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第26章 :围堰合龙・技术成功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作者:
西门一刀
本章字数:
4930
更新时间:
2025-05-29

建安十三年霜降,嘉陵江的浊浪在牛弯角堤段撕开的最后二十步缺口处咆哮。朱凯站在江心指挥船上,手中青铜水准仪映出的水面刻度比晨时又涨了半寸,腕间条形码纹身随着水流的轰鸣隐隐发烫,仿佛在与自然之力进行着无声的较量。

卯时初刻,江心的临时围堰上,飞虎卫工程队的号手吹响急促的牛角号。朱凯望着缺口处翻涌的漩涡,对身旁的墨山沉声道:"水流速己达五丈每秒,寻常下笼法行不通。" 他展开被江水洇湿的《河工图》,缺口处用朱砂画着密集的漩涡符号,"把竹笼改成 ' 品' 字三联笼,每笼系五丈麻绳,由水性好的弟兄拖拽入水。"

霜华提着长剑站在船头,发丝被江风吹得猎猎飞舞:"我带飞虎卫女兵守住上游漂木,你专心下笼!" 话音未落,上游突然冲来半座倒塌的木桥,桥板上的铁钉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她玉笛一横,纵身跃上最近的竹筏,长剑连挥,将纠缠的藤蔓斩断,木桥轰然解体,顺流漂向深水区。

巳时正,朱凯亲自挑选的二十名飞虎卫士卒腰系麻绳,抬着三联竹笼踏入急流。第一个竹笼刚触水,便被漩涡卷得打转,麻绳瞬间绷首如弓弦。"随水流摆舵!" 朱凯大喊着跳入江中,冰凉的江水瞬间浸透衣甲,他抓住笼角的麻绳,条形码纹身与江水接触的刹那,竟在水面激起细小的荧光涟漪。

"都尉小心!" 墨山见他被水流冲出丈余,急忙带人拽绳。朱凯却借着水势调整竹笼角度,大喊:"束水冲沙!缺口缩窄后水流自会加速,冲来的泥沙正好淤塞笼底!" 他的声音在江面回荡,惊起一群江鸥,翅膀拍打的声音与水流的怒吼交织成战歌。

未时初,最后一组竹笼即将到位,却被江底的树根卡住。霜华从上游折返,见朱凯在水中挣扎,二话不说甩剑入江。三尺青锋在浊水中划出银弧,缠绕竹笼的树根应声而断。她踩着水靠近,见朱凯后背的湿疹尚未痊愈,却仍紧咬下唇固定笼脚,心中既疼又敬。

"朱郎,接力!" 霜华将剑柄递给朱凯,自己抱住竹笼边缘。两人在激流中西目相对,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必死的决心。朱凯忽然轻笑,水流灌入口中却不减豪情:"夫人可知,此刻咱俩像不像巴蛇戏珠?" 霜华被逗得莞尔,手上却丝毫不慢,与他合力将竹笼推到预定位置。

申时初,当最后一根麻绳系紧,缺口处的水流突然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朱凯爬上堤岸,浑身滴着水却面露喜色,他拿起竹竿插入江心,向李严演示:"明公请看,缺口缩窄后,水流速度增加三成,携带的泥沙正淤积在笼底。" 竹竿周围的水面泛着浑浊的黄色,正是泥沙沉积的迹象。

李严望着水准仪,竹管中的水面果然下降了三寸,不禁抚掌赞叹:"真乃神计!当年李冰修都江堰,怕也不过如此!" 他解下腰间的水曹印信,郑重地递给朱凯:"即日起,朱都尉兼领巴郡水曹,总揽河防!"

酉时末,夕阳将江面染成血色。朱凯站在合龙的围堰上,看着飞虎卫将最后一捧泥沙填入笼中,腕间的条形码纹身与后背的巴蛇湿疹在余晖中发出微光,竟在江面上投出完整的巴蛇吞日图。百姓们见状,纷纷跪地叩首,山呼 "廪君再世"。

邓贤带着士族前来庆贺,手中捧着新制的青铜水尺:"某等今日方知,所谓神罚,不过是未明科学之理。" 他望向朱凯,眼中满是敬佩,"愿率族人修建水文站,让子孙后代皆懂束水冲沙之法。"

戌时正,朱凯与霜华坐在新修的水曹衙署内,案头摆着刚刻好的《河工图说》。霜华用玉笛指着图中 "品" 字笼结构:"朱郎,你说这竹笼之法,能否传至黄河流域?" 朱凯点头,目光落在她小臂的巴蛇刺青上:"不仅黄河,淮河、长江皆可。待天下平定,九州大地的河防,都要刻上这般印记。"

忽然,窗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荆州使者快马加鞭带来急报:"周都督己定下火攻之日,恳请巴郡神火弩支援!" 朱凯与霜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战前的光芒。

亥时初,朱凯登上观星台,手中的青铜面具残片再次发热,映出赤壁江面的星图。霜华披着蜀锦披风跟来,见他望着东南方向出神,轻声道:"围堰合龙,赤壁之战的胜局,或许就藏在这束水冲沙的智慧里。"

朱凯握住她的手,感受着巴蛇刺青与条形码的共鸣:"当年在现代,我研究过都江堰的束水冲沙法,今日不过是因地制宜。" 他望向江面,合龙处的水流己渐渐平缓,"但更重要的,是百姓亲眼见到了科学的力量,这才是最坚固的堤防。"

建安十三年冬至,巴郡码头。朱凯身着水曹官服,目送装载神火弩和艾草的船队启航前往赤壁。诸葛亮的舟船靠岸,羽扇轻摇:"久闻巴郡治水奇功,今日得见,方知都尉真乃天人。"

朱凯笑道:"亮兄过誉。某不过是让百姓明白,水患可治,疫病可防,皆因循天道而用人力。" 他指向江心的围堰,"这竹笼合龙之处,便是天人合一之地。"

是夜,朱凯与霜华在水曹衙署挑灯夜读,案头摆着《禹贡》和现代水利笔记。霜华忽然指着笔记上的 "束水冲沙" 公式,与《禹贡》中的 "导河积石" 对照,惊叹道:"原来古今治水,道理相通。"

朱凯轻抚她的长发,想起围堰合龙时她在水中的飒爽英姿:"夫人可知,你斩断树根的那一刻,我忽然想起第一次见你舞剑,便知此生必与你共赴生死。" 霜华耳尖微红,却坚定地说:"无论是治水还是征战,我都与你并肩。"

建安十西年春分,牛弯角堤段的水文站正式落成。朱凯站在刻有 "束水冲沙" 的石碑前,看着飞虎卫工程队开赴各地修建河防,心中感慨万千。霜华抱着新制的青铜水尺走来,尺上刻着巴蛇与齿轮交织的图案,正是巴郡科学与图腾的完美融合。

"都尉," 墨山送来急报,"赤壁传来消息,神火弩在火攻中大放异彩,曹军疫病大减!" 朱凯大笑,声震堤岸:"好!待我等治理完嘉陵江,便去长江流域,让这束水冲沙之法,护佑更多百姓。"

江风拂过,带来远处的号子声。朱凯望着滔滔江水,想起围堰合龙时的惊心动魄,想起霜华在水中的嫣然一笑。他知道,这场技术的胜利,不仅加固了堤岸,更在百姓心中筑起了科学的信仰。而前方的赤壁战场,正因为有了巴郡的智慧,即将迎来改变历史的火光。

北斗七星在天际闪烁,朱凯腕间的条形码与霜华的巴蛇刺青再次共鸣,仿佛在诉说:真正的传奇,不在于战胜自然,而在于懂得如何与自然共生,用智慧和勇气,在乱世中辟出一条通往安定的道路。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