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第93章 :冬至密信(命运交织)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作者:
西门一刀
本章字数:
5192
更新时间:
2025-06-17

建安十三年冬至,许昌城飘着细雪,算馆檐角冰棱垂如利刃。朱凯独坐案前,青铜烛台上的火舌忽明忽暗,将他面具上的玄武纹投在《赤壁预警书》上,恍若活物游走。狼毫饱蘸松烟墨,在素笺上落下第一笔时,袖中虎符与面具同时发烫 —— 这是飞虎卫密令共鸣之兆。

"战船分三组,组间留二十丈防火道......" 笔尖在 "防火道" 三字上顿了顿,墨色晕染出白虎尾纹。朱凯深知曹操生性多疑,若首言火攻,反遭猜忌,唯有以 "防" 字为引,方能种下变数。第三条 "乌林芦苇荡巡逻" 写至 "昼夜" 二字,窗外忽有鸽哨掠过,靛青羽毛闪过 —— 正是送往江东的密信己达。

子时三刻,郭嘉踏雪而至,青氅上落着未化的冰晶。"先生深夜相召,可是为了赤壁?" 他目光扫过案头摊开的《火攻十二机》,指尖掠过预警书末句 "变在不防",忽然轻笑,"当年在黎阳仓,先生便深谙以防为攻之道。"

朱凯将密信装入青铜匣,匣盖刻着与曹操算筹相同的图腾:"奉孝可知,曹操若全信此书,赤壁之火便烧不起来;若全不信,反中吾计。" 他忽然摘下面具,额心菱形胎记在烛光下泛着微光,"这第三条铁律,专等他留一半、疑一半。"

郭嘉接过匣子,忽觉掌心一凉,匣底暗纹竟是飞虎卫的归乡令。他何等聪慧,立时明白朱凯此举乃双料之计 —— 既让曹操防住表面火攻,又留足破绽引其入彀。"先生这是要在曹操的 ' 防' 与 ' 变' 之间,劈出第三条路。" 说罢将密信纳入袖中,青氅翻卷间,己暗藏十二道机关。

太极殿内,曹操对着舆图揉按太阳穴,案头军报如雪片:东吴战船己屯鄱阳湖,诸葛亮亲督水军在樊口演练。忽闻郭嘉求见,手中青铜匣当啷落地,露出素笺上的白虎图腾 —— 与朱凯算筹、黎阳仓砖如出一辙。

"三条铁律,条条切中火攻要害。" 郭嘉展开密信,烛火映得 "东南风可借" 五字忽明忽暗,"当年黎阳防火,他能在石膏膏里掺磷粉,今日赤壁预警,未必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曹操抚须不语,目光落在 "组间防火道" 上,想起玄武阵的蛇身两翼,忽然拍案:"就依第一条,战船分三组,组间以铁链相连,留足水道!"

郭嘉心中一沉,知曹操误解了 "防火道" 真意 —— 朱凯本要留空道防火,曹操却以铁链锁船,反成火攻助力。但见主公指尖划过 "浸醋湿布",冷笑道:"孤的青州兵皆善水战,何须防烟?" 说到 "乌林巡逻",忽然望向窗外雪景,"芦苇荡冬日枯黄,纵有火攻,也需东南风相助,此时隆冬,风从何来?"

殿外更鼓敲过三声,曹操忽然指着信末图腾:"奉孝可曾想过,朱凯入许都三年,献机巧、改军制、通蜀锦,竟无一次真正伤我根本。" 他抽出腰间算筹,与密信上的白虎纹并列,"黎阳仓烧了粮草,却留得半座粮仓;玄武阵泄了哨音,却让虎豹骑多了辨敌之术。此人所作所为,似敌似友,令人难测。"

郭嘉望着曹操眼中的疑虑,忽然想起朱凯在算馆说过的话:"曹操若成,天下早定;曹操若败,三分可成。" 当下长揖道:"主公若信其敌,便该杀之;若信其友,便该用之。此刻半信半疑,反中其 ' 变数 ' 之道。" 曹操闭目长叹,将密信掷入炭盆,火苗 "轰" 地窜起,"东南风可破" 五字在火中扭曲,恰似命运的纹路。

五日后,巴郡快马送来急报:诸葛亮遣马良入蜀,在青城山寻得 "五斗米道" 传人,专研借风之术。朱凯抚着面具上烧剩的信灰,忽然对霜华笑道:"曹操留了防火道,却用铁链相连;防了东南风,却没防住 ' 变' 字。" 他取出新制的司南车,车辕上的指南鱼眼己换成火漆,"待冬至阳生,便是火凤展翅之时。"

赤壁北岸,曹军水寨正如曹操所令,将千艘战船分为三队,队间留二十丈水道,却以九环铁链横锁江面。许褚望着满江铁索,拍着酒葫芦大笑:"先生教的防火道,倒成了咱们锁江的铁索桥!" 他却不知,每根铁链连接处,早被飞虎卫工匠凿出细缝,内填巴郡火硝。

冬至前夜,朱凯随郭嘉巡视水寨,见船上火盆明灭如星,忽然驻足:"奉孝可知,当年在黎阳仓,我为何要在防火沟里埋荧光砂?" 不等回答,便指向江面,"今夜无月,这些火盆便是最好的引路灯。" 郭嘉望着他面具上忽明忽暗的反光,忽然惊觉:原来所有防备,都是为了让敌人看得更清楚。

是夜,周瑜在柴桑收到密信,信末火漆印正是朱凯的玄武纹。展开但见:"曹军战船分三组,铁链锁江,防火道实为火路。乌林芦苇己枯,可遣黄盖率船伪降,近则焚之,远则断之。" 周瑜拍案而起,望向鄱阳湖方向,见东南风虽未起,水面却有暗流涌动 —— 正是朱凯的司南车在江底搅动。

曹操独坐主舰,忽闻舱外喧哗,乃许褚醉闯进来:"将军,东吴有船来降!" 话音未落,便见江心驶来二十艘艨艟,船身皆插青龙旗,正是黄盖旗号。曹操望着船上载的 "粮车",忽然想起朱凯密信的 "浸醋湿布",心中一紧,却见郭嘉淡淡道:"隆冬时节,粮草何须湿布覆盖?"

刹那间,东南风骤起,黄盖船上同时起火,二十艘火船如离弦之箭冲向曹军水寨。朱凯在江心小船上,见火船逼近铁链,立即启动袖中机关 —— 藏在铁链缝中的火硝遇火即爆,整条江链顿时化作火龙。曹操望着满江火光,忽然想起密信末句 "破之法在变",仰天长叹:"原来你说的 ' 变',是变我的防为你的攻!"

火势蔓延至乌林芦苇荡时,诸葛亮的羽扇正在南岸挥动,五斗米道的借风术与朱凯的司南车遥相呼应,东南风竟比隆冬常势猛了三分。当许褚在火海中寻找朱凯时,却见他的青铜面具挂在断裂的船桅上,面具额心的菱形纹,正映着江北漫天火海,恰似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建安十三年冬至,这场始于虎豹骑哨音、终于赤壁火光的命运交织,在朱凯的 "变数" 中走向高潮。曹操退回许昌后,在《孟德新书》中补写 "机巧篇",首句便是:"防敌之法,不在固墙,在揣人心。朱凯之谋,吾终输一着。"

而在江东水师庆功宴上,朱凯卸去面具,露出被火光映红的额心胎记。周瑜举杯笑道:"先生以一人之力,在曹操的防线上凿出天窗,此等机变,可比当年子房进履!" 朱凯却望着北岸方向,低声道:"曹操虽败,必从 ' 变数 ' 中悟出新机。下一次交锋,当在更广阔的天地。"

长江水裹挟着燃烧的木屑东去,水面上漂浮的荧光砂忽明忽暗,宛如散落的星子。正如朱凯的密信所言,战争的胜负从不在 "防" 与 "攻" 的表面,而在人心与机变的交织。当曹操在许昌重建机巧学院,当诸葛亮在蜀地研制木牛流马,下一场关于命运与智谋的博弈,正随着冬至的阳气,悄然孕育。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