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第一百八十二章 虎蹲炮

加入书架
书名:
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
作者:
夜巡千百
本章字数:
6834
更新时间:
2025-07-05

第一百八十二章 虎蹲炮

刘启要做的,不只是填饱肚子。

他要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能够自给自足,甚至能够对外输出技术和武力的王国。

这天晚上,刘启把工坊的核心人物都叫到了后院。

王铁牛、刘师傅,还有新挑选出来的三十个乡团队员都到了。

“今天请大家过来,是想明明白白说清楚,工坊接下来要做什么。”

桌上摊着几张全新的图纸。

“犁只是一步。它能让大家温饱。”

“但要想我们将来吃饭都能有底气,不担心哪天被人踢了碗,咱们就得做更厉害的东西。”

他指着一张图纸。

“这个,叫流水线。”

“所谓流水线,就是一件武器的制造工序,被分成十道、二十道,每人只管自己那一道。”

“有炼钢的,有锻打的,有磨刃的,有做弓臂的,有专管上弦的。”

“大家不用全会,你们只要把各自那手活做快、做熟。”

“这样,我们制造武器的速度就是以前的十倍。”

这一点,让所有人大感意外。

在他们原先认知里,一个出色的手艺人就该能一手包圆儿,独力做完。

刘启这样的分工,让工匠变成了机械的一部分,小到只是一颗螺丝。

大家心里一时间难以接受。

不过没人敢随便反对刘启。

因为每次他出新主意,到最后都真成了事。

“第二个。”他再指另一张图纸。

“这是制式兵器。”

“以后咱们所有武器,每一样都有标准。”

“刀统一长度,重量,弧度。”

“弓统一尺寸,拉力。”

“盔甲直接分规矩的三种,大、中、小。”

“这样做,就是为了配合流水线。”

“更关键的是,武器有了标准,战术才能配合上。”

“三三制的时候,盾手顶前头,弩手可以稳稳地射箭,不担心伤自家兄弟。”

“每个人武器距离、节奏一致,这才好把优势打出来。”

刘启这些话,说得张铁山一下来了精神。

他过去参过军,对武器乱七八糟早就起烦。

上阵时大家手里兵器各不一样,阵型压根站不齐,结果总得靠个人苦打乱拼。

刘启的这种思想,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的战争理念。

“三样东西。”

刘启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

他拿起了最后一张图纸。

那张图纸上画着一个奇怪的,像是炮一样的东西。

“这个,我叫它,虎蹲炮。”

“它能把铁疙瘩发射到几百步外的地方。”

“一炮下去,能把一面墙都轰塌。”

如果说之前的流水线和制式兵器只是让他们震惊。

那么虎蹲炮的出现就让他们感到了恐惧。

能把铁疙瘩打出几百步。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在它面前,任何的盔甲,盾牌,城墙都跟纸糊的一样。

这不是武器,这是天神的怒火。

“当家的,这,这个东西,我们真的能做出来?”

王铁牛的声音都在发抖。

“能。”

刘启的回答只有一个字。

“只要我们有足够的钢,有足够的人,我就能让它响起来。”

他看着眼前的众人,眼神里燃烧着火焰。

“工坊,就是我们下溪村的心脏。”

“它造出来的不仅是农具和武器,更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需要你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

“也需要你们把今天看到的所有东西都烂在肚子里。”

“谁要是泄露出去一个字,我不介意让秦教头的刀再多喝一次血。”

冰冷的杀意让所有人打了个寒颤。

他们知道刘启不是在开玩笑。

这些东西的价值,足以引来任何势力的觊觎,甚至是朝廷的军队。

保密,是他们活下去的一要素。

从这天起,下溪村的工坊成了一个禁地。

乡团的士兵把工坊围得严严实实,日夜换防。

任何不相干的人,连边都沾不上。

工坊里头,就像一个烧开了的锅,一刻不停。

刘启把他那套管工厂的法子,全都用在了这个小地方。

王铁牛跟打了鸡血一样,带着人天天琢磨怎么把钢炼得更好。

刘启偶尔过去点拨几句,炒钢和灌钢的法子就越来越顺手。

高炉的火整夜不灭,好钢开始小批量但不停地往外产。

这些钢一文钱都没拿出去卖,全都变成了兵器和盔甲。

流水线作业被刘启硬是给推了下去。

一个铁匠再也不用从头到尾做一把刀。

炼钢的就只管炼钢,锻打的就只管锻打,磨刀的就只管磨刀。

起初,王铁牛手下的老铁匠们个个都不服气。

他们觉得这是瞧不起自己的手艺,把人当成了死物使。

但刘启推出的计件工钱和赏罚规矩,很快让所有人都闭了嘴。

谁干得多,干得快,干得好,拿的钱就比别人多几倍。

今天做的刀柄比别人多十个,晚上桌上就多一盘肉。

你负责的钢材废品最少,月底就能多拿一笔赏钱。

真金白银和肥肉摆在眼前,那点所谓的手艺人脸面,谁还顾得上。

所有工匠和学徒都卯足了劲干活。

钢材一天比一天出得多。

统一规制的短刀、复合弓和皮甲,一批批地造出来,直接发给乡团队员。

秦伯年人不在,赵虎和张铁山练起兵来,比谁都狠。

单打独斗的练法全停了,现在天天操练的是小队配合和阵型。

那个三三制,被他们练得滚瓜烂熟。

盾牌手要怎么顶住冲锋,给后面的人腾出射箭的空当。

弩手要怎么用最快的速度上弦放箭,让箭雨一直不停。

预备队要怎么看准时机,把阵型里的窟窿堵上。

一百多人的方阵,进退跟一个人似的,有了点强兵的样子。

喊杀声和脚步声都齐了,身上那股土气没了,换了股狠劲。

时间一晃就到了月底,该给县尉王景送钱了。

这次刘启没让赵虎去,他自己带着刘宽头,押了一箱银子去了县尉衙门。

后堂,王景正拿着块布擦他的宝刀。

他看都没看刘启,只用余光瞟了眼钱箱。

“这个月,生意不错吧。”

“托大人的福,还过得去。”

“听说,你乡团又招人了,现在快两百人了。”

王景放下刀,拿起茶杯,吹了吹。

“队伍大了,缴用也大,草民这也是没法子。”

“是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