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逆风破晓

第12章 “魔鬼”数学

加入书架
书名:
高三逆风破晓
作者:
爱吃凤梨猪手的滑头鬼
本章字数:
5904
更新时间:
2025-04-25

林晓阳的小组合作学习实验,像是在高三(18)班这片略显沉闷的土地上,投下了一颗充满新奇想法的种子。虽然发芽的过程磕磕绊绊,争议不断,但那种试图打破隔阂、鼓励互助的氛围,还是让教室里多了一丝不同以往的活力。然而,这股温和的春风,很快就遭遇了一股强劲的“寒流”——来自数学老师赵刚的“魔鬼训练”。

摸底考试的成绩单,对赵刚来说,就像一份写满了“警报”的战报。他看着那参差不齐的分数,尤其是几个老大难的“重灾区”,以及整体并不突出的平均分,他那本就紧绷的神经彻底拉响了最高警报。林晓阳搞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小组讨论,在他看来,简首是“不务正业”、“浪费时间”。

“高三了!同学们!高考就在眼前了!”赵刚在数学课上,唾沫横飞,声音洪亮得震得窗户嗡嗡响,“数学是什么?是基础!是区分度!是决定你们能不能上好大学的关键!林老师那套,语文课上搞搞情怀可以,我们数学,讲究的是什么?是逻辑!是计算!是熟练度!没有量的积累,哪来的质的飞跃?”

他用力一拍讲台,宣布了一个让全班同学瞬间哀鸿遍野的决定:“从今天起,启动‘数学魔鬼训练计划’!”

所谓的“魔鬼训练计划”,简单粗暴:除了正常的课堂作业,每天额外加印一套高难度数学模拟题,涵盖所有知识点,题量大,难度高,第二天早上必须上交,他亲自批改,错题必须当天订正完毕,否则……后果自负。

“啊?每天一套卷子?还让不让人活了?”吴佳佳第一个垮下脸,小声哀嚎,“我感觉我的头发要保不住了……”

“老赵这是要逼死我们吗?”张浩然也愁眉苦脸,他本来数学就差,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教室里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连一向沉稳的李梦琪,眉头也紧紧锁了起来。她虽然不怵做题,但这突如其来的加码,无疑会挤占她本就紧张的复习时间和处理家务的时间。

然而,赵刚的决心己定,不容置疑。当天下午,第一套“魔鬼试卷”就发到了每个学生手中。那厚厚的一沓纸,密密麻麻的题目,看得人眼晕。

夜晚的(18)班教室灯火通明,留下来自习的学生比以往多了不少。空气中弥漫着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时不时传来的、压抑的叹息声和抓挠头发的声音。

“这道解析几何怎么这么难?辅助线都不知道往哪儿添!”

“函数大题的第三问,完全没思路啊……”

“救命!我感觉我的脑子己经变成一团浆糊了!”

吴佳佳奋笔疾书,写写画画,卷子上涂改得一塌糊涂,最后干脆把笔一扔,趴在桌子上装死:“我不行了,我要申请人道主义救援……”

旁边的郑小燕默默地递给她一块巧克力:“佳佳,吃点甜的,补充能量。”

李梦琪则戴着耳机,隔绝了外界的干扰,眉头紧锁,一遍遍地演算着,草稿纸很快就堆起了一小摞。遇到实在解不出的难题,她会停下来,翻看笔记和错题本,或者小声地向旁边的同学请教。她试图运用林老师提倡的小组合作精神,但很快发现,数学这东西,很多时候真的需要自己硬磕。

另一边,孙明却像是进入了“天堂”。他拿到卷子,眼睛都在放光,仿佛看到了无数等待他去征服的“猎物”。他做题速度飞快,思路清晰,遇到难题时,会兴奋地推推眼镜,沉浸在解题的乐趣中。他不仅自己做得快,偶尔还会指点一下旁边抓耳挠腮的同学,虽然他的讲解方式往往过于“专业”,让对方更加云里雾里。赵刚每次看到孙明那几乎全对的卷子,都会露出难得的笑容,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小子!有前途!”孙明俨然成了赵刚眼中最得意的门生。

而张浩然和王小雨,则成了“魔鬼训练”下最早“阵亡”的一批。张浩然面对那些天书般的题目,挣扎了几次后,干脆把卷子往旁边一推,拿出篮球杂志研究战术,美其名曰“放松大脑,转换思维”。王小雨则在数学卷子的空白处画满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小人,用画笔表达着她对数学的“控诉”。他们几乎是公开地放弃了治疗,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的专业领域。

林晓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好几次看到张浩然和王小雨对着数学卷子唉声叹气,也注意到李梦琪眼中的疲惫和焦虑。他甚至有一次在垃圾桶里,发现了一张揉成一团的草稿纸,上面赫然写着几道“魔鬼试卷”上压轴难题的完整解题步骤,字迹潦草却逻辑清晰, unmistakably 是刘阳的笔迹。而刘阳本人,依旧是那副对什么都漠不关心的样子,每天的“魔鬼试卷”要么交白卷,要么干脆不交。这个发现让林晓阳心情复杂,这小子明明有这个能力,却偏偏要用这种方式对抗。

林晓阳忍不住去找赵刚沟通。“赵老师,我知道您是为了学生好,但这个训练强度是不是太大了?我担心有些学生会吃不消,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林晓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赵刚正在批改卷子,头也没抬:“林老师,慈不带兵!高三了,就是要逼他们一把!数学这东西,不练不行!你看,这才几天,己经有效果了!”他拿起几份卷子,“你看这几个,之前错得一塌糊涂,现在正确率明显上来了!”

“但是……”林晓阳还想说什么。

“没有但是!”赵刚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高考就是这么残酷!你不逼自己,就会被别人甩下去!我这是对他们负责!”

林晓阳看着赵刚那不容置疑的表情,知道再说下去也没用。他尊重赵刚的专业和经验,也承认高强度训练在应试教育中的某种必要性,但他内心深处,依然对这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感到不安。他担心,这种高压之下,学生们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睡眠,还有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魔鬼训练”推行了两周后,赵刚组织了一次突击小测验,题目难度和“魔鬼试卷”相当。

考试时,教室里的气氛紧张得几乎能拧出水来。学生们奋笔疾书,脸上写满了凝重。

成绩很快出来了。当赵刚拿着成绩单走进教室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这次测验,”赵刚清了清嗓子,脸上难得地没有了往日的严厉,甚至嘴角还微微向上扬了一下,“平均分,比摸底考试提高了将近十分!”

教室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低低的欢呼声和如释重负的叹息声。

“特别是孙明同学,满分!继续保持!”赵刚点名表扬。孙明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

“还有李梦琪、周天宇……这几位同学,进步也很明显!”被点到名字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笑容。李梦琪虽然依旧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高度,但看到实实在在的进步,心里也稍稍松了口气。

“当然,”赵刚话锋一转,笑容收敛,“这只是开始!十分的进步算什么?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后面的路还长着呢!都给我打起精神来,不准松懈!”

虽然最后还是不忘敲打一番,但这次难得的肯定,还是给备受煎熬的学生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至少,他们的汗水没有白流。

林晓阳站在教室后门,听着赵刚的总结,看着学生们脸上那既疲惫又带着些许兴奋的复杂表情,心中五味杂陈。他不得不承认,赵刚的“魔鬼训练”在提高分数上,确实立竿见影。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或许真的需要大量的练习和高强度的刺激。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认同这种方式。他想起了苏雨晴那充满活力的英语课,想起了李明哲那寓教于乐的生物课,想起了自己尝试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生,或许真的需要不同的钥匙去开启。

高三的征途,注定不会轻松。如何在严格的要求和人性的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应试的压力下,尽可能地保护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身心的健康?这不仅是赵刚需要思考的问题,更是他这个班主任必须面对的挑战。他看着窗外,夕阳正慢慢落下,将教学楼的影子拉得很长。前方的路,似乎依旧充满了未知和考验。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