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局面真是越来越让人头疼了。”我叹气,“己经够乱了,现在连太子都掺和一脚。”
他低头喝了口茶,淡淡地说:“你不是擅长把烂摊子搅得更热闹吗?”
我翻了个白眼,“我现在只想安安稳稳把军制改革推行下去,不想被人当棋子使。”
他放下茶杯,看着我问:“那你打算怎么应对?”
我想了想,摇摇头说:“目前还不知道太子到底想干什么。是试探皇上,还是想借机拉拢人心,都不清楚。贸然行动,只会打草惊蛇。”
他点点头问:“那先按兵不动?”
“对。”我说,“但也不能坐以待毙。得摸清他们下一步的动作。”
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说:“我来处理一部分。”
我愣住,“你?”
“我可以帮你压制那些上蹿下跳最厉害的人。”
我看着他,忍不住笑了,“你倒是积极。”
他嘴角微扬,“你太累了。”
我心头一暖,嘴上却哼了一声,“我可没喊累。”
他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眼神里带着几分温柔,又像是藏着什么我没看懂的东西。
我移开视线,拿起桌上的名单,“那这份监察司人选,我得重新拟定。”
“我去跟内阁那边打个招呼。”
“那我就不客气了。”
他转身离开前,突然回头看了我一眼,“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放心吧。”
我心里倒是轻松了不少。
接下来几天,朝堂上风向变了。原本死咬着不放的大臣们,态度一个个开始松动。有人甚至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支持新政。
我坐在议事厅里,听着他们语气转变,心里明白——这是墨景宸动的手脚。他在暗中做了不少工作。有些人被劝服,有些人被施压,还有些人……被警告了。
“云大人。”一位年长大臣拱手,“老夫想来想去,觉得您的新政确实可行。若能顺利推行,利国利民。”
我笑着回礼,“大人深明大义。”
散会后,我走出议事厅,正巧撞见墨景宸等在外面。
“怎么样?”他问。
“还不错。”我说,“看来你的面子比我的口才管用。”
他轻笑。
我们并肩走在宫道上,阳光落在肩头,暖融融的。
“你最近是不是还去查那些私下串联的人了?”
他点头,“有几个人,背景不简单。”
“谁?”我问。
“户部右侍郎。”他说,“和太子走得近。”
“难怪最近他们动作频繁。”
墨景宸看了我一眼,“你小心点。”
我扯了扯嘴角,“我早就习惯了。”
他没再说话,只是伸手拍了拍我的肩膀。
那天晚上,我正在书房整理资料,小翠忽然来报:“小姐,墨王爷来了。”
我抬头,“让他进来。”
墨景宸一身便装,神情比往常放松了些。
“今天朝会上,王尚书突然站出来反对新政。”他说,“但他提的几个问题,明显是临时起意,没有准备。”
“可能是有人授意。”
他在我对面坐下,“要不要我去找找他的把柄?”
我摇头,“暂时别动。现在局势不明,贸然出手反而容易暴露。”
他点头,“那你自己多留意。”
我看着他,“你也别太辛苦,别只顾着帮我。”
他挑眉,“你在关心我?”
我脸一红,赶紧转移话题,“我是怕你哪天倒下了,没人给我撑腰。”
他笑了,“那我得多保重身体。”
我瞪他一眼,“少贫嘴。”
第二天早朝,气氛依旧紧张。
张大人再次提出监察司人选问题,试图绕过内阁审批。
我站在殿中,看着他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冷笑。
“张大人。”我开口,“您那份名单,己经被陛下否决了。”
满殿哗然。
张大人脸色一变,“云大人此言何意?”
“陛下手谕在此。”我拿出一份圣旨,“内阁尚未批复,御史台不得擅自决定人选。”
皇帝坐在龙椅上,淡淡地开口:“此事朕己知晓,监察司人选由云卿全权负责。”
张大人脸色瞬间惨白。
我知道,这是墨景宸昨晚连夜进宫的结果。他不仅说服了皇帝,还让皇帝亲自表态。这一招,首接断了张大人的后路。
散朝后,我走出大殿,阳光刺眼。
墨景宸站在台阶下等我,看到我出来,抬脚迎上来。
“干得不错。”他说。
“是你干得不错。”
“那下次多夸几句。”
我翻了个白眼,“你想得美。”
他伸手替我扶了扶衣领,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次。
我怔了一下,没躲开。
他低声说:“接下来,还有硬仗要打。”
我点头,“我知道。”
他转身走了,背影挺拔,步伐坚定。
我站在原地,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或许,我真的不是一个人在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