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嫁惊槐

第37章 异域歌谣

加入书架
书名:
夜嫁惊槐
作者:
怼怼小迷糊
本章字数:
3320
更新时间:
2025-06-10

歌声如同一缕指引的清风,穿透了原始森林的浓雾与瘴气,带着沈砚白和周叙白蹒跚前行。那歌谣古老而悠远,词句听不真切,但其旋律却带着一种独特的哀而不伤、肃穆庄重的韵味,仿佛是对生命与死亡的独特诠释,与中原地区任何民歌都截然不同。

“沈哥,你听,这歌声……”周叙白激动地说道,他感觉到自己的疲惫似乎被这歌声冲淡了几分,肺部的闷痛也减轻了些许。他从未听过如此独特的歌谣,仿佛首抵灵魂深处。

沈砚白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地感受着歌声中的力量。他脖颈上的针脚灼痛感依旧存在,但歌声似乎为其带来一丝微妙的安抚,让那侵蚀的痛苦变得不再那么难以忍受。他知道,这歌声绝非寻常,它仿佛蕴含着某种古老的灵性,与这片土地,与魂归寨,甚至与“送魂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两人循声穿过一片荆棘密布的灌木丛,眼前豁然开朗。一道蜿蜒的山谷出现在他们面前,谷底并非想象中的荒芜,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梯田,稻穗金黄,炊烟袅袅。在梯田的尽头,一座古老的村寨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层层叠叠,掩映在绿树之中。村寨被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显得神秘而宁静,仿佛与世隔绝。

“魂归寨……”周叙白喃喃自语,他看着眼前这充满生机,却又带着一丝诡异氛围的村寨,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村寨门口,几个身着独特服饰的村民正静静地站在那里,他们身穿蓝黑色的对襟短褂,下身是筒裙,头戴银饰,皮肤黝黑,五官深邃,与中原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他们手中拿着简陋的农具,眼神却异常警惕,如同山林中的猎人,锐利而审慎地打量着沈砚白和周叙白。

歌声正是从村寨深处传来,空灵而绵长。

“我们……是误闯此地的旅人。”沈砚白上前一步,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和,试图打消对方的戒备。

然而,那些村民并没有回应,只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和警惕。其中一个年长的村民,目光落在沈砚白脖颈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异色,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沈砚白心中一凛,他知道,这里的村民,或许己经察觉到了他身上的异常。

就在这时,村寨深处,歌声突然停止。紧接着,一阵急促而有力的鼓点声响起,伴随着一阵阵铜铃的清脆声响,那声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仿佛在召唤着什么。

村口的几个村民听到鼓点声,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他们对视一眼,随即缓缓地向两侧退开,让出一条通往村寨深处的小径。

“请随我们来。”其中一个年轻的村民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低沉,但语气却不容置疑。

沈砚白和周叙白对视一眼,知道他们别无选择。他们跟着村民,踏上了通往村寨深处的小径。小径两侧是高大的竹林,竹影婆娑,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伺。

越往里走,村寨的氛围就越发显得古老和神秘。家家户户的吊脚楼上都悬挂着各种动物骸骨和干枯的草药,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烟熏和药材混合的气味。偶尔有村民从屋子里探出头,好奇而警惕地打量着他们,随即又迅速缩回。

鼓点声和铜铃声越来越近,最终,他们来到了一座巨大的木质建筑前。这建筑比村寨其他吊脚楼都要高大宏伟,门口悬挂着几串巨大的白色羽毛,随风摇曳,显得格外庄重。这里,便是魂归寨的“送魂堂”。

送魂堂内,光线昏暗,正中央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圆形石台,石台上刻满了古老的图腾,散发着一股古朴而神秘的气息。石台周围,几十个村民身着盛装,围坐一圈,口中低声吟唱着,正是之前那支独特的歌谣。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个独特的乐器,或是木鼓,或是铜铃,或是竹笛,发出的声音与歌谣完美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旋律,充满了异域风情。

在石台中央,一个身着华美银饰的老者正盘膝而坐,他满头银发,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但那双眼睛却异常明亮,如同深邃的湖泊,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沧桑。他赤裸着上半身,古铜色的皮肤上,竟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黑色纹身,那些纹身扭曲盘旋,像活物一般,在光线下闪烁着诡异的光泽。

沈砚白心中一凛,他能感觉到,这老者身上散发出的气息,与黑袍人身上的邪气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种纯粹的力量,带着一丝古老的原始,和对生死的敬畏。

这老者,便是魂归寨的“送魂人”。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