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逆风破晓

第52章 认可的声音

加入书架
书名:
高三逆风破晓
作者:
爱吃凤梨猪手的滑头鬼
本章字数:
4416
更新时间:
2025-05-15

高三(18)班的显著进步,像一阵春风,迅速吹遍了启航中学的各个角落。曾经的“老大难”班级一跃成为年级进步的典范,这自然引起了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关注。很快,在学期中段的全校教研会议上,林晓阳接到了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邀请——分享(18)班的教学改革经验。

站在教研会议的讲台上,面对着台下几十位经验丰富的同事,包括几位曾经对他那些“花里胡哨”的做法颇有微词的老教师,林晓阳的心情是复杂的。他想起了自己刚接手(18)班时的重重困难,想起了那些质疑和不解的目光,也想起了自己顶着压力坚持下来的日日夜夜。

他深吸一口气,没有过多渲染困难,也没有夸大其词地标榜功绩,而是以一种平和、诚恳的态度,将(18)班近几个月来的探索和实践娓娓道来。从最初的个性化辅导尝试,到数学的分层教学,物理、化学的趣味实验引入,生物的校外实践,再到学习互助小组的建立和运作……他结合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学生们前后变化的真实数据,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反思。

“……我始终认为,教育不是要把所有学生都塑造成同一个模子,而是要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焰。对于(18)班这样基础相对薄弱的班级,填鸭式的灌输效果甚微,更需要的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建立自信……”

林晓阳的发言条理清晰,数据详实,案例生动。台下的老师们认真地听着,不时有人点头,有人记录。尤其是当林晓阳展示出(18)班学生们前后几次考试的成绩对比曲线图,以及那些充满活力的课堂照片和活动视频时,会场里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赞叹声。

发言结束后,进入交流环节。出乎林晓阳意料的是,率先提问的并非质疑,而是来自数学组的赵刚老师。

“林老师,我想请教一下,你们班的分层教学具体是怎么操作的?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和测试如何设计才能更有针对性,同时又不增加过多的批改负担?”赵刚老师的问题非常具体,显然是经过了认真思考。

林晓阳耐心地进行了解答,分享了自己的具体做法和一些小技巧。

随后,几位其他班级的班主任也纷纷提问,对(18)班的互助小组模式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林老师,你们的互助小组是怎么分组的?如何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怎么办?”……林晓阳都一一作了坦诚的交流。

会议室的氛围,从最初的观望,逐渐变得热烈而融洽。那些曾经对林晓阳的做法持保留态度的老教师,虽然没有首接发言,但从他们专注的眼神和微微点头的动作中,林晓阳能感受到一种态度的转变——坚冰正在悄然融化。

最后,校长做了总结发言。他高度评价了林晓阳和(18)班全体师生的努力与探索,称赞他们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林老师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找不到合适方法的老师。(18)班的成功实践,特别是分层教学和互助小组模式,我看可以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推广!”

校长的肯定,无疑是对林晓阳最大的认可。会议结束后,许多同事围上来向他表示祝贺和请教,气氛十分热烈。

认可的声音,不仅仅来自学校内部。在最近一次的家长会上,气氛也与以往截然不同。家长们不再是抱怨和质疑,而是纷纷表达对林晓阳和各位任课老师的感谢。“林老师,太谢谢您了!我家孩子现在学习主动多了,成绩也上来了!”“是啊,以前我们都愁死了,现在看到孩子有这么大变化,我们做家长的也放心了!”家长们朴实的话语,让林晓阳心中充满了温暖。

这几天,甚至有其他班级的班主任主动找到林晓阳,希望能在(18)班的自习课或活动课时间,来观摩一下互助小组的实际运作情况。林晓阳都欣然应允,他乐于分享,也希望好的经验能够惠及更多学生。

从被质疑到被认可,林晓阳的心中百感交集。他深知这一路走来的不易,也明白成绩的取得并非他一人之功,而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面对赞誉,他没有丝毫的骄傲自满,反而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他在内心里提醒自己,改革永远在路上,(18)班的进步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这天下午,林晓阳正在办公室备课,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师走了进来。正是那位曾经在公开场合质疑过他“不务正业”、“搞花架子”的李老师。

林晓阳有些意外,连忙起身:“李老师,您找我有事?”

李老师的表情有些复杂,他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小林老师……那天教研会听了你的发言,我很受触动。之前……是我思想僵化,对你的做法有些偏见,说了些不太合适的话……希望你别往心里去。”他顿了顿,语气诚恳地说,“你为(18)班付出的心血,取得的成绩,我们都看在眼里。你是个有想法、有干劲的好老师!我……向你道歉,也向你学习!”

这番话让林晓阳既惊讶又感动。他连忙扶住李老师:“李老师,您千万别这么说!您是前辈,有很多经验值得我学习。我们都是为了学生好,只是方法不同而己。能得到您的理解,我己经很高兴了!”

送走李老师后,林晓阳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心中感慨万千。教育改革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了挑战、质疑,甚至是指责。但只要坚持正确的方向,用心去做,最终一定能赢得理解和尊重。这份来自老教师的认可,比任何荣誉都更让他感到珍贵。

他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文档的标题是:《关于高三(18)班教学改革实践的几点思考与总结》。他决定,将这段时间的探索、经验、教训系统地整理出来,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更是希望这些或许还不成熟的想法,能给其他面临同样困境的老师和学生,带去一点点启发和帮助。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