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单手擒吕布,你说是谋士?

第227章 城危兵临心忧叹(原标题自行拟定)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单手擒吕布,你说是谋士?
作者:
我爱柯基犬
本章字数:
7282
更新时间:
2025-02-14

残阳如血,将天边染成一片猩红,也给徐州城镀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

城头之上,陶谦迎风而立,衣衫猎猎作响。

他望着城外那黑压压一片,如同潮水般涌来的曹军,苍老的面容上却没有丝毫惧色,反而浮现出一抹决然。

他知道,诸侯间的盟约如同薄纸,在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夏侯杰的沉默,其余诸侯的观望,都让他彻底明白,徐州的命运,最终只能依靠自已。

远处,曹操大军旌旗蔽日,刀枪如林,战鼓声隆隆作响,仿佛来自地狱的咆哮,震得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肃杀之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窒息。

曹操的中军大旗下,曹操身着黑色铠甲,端坐于战马之上,如同来自深渊的魔王,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压迫感。

他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徐州城,嘴角露出一丝冷笑:“陶谦,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陶谦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他猛地转身,对着身后的将士们高声喝道:“将士们,曹操贼子欺人太甚,今日,我等便与其决一死战,誓死保卫徐州!”

“誓死保卫徐州!”城头上的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震云霄,气势如虹。

他们知道,此战关乎徐州的生死存亡,更关乎他们自已的命运。

就在这时,城下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到陶谦面前,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说道:“报……报告主公……”

士兵的惊慌失措,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他接下来的话语,更是让原本就紧张的气氛,如绷紧的弦一般,随时可能断裂。

“报……报告主公……城……城内……乱了!”

他上气不接下气,脸色煞白,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

他说话的声音都带着颤抖,显然是被眼前的情形吓得不轻。

“乱了?!”陶谦眉头紧锁,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悦,他质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快说!”

士兵身体一哆嗦,连忙跪倒在地,语无伦次地说道:“曹军……曹军来了的消息,传遍了全城……百姓们……百姓们都吓坏了,四处逃窜……有的人开始抢夺粮食……还有的人……有人开始哭喊着要离开徐州,城门处都快被堵住了!”

随着士兵的汇报,城墙之上原本高昂的士气也像是被泼了一盆冷水,瞬间冷却下来。

原本还气势如虹的将士们,脸上都露出了惊恐和不安。

他们转头看向城内,只见街道上人头攒动,哭喊声、叫骂声、甚至还有物品被砸碎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片令人心悸的嘈杂声。

一股不安的气息,如无形的雾气般,迅速笼罩着整个徐州城。

空气中弥漫着绝望的味道,这股味道甚至比城外曹军带来的肃杀之气更加令人胆寒。

原本熙熙攘攘的街道,如今变得一片狼藉,商铺紧闭,行人匆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惊恐的神色,仿佛末日降临一般。

孩童的哭声,女人的尖叫声,男人的怒吼声,交织成一曲混乱而悲凉的乐章。

陶谦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内混乱的景象,心中五味杂陈。

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此刻也充满了疲惫和无奈。

他缓缓地转过头,将目光重新投向城外,远处,曹军那黑压压的队伍,如同吞噬一切的巨兽,正在慢慢逼近。

战鼓声依然在持续,每一次鼓声都像是死神的催命符,震得他耳膜生疼。

他能感受到脚下城墙的微微颤抖,那是曹军那滚滚而来的气势所带来的压迫感。

他的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了肉中,带来一阵阵刺痛,他没有吭声,只是抿紧了嘴唇,一股无力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传来一声低沉的声音。

“主公,是否要下令……”

陶谦闭上了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徐州城最后一丝安宁的空气吸入肺腑。

他苍老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每一條皺紋都像是一道深深的沟壑,刻满了岁月的沧桑和无奈。

他缓缓地睁开双眼,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此刻充满了悲凉,仿佛一潭死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波澜。

“下令?还能下什么令?”陶谦的声音嘶哑而无力,仿佛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一般,带着一丝颤抖,“城内已乱,军心涣散,百姓惊恐,便是下令又能如何?又能改变什么?”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城墙上那些惊慌失措的士兵,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苦涩。

这些士兵,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他们曾经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可是如今,面对曹操大军的压境,他们却露出了如此惊恐的神色,这让他如何不痛心?

陶谦的思绪回到了多年前,那时他初到徐州,踌躇满志,一心想要将徐州治理成一方乐土。

他勤政爱民,轻徭薄赋,使得徐州百姓安居乐业,他也因此深受百姓爱戴。

他曾以为,只要他努力,就一定能够保住徐州,保住这片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土地。

可是如今,残酷的现实却给了他狠狠一击,让他明白,在乱世之中,个人的努力是多么的渺小和无力。

“徐州……我的徐州……”陶谦喃喃自语,声音低沉而悲凉。

他伸出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城墙,仿佛在抚摸着自已即将逝去的生命。

这城墙,是他亲手修建的,它曾经是徐州的屏障,保护着徐州的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可是如今,这城墙却即将被曹军攻破,徐州的百姓也将再次面临战乱的蹂躏。

想到这里,陶谦的心就像是被刀绞一般,疼痛难忍。

“主公……”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犹豫和不安。

陶谦没有回头,只是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一行清泪顺着他的脸颊缓缓流下,在风中划出一道凄凉的弧线。

“备战吧……”

城头上,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卷起尘土和落叶,拍打在士兵们冰冷的盔甲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们紧握手中的刀枪,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城外,尽管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他们仍然坚守着自已的岗位,没有丝毫退缩。

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只有凝重和决然,仿佛一尊尊雕塑,矗立在风中,透着一股悲壮的气息。

风中夹杂着曹军战鼓的隆隆声,一下一下地敲击着他们的耳膜,也敲击着他们的心脏。

徐州刺史府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陶谦坐在主位上,脸色阴沉,眉头紧锁,一言不发。

他的面前,站着徐州的文武官员,一个个愁眉不展,噤若寒蝉。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息,仿佛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令人喘不过气来。

“诸位,如今徐州城危在旦夕,可有何良策?”陶谦打破了沉默,声音沙哑而无力。

众人面面相觑,却无人应答。

良久,一个官员站了出来,拱手说道:“主公,如今之计,只有死守待援了。”

“死守待援?”陶谦苦笑一声,“援军何在?夏侯杰按兵不动,其余诸侯作壁上观,我徐州还能指望谁?”

“主公……”另一个官员上前一步,欲言又止。

陶谦摆了摆手,无力地说道:“不必多言,我意已决,死守徐州,与城共存亡!”他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的光芒,“传令下去,将城中所有粮草、兵器全部集中起来,准备死战!”

“诺!”众官员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悲壮。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地,高声喊道:“报!城外……城外……”

曹操端坐于帅帐之中,虎目扫视帐下众将,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弥漫开来。

帐内灯火通明,映照着曹操脸上变幻莫测的光影,更衬托出他此刻的威严与决绝。

他一手紧握着象征权力的令箭,一手轻抚着精心保养的胡须,指节分明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一下一下,如同敲击在众将的心头,更像是敲响了徐州城的丧钟。

“诸位,”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徐州,唾手可得!此战,只许胜,不许败!”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悬挂着的巨幅地图前,目光如炬,紧盯着徐州城的位置。

“陶谦老儿,已是强弩之末,不足为惧!如今城内人心惶惶,军心涣散,正是我们一举拿下徐州的大好时机!”他伸出右手,食指重重地戳在地图上徐州城的位置,仿佛要将整座城池都戳穿一般。

“明日一早,全军出击,务必一鼓作气,攻破徐州!”

帐下众将闻言,齐声应道:“诺!”声音震耳欲聋,充满了斗志和杀气。

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传令下去,今晚犒赏三军,明日破城之后,准许将士们三日自由行动!”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更加热烈,众将士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对于他们这些刀口舔血的士兵来说,没有什么比攻破城池后的自由行动更具吸引力了。

夜幕降临,徐州城内却灯火通明,如同白昼。

街道上,原本惊慌失措的百姓们渐渐平静下来,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议着如何保卫自已的家园。

恐惧的情绪依然弥漫在空气中,但更多的是一种同仇敌忾的决心。

“乡亲们,徐州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被曹军摧毁!”一个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站在人群中央,高声说道。

他的声音虽然苍老无力,但却充满了坚定和力量,仿佛一颗火种,点燃了百姓们心中的希望。

“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一个年轻力壮的汉子站了出来,挥舞着手中的锄头,大声附和道。

“就算我们不是曹军的对手,也要和他们拼了!”

“拼了!拼了!”人群中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呼喊声,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决然。

他们虽然害怕,但他们更清楚,如果徐州城破,他们的家园将被摧毁,他们的亲人将遭受涂炭。

为了保护自已所珍爱的一切,他们愿意付出一切,哪怕是生命。

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将家中所有能用的工具都拿了出来,锄头、镰刀、木棍,甚至菜刀,都成了他们手中的武器。

他们开始修补城墙,搬运石块,准备与曹军决一死战。

他们的动作虽然笨拙,但却充满了力量,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家园的热爱和对敌人的仇恨。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但更多的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决心。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