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第69章 :白帝云涌(刘备动向)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作者:
西门一刀
本章字数:
6564
更新时间:
2025-06-08

建安十二年冬,巴郡幕府檐角挂冰,如悬千柄玉剑。朱凯负手立在《益州山河图》前,指尖划过新野城标,忽闻探马报:"刘备己屯兵新野,麾下关、张、赵云皆万人敌,唯缺运筹帷幄之士。" 霜华拨弄案上铜漏,漏沙声中轻声道:"当年水镜先生言 '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今凤雏在江东,卧龙在荆州,刘备怕是要踏破茅庐了。"

朱凯转身取过飞虎卫新式狼毫笔,笔杆中空可藏密信,在地图上圈出新野周边山林:"传我将令,着陈武率山林营三百人,扮作新野猎户,将改良猎网售与刘备军。" 霜华挑眉:"那猎网以桑藤混牛筋编织,七步可结阵,八步能困马,莫非......" 朱凯冷笑:"正是要让诸葛亮看看,巴郡机巧无处不在。"

却说新野城外三十里,陈武率部扮作猎户,挑着兽皮野味在刘备军营外叫卖。时值隆冬,军士见其网中野兔,纷纷围拢。陈武掀开竹篓,露出叠得齐整的猎网,网眼间缀着荧光草屑:"此网可捕獐狍,亦可困敌 —— 将军若买十张,某附赠解网之法。"

巡营校尉邓芝取过猎网细看,见藤条上刻着细密齿纹,轻轻一拉竟能自动收紧:"你这猎户,怎会有此等巧物?" 陈武拍胸笑道:"某祖上曾为巴郡织工,这网眼如织锦经纬,自然牢固。" 邓芝闻言心中一动,命人取来五匹蜀锦换了二十张猎网,暗中呈与刘备。

玄德公展开猎网,见齿纹间隐约有 "飞虎" 暗纹,不禁皱眉:"此等机巧,莫非出自巴郡朱凯之手?" 话音未落,帐外忽有冷风卷入,关羽扶髯而入:"小弟巡营,见军士皆言猎户所售药包神妙,轻伤敷之即愈。" 说着呈上一个牛皮小包,内有盐水袋与桑皮金疮膏。

刘备接过药包,见封口处绣着巴郡桑枝纹,与诸葛亮日前提及的飞虎卫后勤形制如出一辙。正沉吟间,赵云引着一位清瘦书生入帐 —— 却是刚归附的孙乾,曾在巴郡商盟见过世面:"此乃巴郡 ' 织锦疗所 ' 之物,某曾见其以盐水洗创,可防溃烂。"

是夜,刘备召诸葛亮至中军帐,展猎网与药包相询。诸葛亮轻抚猎网齿纹,忽取过案上《巴郡军制对比表》残卷比对:"此网结阵之法,与飞虎卫 ' 蛛网阵 ' 相似;盐水袋之术,正是朱凯 ' 含碘盐粥 ' 的变体。" 刘备捋髯叹道:"朱凯治下巴郡,竟连山野猎户都成了耳目?"

诸葛亮羽扇轻摇:"其势虽盛,却犯了 ' 机巧外露 ' 之忌。主公可将计就计,既用其物,亦惑其人 —— 明日可遣孙乾回访猎户,言 ' 欲购猎网百张,用于山中屯田 ',实则探其虚实。" 刘备称善,忽问:"先生以为,朱凯与备,谁可成大事?"

诸葛亮目光落在烛火上,见火焰映得猎网影子如蛛网般蔓延:"朱凯以商养战,以工代兵,确是治世能臣;然其根基在巴郡一隅,终是器局有限。主公若能跨有荆益,顺天应人......" 话音未落,帐外传来更鼓声,己是三更天。

却说陈武在新野城外设了三处猎户据点,每日以荧光草为号传递消息。这日黄昏,他见西山上有三簇荧光闪烁,知是山林营发现刘备军异动。刚要起身查看,忽闻身后弓弦响,一支白眊箭擦着耳际钉入树干,箭杆上绑着纸条:"巴郡细作,安敢窥我营垒?"

陈武惊出冷汗,扯下纸条见上面画着折断的桑枝,知是诸葛亮警告。正欲撤离,却见赵云率二十骑突至,银枪在暮色中如白蛇吐信:"某观尔等猎网,倒像是军阵之物 —— 随某去见主公,说个明白!" 陈武暗按腰间短刀,却见西周火把亮起,邓芝率部从林中杀出,手中正是改良后的猎网。

"结网!" 邓芝一声令下,军士将猎网抛向空中,藤条齿纹相扣,竟在陈武头顶织成一面巨网。陈武举刀砍网,却见藤条越砍越紧,片刻间己被捆得动弹不得。赵云上前摘去其猎户帽,见鬓角刺着飞虎纹刺青,不禁喟叹:"朱凯果然无孔不入。"

刘备升帐审陈武,见其虽被缚却昂然不跪,心中暗赞其勇。"你等混入我军,究竟意欲何为?" 陈武首视刘备:"某乃巴郡山林营什长,奉朱使君之命,探刘使君是否真如传闻中 ' 弘毅宽厚 '。" 帐中诸将皆怒,关羽提刀欲斩,却被刘备抬手止住。

"松绑。" 刘备亲自为陈武解缚,"孤闻巴郡朱使君治郡有方,百姓安居乐业,心甚向往。烦请回告使君,若愿共讨曹操,孤当扫榻相迎。" 陈武震惊之余,从袖中取出一枚荧光石赠予刘备:"此石夜间可照百步,乃巴郡工坊所制 —— 刘使君若用得着,某可再送十斤。"

诸葛亮在旁见状,知刘备意在收心,遂附耳道:"可借陈武之口,传主公 ' 求贤若渴 ' 之名至巴郡,令朱凯不敢小觑。" 刘备颔首,命人取来酒肉款待陈武,又赠其蜀锦十匹:"烦请转赠朱使君,孤期待与他共饮长江水。"

陈武回到巴郡,将刘备赠锦之事禀明朱凯。霜华展开蜀锦,见上面用金线绣着 "弘毅宽厚" 西字,不禁嗤笑:"刘备这是要借主公之口,扬其仁义之名?" 朱凯却盯着锦缎边缘的针脚,用放大镜细看:"你们看,这 ' 宽' 字少了一点,' 厚 ' 字多了一横 —— 分明是诸葛亮的暗语。"

墨山取过《说文解字》对照,惊道:"' 宽 ' 去点为 ' 苋',' 厚 ' 增横为 ' 垕',合起来是 ' 苋垕 '—— 此乃新野西南三十里地名!" 朱凯抚掌笑道:"诸葛亮果然深谙 ' 将计就计 ' 之道,这是要引我军去苋垕设伏。" 霜华不解:"既然识破,为何不将计就计?"

朱凯摇头:"刘备乃当世枭雄,今在新野招兵买马,分明是待时而动。我若与他争锋,正中曹操下怀;我若助他成势,又恐养虎为患。" 说着在沙盘上新野与巴郡之间画了条虚线,"传令山林营,即日起在新野周边广布 ' 猎户 ',专售耕具与兽药 —— 记住,只卖物,不传讯。"

建安十三年春,刘备亲率关、张至隆中,初访诸葛亮不遇。归途中经过巴郡猎户据点,见一老叟在卖改良犁具,犁头镶着巴郡特有的精铁。刘备下马相询,老叟递过一张锦缎说明书,上面用图画演示犁具用法,竟与飞虎卫工坊的 "耕战一体图" 如出一辙。

"此犁何人所制?" 刘备问。老叟答:"巴郡朱使君,言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刘备望着犁具上的飞虎纹,忽然想起陈武所言 "巴郡百姓皆兵",心中不禁凛然。正沉思间,张飞粗声道:"大哥,那诸葛亮架子甚大,不如我去绑了来!" 刘备斥道:"休得无礼!孤求贤若渴,岂学莽夫行径?"

是夜,诸葛亮在草庐中秉烛夜读,忽有童子呈上巴郡犁具说明书。他见上面的齿轮图示,竟与朱凯《军制对比表》中的后勤图解相似,不禁长叹:"朱凯此计,表面卖犁,实则探我是否与刘备联合。若我助刘备,他便断我盐铁;若我不助,他便坐大巴郡......"

建安十三年秋,曹操挥师南下,荆州震动。刘备携民渡江,路过巴郡商盟据点时,忽见数百猎户赶来支援,每人背负的箭囊上绣着双面飞虎纹 —— 正面是猎户图腾,背面是飞虎卫徽。诸葛亮见状,羽扇顿了顿:"此乃朱凯 ' 耕战一体 ' 之兵,平时为农,战时为兵。"

刘备望着猎户们熟练地架设弩机,不禁对诸葛亮道:"先生曾言朱凯器局有限,今观其治下,竟能使民皆为兵,民皆知战......" 诸葛亮点头:"其民虽强,却缺大义名分。主公若能入主益州,顺天应人,朱凯纵有千般机巧,也不过是......" 话未说完,忽闻北方马蹄声骤,曹操追兵己至。

危急时刻,巴郡猎户们突然散开,以猎网结阵阻敌。但见藤网漫天,如张张蛛网罩住曹军骑兵,荧光弩箭破空而至,在暮色中划出美丽而致命的弧线。刘备趁机率军突围,回首望时,见猎户们且战且退,最终消失在山林中,唯有几枚荧光石落在道旁,宛如巴郡送给新野的临别赠礼。

建安十三年冬至,刘备屯兵江夏,与孙权结盟。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收到朱凯送来的锦盒,内有半块盐砖与一张纸条:"今曹操势大,望丞相暂弃前嫌,共御外敌。巴郡盐铁,可资军用。" 诸葛亮望着盐砖上的飞虎纹,忽然想起刘备三顾茅庐时,路上拾得的荧光石正藏在自己袖中。

"子龙," 他转身对赵云道,"可遣使赴巴郡,以荆州茶叶换巴郡盐铁 —— 记住,要明码标价,勿使朱凯小觑我军。" 赵云领命而去,诸葛亮则展开《巴郡山川图》,用朱笔在白帝城旁画了个圈。窗外寒风呼啸,烛火摇曳中,他仿佛看见朱凯在巴郡城头远眺,手中的望远镜正映着长江波光,与自己羽扇上的星纹遥遥相对。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