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三个字,燕绥听的不明所以,但是看到池饱饱背对着他己经睡下了,便也松了一口气,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池饱饱脑海里还在胡思乱想。
不知想到什么时候才闭上眼睛,结果就做梦了,梦到燕绥像是忽然变了一个人。
变的偏执疯批,用力的把她按在身下,想要给她证明自己的能力。
她想逃,却怎么也推不开身上的人。
关键时刻,她噌的一下就从床上坐起了身子。
看着周围的一切,池饱饱劫后余生般大口的喘着粗气,往身边一看,燕绥早就不在身旁了。
还好,还好是个梦。
大家还和之前一样几个人配合着蒸凉皮,所有凉皮都准备好后,很快便装了车。
拿铁和池大顺分别赶着牛车开始去送货,两个人也送了好多天了,所有流程也都熟悉,池饱饱也很放心。
池老太带着拿金拿银还是拿铁媳妇回了家,下午继续收拾打麦场。
池饱饱一家人暂时无事,便开始收拾院子,虽然院子平日里收拾的也很干净,但是县令要来家里住,还是得再收拾一遍。
免得被县令那个熊孩子挑剔。
“三月平安,你们两个把鸡舍兔子窝,大黄的窝,大白小白栖息的架子,再打扫一遍。”
“西月七月小蝶,家里桌子凳子也再擦一遍。”
“燕绥,咱们两个把灶房也再收拾一下。”
几个人兵分三路开始收拾。
燕月儿在把臻臻哄睡后,也开始加入队伍干活。
一家人齐心协力,很快就让原本干净整齐的院子看起来更加的让人舒服。
此时,圆婶的一张圆脸再次出现在了墙头,将自己树上快点掉落的叶子,全给摘了去。
“圆婶,你这是干啥呢?”池饱饱问道。
“县令要来你家住了,我作为你的邻居不能给你丢人了,不能让这些树叶子飘你家里去。”
池饱饱噗呲一下就笑出了声。
“圆婶,这些是树叶不是旁的什么,不用这么紧张,县令这次来是以老百姓身份来的,哪里用的着那么谨慎,他是来干活的不是来踏青的。”
圆婶一脸的不可思议:“月儿娘,你还敢让县令干活?”
“他当然要干活了,我家这么忙,就是牛魔王来了都得犁二亩地才行,更何况他一个熊孩子。”
池饱饱正和圆婶一边笑,一边聊着。
丝毫没有注意到,此时院门口正站着两个人。
唐师爷扯着嘴角道:“大人,您瞧瞧燕池氏说的叫什么话,她这是要把您当牛使唤啊,还说您是什么熊?我看咱们还是回去吧,还去沈家村,那沈里正可是拿您当祖宗对待的。”
小县令勾起唇角笑了笑:“本官倒是觉得来她家挺有意思的,就她家了,本官倒要看看她怎么把本官当牛和熊使唤。”
“月儿娘,县令大人啥时候来啊?”聊了会天后,圆婶问道。
“啥时候看到马车,县令就到了。”池饱饱说着,往院外看了一眼。
结果刚把眼神扫过去,喝进嘴巴里的水,就给她呛的首咳嗽。
“咳咳……县令大人,唐师爷,你们什么时候到的?怎么没有乘坐马车?”
墙头的圆婶,在看到县令大人和唐师爷的时候,脑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消失在墙头。
唐师爷嫌弃的看了眼池饱饱:“县令大人说要低调,马车停在村口,我陪着大人走过来的。”
燕绥也不知道池饱饱刚才说的话,有没有被听了去,忙迎上前几步,拱手行礼:“县令大人,唐师爷里面坐。”
唐师爷负手而立:“衙门还有事,我就先回去了,你们给我照顾好县令大人。”
说照顾好县令大人这句话后,眼神移向了池饱饱,再次道:“照顾好县令大人。”
池饱饱弯起眼睛,笑着看着唐师爷:“唐师爷放心。”
唐师爷又和小县令不知道了说了些什么,又放了一包袱的东西到木屋子里,这才转身离开。
院子里只剩下了池饱饱一家人和小县令。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
燕绥道:“县令大人您坐,我给您倒水。”
小县令勾唇一笑说:“不用这么紧张,本官是来干活的,不是来踏青的,燕池氏,你要让本官去哪里犁地去?”
池饱饱……
好吧,刚才说的话全被这个熊孩子给听到了。
说话还阴阳怪气的。
池饱饱眯起眼睛很假的笑了笑:“县令大人说笑了,民妇怎么敢让县令大人干活呢,我听说县令大人最近喜欢钓鱼,你看,我特意让我们家平安给您做了鱼竿,连河边的窝都己经给您打好了,您现在要不要过去甩一杆子?”
听到钓鱼,小县令果然来了兴致,他很意外的上下打量着池饱饱:“你还知道打窝?对钓鱼也有研究?”
“民妇略有涉猎。”
“行,不过你们做的鱼竿本官用不惯,来时,唐师爷把本官的鱼竿还有鱼饵都有带过来,燕池氏,你把本官东西整理好,陪本官去钓鱼。”
池饱饱在心里小开心了一把,县令嘛,就得常待在河边才能亲眼看到上流漂下来的证据。
“好,大人稍等。”
池饱饱使了个眼色,在她整理县令鱼竿的时候。
石头忙把自己准备好的鱼竿鱼饵拿出来,鱼饵是池饱饱在空间里买的。
临走时,池饱饱和燕绥互递了一个眼神,便和县令一起出了家门。
县令说不行引人注意,于是池饱饱便带着他走了小路。
一路上,地里干农活的人只要远远看到县令,便都猫着腰藏在了麦田里,全当没有看到。
里正更是将这个脸都贴在了土里。
三月跑去传话说县令是提前过来,而且不想声张,他便跑了全村挨家挨户告知,见了县令就当没有看到。
一个村子的人现在全都暂时当个瞎子,照顾好县令的情绪,生怕县令以后不再到河边钓鱼了。
两个人很快到了河边,池饱饱看到小县令用手遮挡着阳光看了一圈身后道:“你们池家村的人不太勤快啊,这还没有到午时,地里就没有人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