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第647章 新的想法

加入书架
书名: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作者:
喾虾一族
本章字数:
9126
更新时间:
2025-07-06

第647章:新的想法

秋日的阳光,宛如一层金色的薄纱,斜斜地洒进采购科那间略显陈旧的办公室。

尘埃在光影中飞舞,最终落在李辰溪那张堆满文件和笔记本的办公桌上。

李辰溪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目光紧紧地锁住摊开的笔记本。

那上面的纸张,早已被各种家电设想填得满满当当,却又被红笔毫不留情地一一划去。

此刻,他手中的钢笔尖悬在纸面上,仿佛被定格了一般,许久都未曾落下。

办公室里静谧得有些压抑,唯有挂钟那不知疲倦的“滴答”声,在寂静中单调地回响着,仿佛在无情地催促着什么。

李辰溪的眉头紧紧地蹙在一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

他想了这么久,脑海中仿佛有无数个想法在碰撞、交织,可到头来,竟没有一个能在当下实际投产的家电方案。

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挫败,仿佛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寂静。

“进来!”李辰溪微微一怔,随后放下手中的笔,轻轻揉了揉那因长时间思考而发胀的太阳穴。

门缓缓地开了,李大忠迈着匆忙的步伐走了进来。

他一身工装,膝盖处的布料沾满了灰尘,额头上还挂着几颗晶莹的汗珠,显然是刚从车间赶过来。

一进门,他便一屁股坐到李辰溪对面的椅子上,满脸都是苦恼的神情。

“十六叔啊!”李大忠深深地叹了口气,皱着眉头说道,“您不知道,我现在这心里头啊,真是乱成了一团麻。

以前您管这五股的时候,虽说经常不在,可这活儿啊,那是井井有条,一点都不含糊。

可我接手之后呢,怎么就乱成这个样子了呢?”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挠了挠头发,那眉头皱得就像个倒着的“川”字。

“老孙和小刘啊,天天就知道挑刺儿,其他人呢,虽然表面上没跟我对着干,可十个人里头啊,总有两个在那唱反调的。

这管理的事儿,咋就这么难呢?”

李辰溪看着李大忠那焦急万分的样子,不禁微微一笑。

他起身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两杯热气腾腾的茶,然后推了一杯到李大忠面前,轻声说道:“大忠啊,做管理这事儿啊,可不能事事都自己亲力亲为。

你要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工人去干活,那可就是本末倒置了,这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啊。”

李辰溪缓缓地坐回椅子,手指轻轻地有节奏地敲着桌面,仿佛在敲打着一种节奏,一种关于管理的智慧节奏。

“你得学会怎么去识人用人,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给他们安排合适的事儿。

就像老孙吧,他那脾气是倔了点,可经验却十分丰富啊。

你完全可以让他负责跟公社、农村那边对接的工作,这可是他的强项。

还有小刘,那脑子灵活得很,鬼点子也多,让他去跑新渠道,那不是正好发挥他的长处嘛。”

说到这儿,李辰溪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越发深邃起来。

“另外啊,你还得多听听大家的想法,别总是一个人说了算。

管理可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要让整个团队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把事儿办好。”

李大忠听了李辰溪的话,眼睛里顿时闪过一道亮光。

他慌忙站起身来,有些急切地说道:“十六叔,您说得太对了!我得赶紧记下来,不然一会儿又给忘了。

”说着,他拿起李辰溪递过来的笔和本子,飞速地记录着,嘴里还不停地重复着重点:“识人用人……发挥长处……多听意见……”

李辰溪看着李大忠那认真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欣慰。

他站起身来,走到桌边,将搪瓷缸里已经凉透的茶倒掉,重新冲上热水。

那氤氲的水汽在两人之间缓缓升腾起来,仿佛给这间办公室增添了一抹温馨的氛围。

李辰溪坐回椅子,手指轻轻着杯壁上那斑驳的茶垢,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说道:“大忠啊,管理这事儿啊,可不是硬拽着缰绳强行让人服从,而是要像织网一样,用巧劲把大家都凝聚在一起。

你想想咱们车间那台老龙门刨床,为啥总是出故障啊?”

李大忠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道:“那肯定是零件磨损得太严重了,得赶紧换啊……”

“没错。

”李辰溪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种睿智的光芒。

“管这五股啊,就跟这台机器是一样的道理。

每个人都是这台机器上的一个零件,你不需要亲自去拧每一颗螺丝,而是要找到最合适的位置,让每个零件都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就拿老孙来说吧,他在采购科都快二十年了,手里头肯定积累了不少宝贵的渠道资源。

要不是最近连续三天天灾,这股长的位置啊,还真不一定轮到你呢。”

毕竟如果没有天灾的话,采购的难度也不会这么大。

而且李大忠也是接手了李辰溪不少渠道,才能在采购量上保持第一的成绩。

不然的话,丁主任又怎么会轻易同意他当这个股长呢?

李辰溪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那茶的苦涩在舌尖缓缓散开,仿佛也在诉说着管理的不易。

“再说说小刘吧,他那脑子活络得很,点子也多。

哪怕有时候爱耍点小聪明,那又怎么样呢?让他去开拓新渠道,既能把他的长处充分发挥出来,又能让他没那么多精力跟你作对,这不是两全其美嘛!”

李大忠听了,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李辰溪见他有所领悟,便继续说道:“还有啊,大忠,这管理啊,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倾听。

你还记得上个月抢修锅炉的事儿吗?”

李大忠回忆了一下,连忙说道:“记得啊,当时大家都急坏了。”

“最后解决问题的是谁啊?”李辰溪追问道。

“是锅炉房烧火的老李。

”李大忠回答道。

“对呀。

”李辰溪微微点头,“老李天天守着锅炉,对锅炉的情况那是最熟悉的了。

所以啊,他才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最终把锅炉修好。

管理也是一样的道理啊,你别觉得自己的决定就一定是对的。

要多听听基层员工的声音,有时候那些看似难办的事儿,答案可能就藏在他们平时的抱怨里呢。”

李辰溪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中充满了恳切之情。

“当然啦,宽容也不是没有原则的放纵。

这就好比炼钢炉的火候,松了的话,钢水就没办法成型;紧了呢,又容易让钢变得脆弱。

所以啊,当老孙和小刘犯错的时候,你得抓准时机,处理的方式也要讲究技巧。

既要让他们心服口服,又不能寒了其他员工的心。”

毕竟要是让其他员工觉得李大忠是故意针对他们俩的话,那这事儿可就麻烦了,团队的凝聚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李大忠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飞快地记录着。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在书写着一份关于管理的答卷。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决心,似乎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管理方式。

窗外的阳光斜照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那影子落在摊开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字迹仿佛是在勾勒着五股未来的新蓝图,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李辰溪把自己多年的管理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完后,两人之间的气氛也变得轻松了一些。

他们开始闲聊起来。

李大忠望着窗外那渐黄的树叶,不禁感叹道:“哎呀,不知不觉秋天都到了,冬天也不远了啊。”

这句话就像是一道闪电,突然劈开了李辰溪那原本有些杂乱的思绪。

他的眼睛里猛地瞪大,一个大胆而新奇的念头在脑海中瞬间窜了出来——太阳能热水器!

对啊!在这北方的冬天,天气寒冷刺骨,大家平日里都舍不得用定量的煤去烧洗澡水。

所以啊,很多人常常一整个冬天都不洗澡。

要是能研发出一种不需要用煤,仅仅依靠太阳能就能烧热水的设备,那可真是解决了老百姓的大难题啊!而且啊,说不定这样的设备还能在市场上引起轰动,成为一款备受欢迎的爆款产品呢!

一想到这儿,李辰溪就再也坐不住了。

他的内心仿佛被一团火焰点燃,急切地想要把这个好消息跟李崇光分享。

“大忠,你先回去吧,我还有急事得去处理!”说着,他几乎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把抓起外套,就风风火火地往外冲去。

李大忠被李辰溪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一愣,他呆呆地看着李辰溪那匆匆离去的背影,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疑惑的神情。

随后,他轻轻关上了办公室的门,心中还在琢磨着李辰溪刚才那奇怪的举动。

李辰溪一路小跑着穿过厂区的林荫道。

秋风呼啸而过,卷着地上的落叶在空中飞舞,时不时地打在他的裤腿上。

可他却全然没有察觉,满脑子都是关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构想。

科研室门口,那些技术员们看到李辰溪急匆匆地跑来,纷纷热情地打招呼:“李工!”“李科长好!”李辰溪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歇。

大家见状,面面相觑,心中都十分纳闷:平时那个随和亲切的李辰溪今天怎么这么反常啊?不过,看着李辰溪那急切的样子,谁也不敢贸然上前询问。

李崇光办公室的门虚掩着,李辰溪顾不上敲门,直接推门走了进去。

李崇光正对着桌上的文件发愁,抬头看见李辰溪那副急匆匆的样子,眼睛一亮,连忙问道:“李科长,这么着急,是不是有什么好消息啊?”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