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齿轮,在日复一日的试卷、讲评和悄然增长的倒计时牌中,无情地加速转动。启航中学的校园里,弥漫着一种无声的硝烟味。对于(18)班的学生们来说,经历了不同老师教学风格的洗礼和小组合作的初步磨合,集体的氛围在悄然凝聚,友谊的藤蔓也在悄悄蔓延。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当大部分同学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奋力拼搏时,一向是班级标杆、勤奋自律的李梦琪,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最初,只是一些细微的变化。她眼下的青黑色似乎加重了些,偶尔会在课堂上出现短暂的失神,笔记虽然依旧工整,但偶尔会有一两处潦草的涂改。这些细小的信号,淹没在高三巨大的压力和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并未引起太多注意。李梦琪也依旧像往常一样,按时到校,认真听讲,埋头刷题,只是那紧锁的眉头,似乎比以前更深了些。
只有与她走得最近的郑小燕,隐约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她发现李梦琪去食堂吃饭的次数变少了,常常是啃几口从家里带来的、己经冷掉的馒头或饼子;晚自习时,她伏案的姿势显得更加疲惫,有时甚至能听到她极力压抑的咳嗽声——那是她母亲的咳嗽声,似乎比以前更频繁、更剧烈了。郑小燕几次想开口询问,但看到李梦琪那强撑着的、不愿示弱的眼神,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真正的“警报”拉响,是在一堂林晓阳的语文课上。那天讲的是一篇情感浓郁的现代散文,林晓阳正富有感情地分析着作者的内心世界,教室里很安静。突然,一阵极轻微但不容忽视的鼾声,从前排传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声音的来源——李梦琪的座位。
只见这位一向是课堂上最专注、最认真的学习委员,此刻竟然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她的头枕着胳膊,呼吸均匀,显然己经沉入了梦乡。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略显苍白的脸上,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着,那份平日里的坚韧和沉稳,此刻被一种令人心疼的疲惫所取代。
教室里一片寂静。连最调皮的吴佳佳都收起了笑容,惊讶地张大了嘴。
林晓阳停下了讲解,目光落在李梦琪身上,心中猛地一沉。他知道李梦琪家境不好,也知道她一首很懂事地照顾生病的母亲,但他没想到,压力和疲惫己经将这个坚强的女孩逼到了如此地步。
他没有立刻叫醒她,而是对全班同学做了一个“嘘”的手势,然后放轻了声音,继续讲解课文,只是语速放慢了些,内容也尽量讲得平缓。他想让这个一首紧绷着的女孩,哪怕只是多睡上几分钟也好。
下课铃声响起,李梦琪被惊醒了。她猛地抬起头,看到周围同学投来的各色目光,再看到讲台上林晓阳那温和却带着关切的眼神,她的脸“唰”地一下变得通红,羞愧、窘迫、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瞬间涌上了心头。她慌忙低下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梦琪,你是不是最近太累了?”课后,郑小燕走到她身边,小声地、担忧地问,“我看你脸色很不好。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
李梦琪攥紧了衣角,摇了摇头,声音有些沙哑:“没事,小燕,就是……昨晚没睡好。”她不想把自己的困境暴露给别人,更不想成为别人同情和可怜的对象。她一首相信,困难是自己的,必须自己扛过去。
郑小燕看着她故作坚强的样子,心里又急又疼,却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那……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你一定要告诉我。”她只能这样说。
李梦琪勉强笑了笑:“谢谢你,小燕,我真的没事。”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为李梦琪的否认而过去。课堂上睡着这件事,很快就在班级里传开了。周天宇和几个班委也知道了。
“梦琪最近状态确实不太对,”周天宇皱着眉头说,“上次小组讨论,她就有点走神。是不是家里负担太重了?”
“肯定是!”吴佳佳快人快语,“她妈妈身体一首不好,她又要学习又要照顾家,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
“我们得帮帮她!”另一个班委提议,“至少学习上,我们不能让她落下。”
经过一番商量,班委们决定,组织几个成绩好的同学,轮流帮李梦琪整理各科的课堂笔记和重点内容,尤其是她可能因为疲惫而遗漏的部分。这个提议得到了很多同学的响应。大家开始默默地行动起来,有的同学会把自己整理好的笔记悄悄放在李梦琪桌上,有的会在她请教问题时格外耐心,还有的会在小组学习中主动承担更多任务,让她能稍微喘口气。
与此同时,林晓阳也在行动。他先是私下里向郑小燕了解了一些情况,又结合上次家访的印象,基本确认了李梦琪面临的巨大压力。他立刻联系了学校的相关部门,详细说明了李梦琪的情况,希望能为她申请到学校的特殊困难补助。学校方面表示会尽快核实处理。
细心的苏雨晴老师也发现了问题。她注意到,在最近的几次英语作业和随堂测验中,李梦琪的出错率明显增加了,尤其是在需要细心和专注的语法选择和阅读理解上。在“英语角”活动中,那个曾经发言清晰、表达流利的李梦琪,也变得沉默寡言,有时甚至会回避她的目光。
“Mengqi,” 一次英语课后,苏雨晴叫住了她,用温和的语气说,“Is everything alright? 我注意到你最近英语学习上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如果你需要帮助,随时可以来找我,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单独给你辅导一下。”
面对苏老师真诚的关心,李梦琪的眼圈微微泛红,但她还是倔强地摇了摇头:“Thank you, Ms. Su. I'm fine. 我会自己努力赶上的。”
拒绝,成了李梦琪面对外界关心的本能反应。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她确实感到身心俱疲,学业和家庭像两座大山压得她喘不过气;另一方面,强烈的自尊心让她不愿将自己的脆弱暴露于人前,她害怕被同情,更害怕成为别人的负担。她咬着牙,试图一个人扛下所有,但日益下滑的成绩和母亲不见好转的病情,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和焦虑。
林晓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必须解开这个女孩的心结,否则,再多的外部帮助也难以真正起效。
一个周五的下午,放学后,林晓阳在办公室叫住了正准备匆匆离开的李梦琪。
“梦琪,等一下,老师想跟你聊几句。”
李梦琪停下脚步,有些不安地看着林晓阳。
林晓阳搬了张椅子让她坐下,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梦琪,老师知道你最近很辛苦。”
一句话,仿佛触动了李梦琪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她的眼泪差点掉下来,但还是强忍住了。
“你是个非常优秀、非常坚强的女孩,”林晓阳看着她的眼睛,真诚地说,“你为这个家付出了很多,同时还要兼顾繁重的学业,这非常不容易,老师为你感到骄傲。”
他先是肯定了她的努力和付出,这让李梦琪紧绷的神经稍微放松了一些。
“但是,”林晓阳话锋一转,“坚强,并不意味着要一个人扛下所有。你看,我们是一个集体,(18)班是一个大家庭。同学、老师,都是你在这个家庭里的伙伴。伙伴存在的意义,就是互相扶持,共渡难关。”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老师知道你自尊心强,不愿意麻烦别人。但接受帮助,并不代表你软弱,恰恰相反,这说明你懂得合理地利用资源,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坚持下去。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勇气。”
“同学们自发帮你整理笔记,苏老师想给你辅导英语,这些都不是同情或者施舍,而是大家对你的关心和支持。学校这边,我也在帮你申请困难补助,希望能减轻一些你家里的经济压力。”
林晓阳将这一切娓娓道来,语气真诚而恳切。
李梦琪一首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着。林晓阳的话,像一股暖流,慢慢融化了她心中那层坚硬的冰壳。一首以来积压的委屈、疲惫、无助,在这一刻终于找到了出口。她再也忍不住,捂着脸,低声啜泣起来。
林晓阳没有打扰她,只是静静地递给她一张纸巾,等她情绪稍微平复了一些,才接着说:“梦琪,把大家的关心和帮助,看作是你前行路上的‘加油站’,好吗?暂时停下来,加满油,是为了将来能跑得更远。你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就让自己过早地耗尽了能量。”
这次深入的谈心,终于敲开了李梦琪紧闭的心门。她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林晓阳,哽咽着说:“林老师,谢谢您……谢谢大家……我知道了。”
从那天起,李梦琪不再刻意回避同学们的帮助。当同学递给她整理好的笔记时,她会红着脸,真诚地说声“谢谢”;她开始接受苏雨晴老师的课后辅导,认真地补习落下的英语知识;郑小燕也更自然地帮她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又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实际帮助,李梦琪感觉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课堂上又能看到她专注的眼神,作业本上的错误也渐渐减少了。更让她欣慰的是,或许是她的心情有所放松,或许是学校的补助申请有了初步进展,母亲的精神状态似乎也比之前好了一些,咳嗽的次数也减少了。
阳光,似乎终于穿透了厚厚的云层,照进了这个一首努力生活的女孩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