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所率的叛军正准备背水战,而在十里之外,脱脱不花带领数万蒙古骑兵在一旁观望,声称将要发起攻击。
朱瞻基面对叛军右翼的挑战,心中明白不能轻信敌人的虚张声势。
随着叛军在翰难河北岸排出战斗阵型,朱瞻基果断下达作战指令。
“铁富安!”
“末将听令!”
“着你带领两万精锐骑兵,严密监视脱脱不花的动向!”
“领命!”
铁富安双手接过了令箭,他知道太孙把大营的安危系于他一身,这份责任沉甸甸的。
“马忠!”
“末将在此!”
“你率领一万骑兵,牵制叛军骑兵的动向。”
“得令!”
马忠接过令箭,心中清楚沼泽地带不利于骑兵作战。
“于详、蓝田!”
“微臣在!”
“末将候命!”
“你们留守主营,同时负责炮兵营的安全!”
“遵旨!”
于谦步前接令,深知守护主营和粮草的重要性,有红夷大炮助阵,即便前线有所闪失,也不至于全线崩溃。
朱瞻基沉着脸,深吸一口气,决然下令:“其余将领,随我冲锋陷阵!”
“领命!”
于谦、王楚吉、吴钛城等将校一齐起身,神色坚定。
帐中,一位辫子头男子静默不语,他是率领一万林中百姓的札合,被朱瞻基任命为神射营的指挥使。
一个时辰后,大军抵达战场,草原上呈现出奇异的景象:两军均为明军,却剑拔弩张,对峙于战场之上。他们凝视着对方身上那些熟悉的盔甲,心中难以置信昨日还是并肩作战的同胞,今日却要兵戎相见。
曾经的挚友,如今却要兵戎相见!
战鼓咚咚作响,预示着即将爆发冲突!
朱瞻基心中满是困惑,无法理解朱高煦的意图,在茫茫草原上自相残杀,不仅羞于启齿,更会导致两败俱伤,让草原上的民族看笑话,甚至如同饿狼般扑咬我们这帮疲惫之师。
他竟真敢挑战!
简直是自寻死路!
朱高煦手举望远镜,审视着敌军阵容,见到侄子朱瞻基的沉睡之态,不禁露出讥讽的笑容,心中满是得意:今日便是朱高煦我攀上顶峰之时,敌军士气低落,又无炮火支援,只需一轮冲锋,便能击溃他们的阵型。
侄儿啊!
今日二叔便教你何为真正的战争!
朱高煦冷笑一声:“长矛兵,出击!”
宋瑛会意,给副将使了个眼色。
副将立刻领会,跃马而出,挥舞着手中的剑,高声指挥:“长矛兵,冲锋!杀!”
长矛兵如同潮水般涌出,高喊着杀入战场。
“杀!”
“冲啊!”
朱高煦再次举起望远镜,不禁露出笑容。
越来越近了!
敌军竟然还未放箭,果真是散沙一盘!
“兄弟,你终于来了!”
“哥哥,我真是太想你了!”
“叔叔,我在这里,你在哪里?”
“狗蛋,你在哪儿?你妻子的信我还带着呢!”
长矛部队冲入敌阵,却意外演变成一场盛大的家庭团聚,士兵们在战火中找到失散的亲人,泪水中相拥而泣。
朱高煦的笑容凝固在脸上,急忙放下手中的望远镜,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眼前的一幕。他的表情变得异常复杂。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惊疑不定地嘟囔,“两军交战,难道就是为了去敌方阵营拥抱一番?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他带着询问的眼神转向宋瑛,怒声质问:“他们究竟在做什么?”
宋瑛沉默不语,直到对面的免战呼声传来,他才稍显释然。
朱高煦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长矛兵竟然临阵倒戈,他恨得咬牙切齿:“他们这是在谋反!”
“弓弩营,出战!”朱高煦下令,但弓弩营的将领们面露难色。
“汉王,算了吧!”他们劝阻道。
“是啊,长矛兵都投降了,这仗打不下去了!”
“汉王,太孙已经宣布免罪,我们就此收兵吧!”
朱高煦越听越怒,正欲拔剑亲自带领骑兵冲锋,宋瑛紧紧抱住他的手臂,苦口婆心地劝道:“汉王,战事已无法继续,他们都是大明的子弟,不能就这样白白丧命于草原之上!”
朱高煦又惊又怒,怒吼着:“放手!你们这是在谋反!”
“汉王,我们这是为了您好!”
“不能再打下去了!”
在众部将的拉扯中,朱高煦未能拔剑,反而一个踉跄从马上跌落,战盔脱落,头发散乱,模样狼狈至极。
“王爷!”
几位将领急忙下马,朱高煦将他们一把推开,终于拔出了剑,准备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叛变。
朱瞻基在战马之上稳如泰山,朱高煦则在几位将领的压制下,气急败坏地挣扎:“我要宰了你!”
“王爷,万万不可!”众将异口同声地劝阻。
朱高煦挣扎中吐血,面红耳赤,怒吼:
“你们敢绑我?快放开!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我朱高煦怎能以这种方式败北!”
这场预谋已久的反叛,竟以他被部下束缚投降告终,如此荒谬的结局,让他觉得仿佛成为了史书中的笑柄。
被束手束脚的朱高煦被带到朱瞻基面前,仍旧一副不屈的姿态,咆哮道:“你给了他们什么好处?”
朱瞻基低头看着他那副愤怒的面孔,轻轻笑道:“二叔,你还未明白你的败因。你以为爷爷在世时是偏袒我吗?”
朱高煦不甘心地反驳:“难道不是?若非老爷子偏心,你不过是个前锋营的小兵!”
朱瞻基字正腔圆地回应:
“若非爷爷庇护,你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早该让你人头落地!你私通瓦剌一事,就足以判你死刑。爷爷始终在保护你,临终前还叮嘱我要饶你一命。二叔,你难道不觉得愧对爷爷吗?”
朱高煦情绪激动,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疯狂地否认:...
“我不信!我不信!老爷子对我好?我不信!”
脱脱不花坚定地宣称:“唯有迎头痛击,方能开辟生存之路!”
秃孛罗急切反驳:“不可鲁莽!明军装备了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若困守营中,一旦炮火降临,后果将无法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