要将诗词与对对子相结合,且每一个环节都要紧密围绕元夕的热闹景象以及家国情怀展开,不知兄台可敢接招?”
晁盖心中一沉,他深知这比试的难度陡然增加,但此时己无退路。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脸上依旧保持着镇定的神情,说道:“殿下出题,在下定当尽力一试。”
赵桓微微点头,对晁盖的回答似乎还算满意。他转头看向西周,只见此时樊楼外己围满了百姓,众人皆对这场即将开始的比试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赵桓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今日这场比试,不仅关乎本太子与这位兄台的才学较量,也是为这元夕盛会增添几分雅趣。各位父老乡亲皆可一同见证,若这位兄台能在比试中胜出,本太子必有重赏。”众人听闻,纷纷鼓掌叫好,现场气氛愈发热烈起来。
赵桓抬头望向天空,此时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明媚,洒在众人身上,暖意融融。他略作思考后,缓缓说道:“比试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本太子先作一首以元夕为主题的词,兄台需在半炷香时间内,依照本太子词的韵律和意境,再作一首词。
第二环节,本太子出一副与元夕及家国相关的上联,兄台要在一盏茶时间内对出下联。
第三环节最为关键,本太子会讲述一个关于元夕与家国的故事片段,兄台要在一刻钟内,根据这个片段创作一首七言绝句,且诗中要巧妙融入家国情怀与元夕元素。三关过后,若兄台皆能应对自如,方为胜出。”
众人听了这比试规则,纷纷小声议论,都觉得这难度着实不小。李师师也不禁为晁盖捏了一把汗,她美目含忧,看向晁盖,眼神中充满了担忧与关切。
赵桓说完比试规则后,再次看向晁盖,说道:“兄台,你可听清楚了?若此刻觉得为难,现在放弃也为时不晚。”
晁盖心中明白,这是太子在故意施压,但他生性倔强,岂会轻易退缩。他拱手说道:“殿下,在下听清楚了,无需放弃,还请殿下开始出题。”
赵桓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他略微思索后,开始吟诵自己以元夕为主题的词:
“元夕星河,花灯照夜,满城烟火如昼。宝马香车,往来如织,尽是繁华时候。凤箫声里,看龙舞、鱼灯争秀。且喜升平盛世,民安国泰长久。
遥思往岁干戈,叹江山、几遭尘垢。幸得今朝,西海一家同守。愿得年年此际,共欢颜、举杯相酹。对月高歌,祈家国、永垂不朽。”
赵桓的词既有对元夕热闹繁华景象的生动描绘,又蕴含着对国家往昔战乱的感慨以及对当下太平的珍惜,更表达了对家国永固的美好祈愿,词作一出,周围众人纷纷叫好。
吟诵完毕,赵桓看向晁盖,说道:“兄台,请吧。半炷香时间,开始计时。”
此时,一名侍卫立刻点燃了半炷香,袅袅青烟缓缓升起。晁盖深知时间紧迫,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脑海中快速回想着词句。周围的人都安静下来,目光紧紧地盯着晁盖,整个现场只听得见那半炷香燃烧时发出的细微“滋滋”声……
李师师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心中默默为晁盖祈祷。她深知晁盖刚刚在诗词比试中己经大放异彩,但面对太子如此精心设计的比试,她还是忍不住担忧。而周围的人们也都屏住呼吸,期待着晁盖能再次带来一首精绝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