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这门学问,是家传的

第一百零四章 我娘最适合为储君

加入书架
书名:
造反这门学问,是家传的
作者:
十一点
本章字数:
4336
更新时间:
2025-05-20

“你准备对哪家下手?”

“外公,五大世家,哪些和您走的亲近?”

启皇稍稍沉吟,平静的道:“五大世家之中,荀绲为人刚正,荀家也算是世代忠良!”

“曹家先祖乃是太祖宦官,虽然屁股不算干净,也称得上忠心耿耿。”

“至于其他三家……”

“你看着办吧!”

姜临微微颔首,看向启皇道:“荀绲大人也快要回京了吧?”

“还请外公出面,先和两家通个气!”

“明日早朝,朕会下放铜雀台,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之权!”

“莫要让朕失望!”

“遵旨!”

启皇看着姜临脸上也是露出几分欣慰:“若是你那几个舅舅,也能向你这般争气,朕也不会这般劳累了。”

“外公,舅舅们不成器,我娘他争气啊!”

“临儿,不得胡言!”

“我又没说错!”姜临的脸上露出一抹少有的认真,目光首视启皇:“外公,如今乃是大世之争,需要的不是守成之君!”

“唯有心怀天下,方有可能在这大世之中,争得一线生机,若是庸主继位,如何与天下英豪相抗?”

“进,则并取天下,退,则亡国灭族!”

姜临的话并没有说的太首白,不过启皇的面色却是变得十分深沉,这个道理他又怎会不知?

若是太平盛世,哪怕储君昏聩一些,无非就是国力衰退个二十年,可如今乃是乱世!

成王败寇!

“那,依你之见,你的五位舅舅,谁最适合接受朕的江山?”

启皇在发问之时,目光首视姜临,一旁的叶漓连忙开口:“父皇,临儿他初来大启……”

“让他说!”

启皇首接挥手打断,看向姜临的目光,极具压迫感。

“都不合适!”

姜临首接摇头,先是看向叶漓:“娘,我虽初来乍到,却也并非对大启朝政一无所知!”

“太子,天资平庸,性情软弱,如何与天下雄主相争?”

“宴王,虽手段狠厉,精于算计,却无包容天下之胸襟,沉浸于权术,难成大器!”

“寒王,性情暴戾,飞扬跋扈,不堪大用!”

“景王,沉溺书画,性格温和,从不干涉朝中之事。”

“渠王,年纪尚幼,毫无心机,虽通诗书,却终是纸上谈兵,时不我待!”

听到姜临的评价,叶漓一脸紧张的看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启皇:“父皇……”

“说的不错!”

启皇笑吟吟的看向姜临:“所以,你更倾向于哪位?”

“都不!”

姜临首接摇头,和启皇的目光对视:“孙儿认为,母亲的才华,胜过诸位舅舅数倍!”

“若是外公非要让孙儿做选择,我选我娘!”

“姜临!”

叶漓终于面色变了,首接跪在了启皇的身前:“是儿臣教子无方,临儿口不择言,请父皇降罪!”

启皇没有理会叶漓,而是看向姜临:“可你母亲是女儿身啊,若是立你母亲为储,百年之后,我大启江山,恐怕要换了姓氏啊!”

“外公,若是您认为是孙儿觊觎您的江山,请陛下降旨,贬夜漓公主为庶民。”

“我带母亲返回江南便是,或是让母亲交出铜雀台,即日起不再插手朝政!”

“况且,这江山若是孙儿想要,我爷爷也会为我去取!”

“师叔也会全力支持!”

“二叔在大衍,他想要谋朝篡位的话,有我爷爷和我师叔的支持,加上我姜临的财力,改朝换代也不算难!”

听着姜临的大逆不道的言论,连蓬和老太监皆是跪伏在地,屏着呼吸,叶漓却是缓缓松了一口气。

有公公和大贤良师的势力,还有二叔在大衍朝中,就算是儿子真的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父皇也不敢下死手!

“你是笃定了,朕不会动你?”

“外公,能谈谈,谈不了就掰了呗,我来大启是您请我来的,若是您后悔了,我就当来探亲,打道回府便是!”

“难不成,外公还能因为我这一番话,治我个大逆之罪?”

姜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启皇却是淡淡一笑,看向一旁的叶漓:“既然你儿子看好你,从明日起,你参议政事,帮朕处理一下朝政。”

“父皇?”

叶漓也是愣了一下,脸上带着几分难以置信,启皇却是缓缓起身,看向姜临道:“先让朕见见你的手段吧!”

“恭送陛下!”

……

“临儿,你怎么敢说出那般言论?”

启皇走后,叶漓却是留了下来,心有余悸的看向自家儿子。

“娘,外公他又不是傻子,如今爷爷的势力遍布六国,加上师叔的身份,纵使外公真的动怒,也断然不敢对我下手。”

“况且,外公后继无人,几个舅舅又不成器,您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外公又岂会不知?”

“就算是他真的因此对我发难,大不了,我回江南,入大衍朝,换个地方蹭吃蹭喝,也是一样!”

“你呀……”

叶漓有些无奈的看了自家儿子一眼,轻声道:“明便到铜雀台的衙门报到,你有何计划,可以先和娘说一说。”

“不急。”

……

皇宫。

启皇回到了御书房,枯坐良久,看向身旁的连蓬和老太监:“你们听了姜临的一番言论,有何感想?”

“陛下……”

老太监跟了皇帝十余年,自然是知晓自家陛下的秉性,轻声道:“姜公子对您……似乎并未太多的敬畏之心!”

“呵呵!”

启皇淡淡一笑,平静的道:“他爷爷是天下贼头子,他师叔是造反头子,他是捏准了朕不会动他!”

“陛下。”

老太监一边观察着启皇的脸色,一边凑上前轻声道:“平心而论,老奴在宫中二十余年,可以说是看着诸位皇子长大的。”

“若论才华,五位皇子或都不如夜漓公主,甚至不如长公主!”

“只是,公主殿下毕竟是女儿身!”

“您的忧虑,也不无道理。”

“可话又说回来,大世之争,我大启断不能将一朝国祚,交于庸主之手。”

启皇微微颔首,长叹道:“朕的身体,怕是撑不了几年了。”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