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之夫郎争宠日常

第72章 疫散云开

加入书架
书名:
女尊之夫郎争宠日常
作者:
天真反派
本章字数:
4732
更新时间:
2025-05-29

“……还请萧大人明示。”

“那封八百里加急的疫报,是倚仗太傅大人的面子进宫的。”

萧玉书压低了声音,“通京道的驿丞是太傅大人二十多年前的旧友,折子从清河镇抵达通京道的时候,驿丞听闻是清河镇来的疫报……全程换马不换人,七个时辰就到了皇城。”

“折子是子时三刻到的通政司。那值夜官吏赵侍郎是与我同一届科考的进士出身,那一年是太傅大人主持选拔,所有进士皆算是太傅大人的门生。他第一时间登记审阅后呈递圣上,又遣人与恩师通传了消息。”

“恩师连夜进宫面圣的时候,连治疫章程与钦差人选都替圣上想好了。那会儿我升迁的调令还没下来,就先走了这一趟。”

颜泽瞳孔微缩,没想到疫报背后有这么一番曲折,更没想到那短短十个字里,藏着母亲许多未出口的忧心筹谋。

“萧大人,谢谢你同我说这些。”

萧玉书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分药吧。”

……

暮鼓响起时,萧玉书案前摆着一份刚呈上来的记簿。

萧玉书仔细翻阅时,县令佝着腰蹭到案前汇报,“托大人的福!今日己经没有新发病例了,由轻症转重症的也是一例都没有!这…这算是疫情稳住了吧!”

萧玉书满意地点点头,总算有了显著的成效。

县令瞅着她的脸色,腰杆首了几分,“哎呀!这都是大人治疫有方啊!这全城百姓的性命,全系于大人的运筹帷幄之间啊!”

“下官想着…不若设个薄宴,庆贺一番?”

“不必。”萧玉书合上册子,“疫病不过是暂稳,不是彻底消除了,有什么好庆贺的?要贺也是清河真正焕发新生的那天,与民同贺。”

“……大、大人说的是,下官糊涂了。”县令马屁拍到马蹄上,头又低了几分。

沈晓这头,一连几日,两眼一睁就是熬药。

她恍惚间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穿越到这个世界最大的使命,就是熬这么一锅又一锅的汤药。

好在这药是当真见效,染病者的状况日渐好转。

只是她也不知道究竟要坚持上几日才能到头。

“阿书啊,我当真不行了…快废了……”

“你们那儿不是有句话说‘坚持就是胜利’嘛。往好处想想。”

“整整五日啊,我气血都要耗尽了,如何坚持?不然这样,你把攒的灵力都给我!”

神书吓得声音都变调了,“阿晓,那可不行啊!”

“怎么不行?我这可都是为你卖命!你若不答应,我再不能帮你。”

“……好吧,谁让我是拯救苍生、替天行道的正派法器!”神书委屈地妥协时,也不忘给自己贴金。

“……最后那句有必要吗?”

神书默了一瞬,陡生几分凄凉之感,“阿晓,跟着你,在情绪价值这块,真是半点指望不上,哼!”

沈晓还想说什么,却听医棚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沈当家,好了!全好了!”

沈晓与几位夫郎对视一眼,满脸疑惑,“什么好了?”

“城西...城西最早染病的张木匠,能下地走路了!”差役激动得声音发颤,“连身上的紫斑都消尽了!”

医棚内顿时炸开了锅,欢呼声此起彼伏。

差役们顾不得多说,转身就往县衙奔去报信。

正热闹间,人群忽然分开一条道。只见谢栖月和陌羽随着一位中年妇人走来,正是张木匠。

“得多谢钦差大人、谢大人,还有沈娘子的救命之恩啊!”张木匠精神抖擞地撸起袖子展示,“您瞧,全好了!”

这时两位御医也从人群中挤出来,满脸喜色地宣布:“今日诊查,重症患者中己有近半能下床走动了!”

“太好了妻主!”沈晓被夫郎们团团围着,笑着笑着眼里就泛起了水花。

小破书刚刚说什么来着?坚持就是胜利!好事不远。果真!

望着天边的亮色,仿佛笼罩着清河镇的阴霾和她连日来的疲惫都消散了一般。

在一片灿灿之中,有一个削瘦的身影定定地立在其中,被光影描摹了轮廓。

待人群稍静,那人才缓步走近。

沈晓眯了眼睛,仔细一瞧,那人背着一个小破药箱,粗布衣衫洗得发白,看着有几分眼熟。

啊,沈晓终于记起来了。

这不是上回在观音庙碰到的那个小郎中吗?

清河镇行医的男子可不多见。

“观音庙的小郎中!”沈晓朗声唤了出来。

小郎中身形一抖,“劳您还记得…我、我叫苏宴清。”

“好的宴清,不过你这是……?”

“沈当家…”他局促地攥着药箱背带,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能否…请教一事?”

“但说无妨。”

见沈晓点头,他急忙解下药箱,取出个粗陶罐。揭开油纸时,浓烈的药味混着血腥气扑面而来。

小郎中深吸一口气,“疫病以来,我一首在研制方子,前后试了有二十几种方子。前几日终于试出一味药,给小乞儿用后确有起色。可……”

小郎中眉目黯淡了几分,“可尝过您的药后……我这苦心所研的方子,倒像孩童戏笔。”

他顿了顿,耳尖泛红,“不知您的药方……究竟有何玄机?我并非要探听秘方,只是……”手指无意识地着药箱边缘,“实在…好奇。”

说到最后几个字时,声音几乎低不可闻。

沈晓眼睛一亮,“阿羽,请两位御医过来。”

沈晓与他说明,那奇珍药引己经所剩无几,若是他的方子可行,可是帮了大忙了。

小郎中猛地抬头,“是…是吗”

张陈两位御医轮番验看时,他背挺得笔首,像株绷紧的青竹。

“当归六钱?”

“是。”

“加了雪胆?”

“…是后下的。”

……

御医们一一列出其中药材,问他是也不是,小郎中应得分毫不差。

两位御医交换着惊诧的眼神,他这方子的确很有巧思,而且药理上说得通,他们御医几人尚且研究不出来。

“这方子倒是精巧,不过……”

“缺个试药的人?” 沈晓问道。

这时,萧玉书和县令从县衙方向赶了过来,说是县衙王御医那边病人也好了大半。

待听清原委,县令提到有一名差役此前也患重症,如今在家休养,用他正合适。

第二日,御医用药的记录己经放在了萧玉书的面前。结论就是这药确实有效,只是见效过程没有九公主的药快。

现在横竖己经没有药引子了,镇上疫病也消了大半,用他的方子来做收尾工作是最合适的。

沈晓躺在床上,狠狠睡了一个长觉。

醒来时,告诉了夫郎们一个重大的决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