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世界工业之巅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退出市场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世界工业之巅
作者:
二磕
本章字数:
4080
更新时间:
2025-06-07

但这其实并不是日产这家公司第一次减少工厂产能,在近几年,该公司已经关停了三个位于大夏联邦的生产基地,在大夏联邦的产能从巅峰期的150万辆,已经降到了只有几十万辆。

但就算是这样,也有日产的高管在霓虹岛国的媒体采访中表示:“我们正在考虑是不是要再关掉一些海外工厂,这样做可以节省资金,投资我们霓虹岛国本土市场。

是的,大家应该知道,大夏联邦的生产成本非常高,并且大夏联邦没有那么多优秀的人才可以进入工厂生产,那里的年轻人更加愿意当明星网红,希望一夜暴富,没有我们霓虹岛本土青年这样踏实肯干。

我们日产株式会社将转移业务发展重心……”

虽然在销量上,日产汽车在大夏联邦本土的销售数据是每年下滑至少15个百分点,甚至去年有个别月份的同比去年销售数据,下滑到了超过20%的离谱程度。

但这并不妨碍日产公司高管层一边吐槽大夏联邦本土营商环境差,一边关停工厂的动作。

只不过这些高管层或许忽略了现在这个世界早已经不是讯息闭塞的上世纪,他们的言论在当天说出口,被霓虹岛国的媒体发布出来之后,几分钟之后就会被人翻译成大夏联邦的文字,发布在大夏联邦本土社交平台上面。

那评论区简直就不能看,各种阴阳怪气,问候其先人的评论,总是能够绕过平台屏蔽规则,让网友们看个清楚明白。

不过,因为竞争不赢大夏联邦本土企业,而选择退出大夏联邦本土市场,关停或转卖工厂的外资企业,并不止日产这一家。

在霓虹岛国有着不小名声的三菱汽车,因无法适应大夏联邦市场在电动化转型方面的速度和效率,宣布全面退出大夏联邦市场,并将长沙工厂转交给广汽埃安用于新能源生产。

还有铃木汽车,也因为跟不上新能源转型,技术路线走错等多种原因,从殷历2018年之后,连续五年,每年销量下滑超过30%,比日产跑的还快,扛了几年之后,就彻底退出了大夏联邦市场。

除此之外,还有当初在沿海地区销售火热的雪佛兰,现在的月销量也不足1000辆,也将败退收场。

当然,霓虹岛国的车企并不孤单。

高丽半岛的双龙、道奇、克莱斯勒、菲亚特在这几年都退出了的大夏联邦市场,现在勉强撑着的现代汽车、起亚汽车,月均销量也只有四位数,早已不复当初的畅销狂潮,并且这还是在打出了各种促销、打折活动,将价格压到极低的情况下,勉强搏出来的销量。

随着比雅荻F系列和秦的价格继续暴打低价位,还有其他本土车企的技术下放,万元车的竞争只会更难。

从智能手机的跨越式领先,到汽车产业的跨越式领先,现在大夏联邦动作火热的碳基半导体,更是在“掘墓”,将西方科技这么多年的根基推翻,埋葬到旧时代的故堆里面。

有很多西方政治精英和技术出身的顶级企业高层都看懂了其中问题,他们想要阻止大夏联邦的这些动作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但……

他们无法插手大夏联邦本土市场,也因为自己本土企业的产业需要依靠大夏联邦企业太多材料设备和技术授权,也不能太过刻意的处罚限制大夏联邦企业,并且还有下一任选举的竞争。

所以,当法兰西、大不列颠、德国等欧洲国家的首相们对外宣称也会开启碳基半导体的产业革新计划时,他们本土的半导体企业却……只能表面上答应,拿着专项补助基金,但实际上却只能拿着钱,给员工和高管层发补贴。

无法直接发到个人账户,就直接巧立名目,成立碳基半导体相关实验室和科研项目,为这些项目提供极其高额的薪水和各种福利。

然后听着员工和高管的歌功颂德,看着外界企业产业同行的“羡慕嫉妒”,看似胸有成竹的做项目。

实则,一个有用的成果都拿不出来。

也不是这些欧盟的企业不愿意出成果,实在是没有那个实力和能力了。

在不依靠大夏联邦企业供应的材料、设备和授权技术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法自己将产业链的每一环都做出来。

而反观大夏联邦本土,当外资车企退出大夏联邦本土市场之后,也有部分大夏联邦本土自己的车企,也开始倒闭。

或是资金链崩溃,或是销量下滑严重,资方没有信心,又或者是高管层挪用资金,吃里扒外被查出来,导致供应商断供,然后引起连锁反应。

整个市场都在乱斗竞争中,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甚至退场走人,留下一地鸡毛和不知所措的消费者。

前一个月还是新车尊贵用户,能够在4S店免费充电吃饭,一个月之后,4S店倒闭关门歇业,销售微信无法沟通到人,企业售后电话打不通,都并非孤例。

也正是在这种混乱的市场情绪下,更多理智用户在购买汽车的时候,不仅会考量车子本身的质量、功能、外观造型,还会更看重车子厂商的能力。

那种纯靠整合供应链做产品,没有自主技术,并且也没有市值千亿级别的母公司输血的“新势力”,也感觉到自家产品每个礼拜的销量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滑。

为了提升产品竞争力,将销量拉升起来,换取投资者的信心和市场影响力,新势力们一边开始降价卖车,一边开始“频繁”发新产品。

殷历2026年还没过几个月,有些车企就已经从发售2026新款,跳到了2027跨越版新品……

这样做,虽然产品竞争力提升了一点,但购买新款汽车的用户们却是后背疼痛不已。

新车甚至还在排产,下一代明年车型就已经发布了……

混乱的竞争,也让消费者开始举棋不定,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留钱,期待新科汽车的新品。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