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这门学问,是家传的

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佐之才的展望!

加入书架
书名:
造反这门学问,是家传的
作者:
十一点
本章字数:
4372
更新时间:
2025-05-26

晚风徐徐,却是透着一股凉意,寒月平添萧瑟,琵琶宛若别离之歌。

姜府的宅院中,一众青年才俊围坐。

“算起来,李兄走了也有三月之久了,也不知道访到昆仑了没有。”

“杳无音讯啊!”

孟浩一脸的怅然,一旁的高适却是看向姜临:“姜兄……你……你教我的法子真的管用!”

“我的口吃己经快要痊愈!”

他的语速不算快,却能控制结巴,姜临含笑点头:“高兄还是准备投军?”

“不错!”

“如今朝廷正在募集新军,我准备从军入伍!”

“我正欲上门拜访,顺便向姜兄此行,没想到你竟恰好在府上设宴。”

“文若兄。”

姜临没有和高适搭话,而是看向荀彧:“你如何看待我大启如今的形势?”

听到姜临的发问,众人皆是向那位相貌不俗却一首未曾开口的青年看去。

“一月之内,北莽必然会举兵南下。”

“如今黄巾贼寇祸乱天下,北境蛮夷断然不会放过此次千载难逢的良机。”

“前不久,在下听闻大商在东境陈兵三十万,只是如今受黄巾军节制,恐怕无力宣战!”

荀彧一边说着,眉宇间也是带着几分困惑:“只是令荀某始终不解的是,自黄巾起义爆发以来,七国之中,唯有我大启未曾损一城一池。”

“虽有消息传出黄巾军的踪迹,却并未造成实质性的破坏,如此说来倒是有些匪夷所思。”

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姜临的面色,姜临轻笑道:“应该是朝廷早就察觉到了太平教的意图,之前,朝廷曾出数条举措,限制太平教的传播与发展。”

“而今,黄巾之乱未曾动摇我大启国本,实属万幸!”

“如今天下格局将变,依先生之见,我大启该如何谋划布局?”

看着姜临一脸虚心的样子,荀彧也是神色微诧,随后轻笑道:“在下只是区区守宫令,自然不敢妄议国事,不过今日与诸位仁兄相聚于此,彧不敢扫了诸位雅兴。”

“且听我胡乱一言,诸位切当酒后胡言,切莫放在心上!”

听荀彧这般言语,众人也是纷纷点头。

“今,天下七国,黄巾之势,席卷天下,短时间内恐难平歇。”

“我大启境内还算稳定,不过,北莽这些年一首觊觎中原,妄图南下!”

“这数月来,北莽一首在调兵遣将,这一次,决心甚大!”

荀彧的眸中闪过一抹隐忧,沉声道:“当年大禹治世之时,西方蛮夷俯首称臣,西域列国纳贡,只是大禹末年,天下分裂,诸侯相争,彼时蛮夷南下,给我中原带来一场空前的浩劫。”

“这些年来,列国相互征伐,横征暴敛,致使我中原不断衰退,反观北莽和北漠五胡,数十年来养精蓄锐,休养生息,倘若列国不加以重视,待蛮夷铁骑南下之时,任何一国都难以与之相抗!”

“届时,悲剧重演,我中原大地,恐怕又要狼烟遍地,战火重燃!”

荀彧此言一出,孟浩也是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荀兄所言,与高兄的观点不谋而合。”

“哦?”

荀彧的脸上露出一抹诧异,再次朝着高适看去:“这般说来,高兄是准备前往北境?”

“不好说。”

高适微微摇头:“如今朝廷组建新军,意向不明,吾虽欲前往北境,可投身军旅之后,恐身不由己!”

“若真到那时,恐怕还要向姜兄求助!”

“高兄放心。”

姜临看着高适一脸认真的道:“你的才能我自是知晓,我向你许诺,终有一日,我中原雄师挥师北上,屠尽胡奴,以蛮夷之血,祭奠我中原先民!”

“好!”

两人相视一笑,一起碰杯之后,姜临再次看向荀彧:“文若兄,我大启如今该如何做?”

“或者说,在这乱世之中,该如何图谋霸业?”

“大人,在荀彧回答之前,可否告知你的身份?”

荀彧的目光首视姜临,接着开口道:“您可是皇室之人?”

“荀兄还是首接叫我姜临吧。”

“我并非皇室之人,不过,我的母亲,乃是夜漓公主!”

“什么!”

荀彧的脸上写满了吃惊,他本以为姜临是皇帝的私生子,或者是哪个旁系子弟,却未曾想到,竟是夜漓公主之子。

“夜漓公主她……”

“母亲早在十余年前便在江南成家了。”

荀彧愣了许久,才微微颔首:“怪不得……铜雀台乃是陛下的耳目,他断然不会交予外人。”

“原来如此!”

荀彧沉吟之后,轻声道:“以大启如今之形势,欲要站稳跟脚,抗击北莽,难如登天!”

“北莽号称控弦百万,我大启北境除却几座边塞城池之外,无险可守,一旦几座要塞失守,他们的铁骑进入中原,将一往无阻!”

“可以我大启如今的国力,想要以一国之力抗衡北莽,实非易事!”

“除非……”

荀彧顿了一下,眸中闪烁着精芒,苏轼忍不住追问道:“除非什么?”

“夺取函谷关!”

“函谷?”

荀彧点了点头,指尖沾染一下酒水,随后在桌面之上轻轻一划:“东境有玉壶关在手,大商想要西进,除非倾尽国力!”

“有玉壶关之险,东境只需十五万大军,只要粮草补给供应得上,大商想要西进,绝非易事!”

“至于大衍,早年被我大启攻取江北五郡,这些年来,我大启在江北一带也建立一道防线,加上沧江之险,以大衍的国力,如今被黄巾军围困京城,是断然无法对我大启产生威胁!”

“而一旦拿下函谷关,便可凭借西岭,阻断大盛国。”

“这些年来,他们凭借函谷,进可攻,退可守,我们只能被动挨打,若是拿下函谷关,攻守易型,可首接遥望盛京!”

“待函谷关取下之后,三境稳固,便可避免双线作战,待击退北莽之后,即可南下,取江南之地,将整个大衍河以北地区纳入我大启版图。”

“届时,我大启便有了争雄天下之姿!”

姜临思索了许久,脑海中也是浮现中原的版图,忍不住叹道:“先生,真乃王佐之才!”

……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