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的闫埠贵,看到傻柱今天居然对易中海没给好脸色,心里反倒平衡了不少。毕竟,平日里何雨柱对易中海比对何大清都亲,被易中海调教的吩咐他往东他不敢往西,而今天他居然公然反抗起易中海来了,这可真是件新鲜事儿啊,看来有热闹看了!闫埠贵不仅没有帮易中海说话,反而还当起了和事佬,他连忙劝解道:“老易啊,消消气,消消气!柱子他也就是一时转不过啦这个弯儿,年轻人嘛,都这样,有点儿脾气也是应该的,你就多担待着点儿。而且我也早就对你说过对孩子们不要管的太宽,管的太严会适得其反的,你看我,家里西个孩子,我也经常管教他们,但很注意分寸,也别事事儿都管。”
然而,易中海又岂是那么好糊弄的,他一眼便看穿了闫埠贵那点小心思,心中暗自冷笑:哼,这家伙这是在幸灾乐祸呀!
易中海当然不愿意在外人面前丢了面子,尤其是在闫埠贵这个老狐狸面前。他心想:自己和何雨柱之间的事儿,那可是家事,完全可以关起门来私下解决,何必让这闫埠贵在这里看笑话呢!
于是,尽管心中怒火中烧,易中海还是强压着情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对何雨柱说道:“行了,既然你三大爷都己经原谅你了,那我也就不再说你什么了!”
听到易中海的话,阎埠贵心里“咯噔”一声,让他有些猝不及防:我啥时候说过原谅傻柱了?这不是无中生有嘛!看来易中海这个老小子脑瓜子挺灵活呀。
然而,阎埠贵可不是那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他的脑子转飞快,瞬间就明白了过来。知道要是再这么继续和易中海纠缠下去,场面肯定会越来越难看,搞不好还会被他们三个联手收拾一顿。
阎埠贵的眼珠滴溜溜地一转,他决定顺着易中海的话头往上爬,来个顺坡下驴,这样既能避免冲突升级,又能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于是,阎埠贵连忙陪着笑,顺着易中海的话说:“对对对,老易你说得太对了!其实我早就原谅柱子啦。更何况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是长辈,哪能跟柱子计较这点小事儿呢!我是个大度的人,怎么会揪着这点小事儿不放呢。老易呀,你非要让柱子来跟我道歉,这不是多此一举嘛!”
易中海气得差点背过气去,心里暗骂道:好你个阎埠贵,你这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这倒成我的不是了!他觉得自己真是太冤屈了,明明是阎埠贵先提出让傻柱来道歉的,现在却反咬一口,把责任都推到了自己身上。
然而,易中海毕竟是个要面子的人,他实在不好意思首接跟阎埠贵对线,觉得那样太掉价了。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贾东旭,希望贾东旭能够替自己说两句,说明情况替他解围。
可是,让易中海失望的是,贾东旭此时却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的眼色。只见贾东旭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地低着头,似乎在想着什么重要的事情,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易中海正在向他使眼色。
其实,贾东旭注意到了,他也非常清楚易中海的意思。易中海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让自己站出来,对阎埠贵说:“三大爷,你这样可就不对咯!这不是你早上非让我师父给傻柱说,让傻柱来给你道歉吗?我师父也是听了你的话,才让傻柱来给你道歉的呀。你怎么能这样呢?本来是你的责任现在你倒做起了好人,把责任都推到我师父身上,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接下来易中海再出面指责自己不懂事儿,怎么能这样指责三大爷呢?还知不知道尊老敬老。这样一来,事情通过自己嘴成了完全是闫埠贵得责任,自己就成了那个得罪阎埠贵的人,而易中海则可以继续扮演好人的角色,既不得罪阎埠贵,又能在众人面前保住自己的面子。
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不少次,但贾东旭今天却不想再按照易中海的剧本走了。他刚刚被何雨柱怼了一顿,心里正憋着一股气呢。但他更担心傻柱会揪住他不放,让他还钱,对何雨柱贾东旭不是太担心,可因为这还要得罪阎埠贵,一但阎埠贵记恨上自己再替傻柱出头那自己可就真有可能得还钱了,实在划不来。所以,贾东旭决定装傻充愣,对易中海的眼色视而不见。
易中海看到贾东旭今天居然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恼怒之情。他暗自思忖,今天似乎诸事不顺,不仅何雨柱没有听从他的安排,就连贾东旭这个一向听话的徒弟也如此叛逆。然而,易中海转念一想,这毕竟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没必要过于计较。而且,贾东旭毕竟是自己的爱徒,是自己养老的第一人选,他实在不忍心对他过于苛责。
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贾东旭的母亲贾张氏有点儿不太好惹,有时候她撒起泼来易中海也招架不住。当然,这个易中海是绝对不会承认的,他只会说自己大度,不和别人计较。
于是,易中海强压下心头的不满,与闫埠贵又闲聊了几句,便各自散去。
而此时的何雨柱,早就地回到了自己家中。一进门,他就看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正端坐在桌子前馒头干饭,听到房门的声音头都没抬。那小姑娘衣着虽然朴素,但还算整洁,正津津有味地咀嚼着自己准备的土豆丝和馒头。
何雨柱立刻认出这个小姑娘正是原主的妹妹——何雨水。自己上午都把她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