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逆风破晓

第69章 艺考凯旋,丹青寄梦

加入书架
书名:
高三逆风破晓
作者:
爱吃凤梨猪手的滑头鬼
本章字数:
3320
更新时间:
2025-05-15

继张浩然体育专项测试传来捷报之后,高三(18)班的喜讯似乎并未停歇。几乎在同一时间,班里另一位默默耕耘的“特长生”——美术特长生王小雨,也结束了她漫长而艰辛的艺考之路,手中攥着几封沉甸甸的信函,脸上带着如释重负的微笑。

信封里,是来自几所国内重点艺术院校的专业考试合格通知书。这意味着,凭借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临场发挥,王小雨己经成功敲开了她心仪大学的艺术之门,只需要在接下来的高考中,文化课成绩达到艺术生的录取分数线,便能展翅高飞,去追逐她的丹青梦想。

王小雨的成功,再次有力地证明了(18)班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和蕴藏的巨大潜力。她不像赵雪那样在理科竞赛中独占鳌头,也不像张浩然那样在体育赛场上挥洒激情,她的战场,是一张张画板,一支支画笔,以及无数个在画室里与色彩、线条为伴的日日夜夜。

准备艺考的过程,对王小雨而言,是一场真正的“长征”。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她便过上了“两线作战”的生活。一边要兼顾学校的文化课学习,一边要利用周末和假期,奔波于各个城市的考点,参加不同院校组织的专业校考。每一次出行,都意味着高昂的费用、舟车劳顿的辛苦,以及独自面对陌生环境的压力。

集训的日子更是艰苦。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绘画训练,从素描、色彩到速写,每一个科目都要反复打磨。画室里,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的气味,墙上贴满了优秀的范画和激励的标语。王小雨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手腕酸痛,腰背僵硬,但她从未叫苦。她对绘画的热爱,对艺术殿堂的向往,是支撑她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苏雨晴作为王小雨的英语老师,也深知艺术生在文化课补习方面的不易。由于长时间专注于专业课训练,王小雨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英语。苏雨晴特意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帮她补习英语语法,讲解阅读技巧,督促她背诵单词。在苏雨晴的耐心帮助下,王小雨的英语成绩有了明显的起色,这也为她通过艺术生的文化课分数线增添了信心。

当王小雨带着专业合格的好消息回到班级时,同学们都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

“小雨,太厉害了!恭喜你啊!以后就是大艺术家了!”

“你考上的是不是那个很有名的美术学院?我听说特别难考!”

“以后我们班出了画家,可得给我们画几幅画啊!”

通过王小雨的艺考经历,同学们也对艺术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开始明白,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艺术成就背后,同样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超乎常人的毅力。艺术生所承受的,是专业与文化课的双重压力,他们的成长与坚韧,同样值得敬佩。

(18)班的氛围,因为这些不同路径的成功,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大家逐渐理解,成功的标准并非只有考上名牌大学这一条,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同样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王小雨拿着那几张印着鲜红合格章的专业合格证,走进了林晓阳和苏雨晴的办公室。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而灿烂的笑容,那是历经风雨后见到彩虹的喜悦。

“林老师,苏老师,谢谢你们一首以来的支持和帮助!我做到了!”王小雨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但更多的是激动和感激。

林晓阳接过那些合格证,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校名和专业,眼中充满了赞许:“小雨,祝贺你!这是你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赢得的荣誉。你的坚持和努力,是所有同学的榜样。”

苏雨晴也笑着说:“小雨,为你感到骄傲!记住,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都要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文化课这边也不能放松,我们一起努力,争取高考取得好成绩!”

送走王小雨后,林晓阳站在窗前,看着操场上生龙活虎的学生们,心中感慨万千。从赵雪、周天宇的自主招生尝试,到张浩然的体育特长突破,再到王小雨的艺考凯旋,(18)班真正展现出了一种“百花齐放,各显其才”的良好态势。这让他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探索,有了更深的感悟。

王小雨的成功,如同又一股清新的空气,注入了紧张备考的(18)班。班级里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同学们在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的同时,也学会了欣赏和祝福他人的成功。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悄然生长。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