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武则天当宠臣

第10章 金簪锁喉劫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给武则天当宠臣
作者:
紫丰中年
本章字数:
5104
更新时间:
2025-06-01

外面乱成一锅粥。

武媚娘的指尖掐进李慕云腕骨,将他拖入经阁的刹那,金丝楠木门轴的吱呀声还未散尽,十二扇雕花门己如活物般咬合。武媚娘广袖翻卷的刹那,三十三盏缠枝银灯齐齐熄灭,青铜烛台里凝固的蜡泪映着残月,将两人纠缠的影绞成青砖地上扭曲的皮影戏。

"喀嗒"一声,她腕间累丝金钏卡住李慕云喉骨,簪尖游蛇般钻入他衣襟。九龙衔珠纹在月光下泛起冷芒,血珠顺着龙须滴落时,正坠在《氏族志》"戒子孙勿与武姓通婚"的朱批上。

"公子可知九嵕山的地宫甬道有多长?"她忽然贴近他耳畔,发间金步摇的垂珠扫过太宗御笔,"整整三千六百块条石,每块都刻着'武氏乱唐'的谶言。"

李慕云的后腰撞上供案,龟甲占卜用的蓍草簌簌洒落。武媚娘的指尖顺着他的腕骨攀至颈侧,指甲上凤仙花汁染就的丹蔻,在月光里凝成十道血痕:"太宗皇帝临终前攥着本宫的手,说他的陵寝能镇住天下武姓女子的命格。"

经幡忽被夜风掀起,露出背后暗格里半开的金匮。李慕云瞥见玉轴末端"诛武"二字,瞳孔骤然收缩。武媚娘却低笑出声,簪尾凤凰翎羽刮过他突跳的动脉:"可惜先帝忘了,镇陵的辟邪石獬豸——"

簪尖突然刺穿《氏族志》,钉住书页间夹着的青鸟羽毛:"早在永徽三年,就被雷劈碎了天灵盖。"

"公子刚刚那声'唐太宗'叫得好生顺口。"她眼中跳动着烛芯将熄前的幽蓝,簪尾的凤凰翎羽刮擦他颈侧动脉,"本宫倒是好奇,当今天子尚在,你怎知庙号谥法?"

李慕云的喉结在金簪下艰难滚动。供案上的《氏族志》被夜风掀开,露出太宗御笔"戒子孙勿与武姓通婚"的朱批。武媚娘的发丝扫过那行字,簪尖又刺入半分:"莫非公子能窥阴阳,见得了九嵕山下的昭陵鬼话?"

铜漏的滴水声陡然急促如雨打芭蕉,李慕云被反剪的右手突然触到丝帛的凉意。武媚娘广袖翻飞间,半卷《推背图》正从她袖袋滑出,第三十三象"日月当空"的卦爻间墨迹未干,新鲜的血珠正沿着"?"卦象的缺口蜿蜒。

"天地交泰,阴阳倒悬。"李慕云突然暴起,带血的左手擒住她执簪的腕骨,指甲深深掐进太渊穴。武媚娘发间金步摇的垂珠撞在青铜漏壶上,迸出几点火星。他就着两人交叠的掌心血迹,在卦象旁写下"代唐者武"西个狂草,最后一捺竟穿透泛黄的麻纸,在经柜上刻出三寸深的凹痕。

金簪破空声裹着龙涎香的残韵刺来,李慕云不退反进,任那支九凤衔珠簪贯穿右掌。殷红顺着鎏金凤尾滴落,竟在青砖上凝成个诡异的"瞾"字。他踉跄着撞开《大云经疏》的檀木函套,染血的指尖精准夹住泛潮的经页——玄奘法师亲手誊写的梵文旁,赫然添着朱砂批注:"永徽五年七月初七,天女临凡"。

"慈恩寺的银杏树,那年秋天突然开出并蒂花。"李慕云将经卷抵在淌血的掌心,梵文"般若"二字正印在伤口,"就像娘娘当年在感业寺..."话音未落,供案上的鎏金佛像突然震颤,七宝璎珞叮当乱响,佛陀低垂的眼睑猛然掀起,露出底下鎏银的竖瞳。

武媚娘反手拔出金簪,簪尾凤凰翎羽擦着李慕云咽喉飞向佛龛。当尖刃刺入佛像左耳的刹那,莲花座下传来机括咬合的钝响,暗格弹出的诏书卷轴滚过满地蓍草,展开的绢帛上,"诛武"二字正盖着太宗私藏的"神龙印"——那本该随葬昭陵的玉玺,此刻朱砂如血。

"青鸟传书那日,本宫正在给雉奴喂药。"她突然轻笑,染着丹蔻的指尖抚过诏书边缘的焦痕,"那扁毛畜生把密旨扔进药炉,倒省了本宫撕诏的功夫。"沾满血污的绢帛被强按进李慕云掌心,太宗御笔的"杀"字正贴着他掌纹的生命线。

窗外惊雷炸响,一道电光劈开经幡后的千佛图。武媚娘忽然贴近他染血的耳垂:"公子可知,西域青鸟的舌头浸过孔雀胆?"她指尖捻起片靛蓝羽毛,轻轻扫过他渗血的唇纹,“那畜生碰过的诏书,比鹤顶红...更配这《大云经疏》呢。”

子夜更鼓穿透窗纸时,武媚娘指尖的金簪正巧挑开李慕云第三根衣带。织金锦裂帛声里,青铜漏壶突然发出蟾蜍吞吐般的异响,暗红色液体顺着莲花纹注口汩汩溢出,在青砖地上蜿蜒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娘娘且看!"李慕云突然抓住她的手腕,染血的拇指按在漏壶蟾蜍的铜睛上。那对鎏银眼珠竟在血渍中缓缓转动,映出两人交叠的身影——武媚娘广袖翻卷的刹那,李慕云胸膛上七道旧疤突然泛起幽蓝磷光,恰与地上血星遥相呼应。

武媚娘瞳孔骤缩,微笑的拔出九凤衔珠,九凤衔珠簪在掌心转出残影。簪尾凤凰翎羽擦过北斗第三星时,供案上的龟甲突然炸裂,五十根蓍草如利箭般钉入经幡。她反手扯开李慕云残破的衣襟,染血的胸膛上,天枢位疤痕竟渗出与铜漏相同的暗红液体。

"贞观二十三年的七星连珠,果然不是巧合。"她将金簪浸入铜漏溢出的血水,簪头凤凰眼珠突然泛起琥珀色异光。当簪尖触到李慕云心口时,三十三盏银灯同时爆出青焰,墙上《步天歌》的星图竟开始逆向流转。

簪尖游走过摇光位时,窗外忽传来九声鸦啼。武媚娘指尖丹蔻突然褪色,化作细沙从李慕云伤口渗入。他暴起的青筋下,七颗星疤竟如活物般游移重组,最终在膻中穴聚成紫微帝星纹样。

"三年前太白昼现,太史局说那是荧惑守心的异象。"李慕云突然咬破舌尖,血雾喷在武媚娘金丝牡丹裙裾上。那些血珠顺着刺绣纹路游走,在裙摆织就二十八宿星图,"可娘娘派袁客师夜观天象时,紫微垣的辅星早己移位——"

他染血的指尖突然插入自己天枢位的疤痕,扯出半截发黑的龟甲。武媚娘广袖卷起的罡风扫灭所有灯烛时,龟甲上的灼纹在月光里显形:竟是《乙巳占》中"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谶图。

"好一招偷天换日。"武媚娘的金簪突然刺穿龟甲,簪尾凤凰在血光中展开双翼。那些垂珠撞在青铜漏壶上,迸出的火星点燃了满地蓍草。火光里,李慕云胸膛的星图与地上血符竟拼合成完整的河图洛书。

惊雷劈开西窗时,李慕云蘸血画就的双鱼符突然游动起来。武媚娘发间步摇垂珠无风自动,在青砖上投下九重冕旒的幻影。她忽然俯身咬破他喉结,将染血的唇印在双鱼交汇处:"当年袁天罡给本宫相面时,也说这'龙瞳凤颈'的命格需七星引路。"

染血的诏书突然自燃,火焰中浮现出半卷《太白阴经》。武媚娘簪尖划过之处,星图与血符竟凝成水银,沿着地砖缝隙渗向昭陵方向。当最后一点银光消失在天枢位时,太极宫方向传来晨钟,震碎了佛像左耳里藏着的半枚鱼符。

"本宫改主意了。"她突然折断金簪,将淬血的凤凰翎羽塞入他掌心,"去做那颗摇光星——等紫薇垣的辅星移位时,自有青鸟衔来你要的答案。"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