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第919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作者:
顾止
本章字数:
1990
更新时间:
2025-03-02

道。】
  【而太子扶苏每一次对于诸子百家之言的学习,以及一众诸子百家大贤对于太子扶苏的考教。】
  【其实也是秦王嬴政对于未来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新的治国之道的一种了解、探索。】
  【而此前太子扶苏所学过的,以及推陈出新的农家之言、墨家之言、法家之言等等。】
  【在秦王嬴政看来虽然都各有各的优点,但是也都各有各的弊端,并不足以完全作为未来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新的治国道。】
  【所以秦王嬴政也是依然默默在寻找未来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的新的治国之道。】
  【而秦王嬴政原本对于儒家之言,是不怎么抱有希望的。】
  【毕竟秦国以往一直都是以法家之言治国,对于与法家之言相对立的儒家之言,即便是秦王嬴政也不可避免地先天性带有一定的不喜。】
  【再加上儒家之言所提倡的周礼、仁政、王道等等,对于秦国现在扫平六国、统一天下更是堪称无有用处,那就更加令秦王嬴政不喜了。】
  【而前面太子扶苏与淳于越争论的“周礼”,以及孟子所提倡的仁政、王道。】
  【一个属于过去失败的治理之道,另一个属于不合时宜的治理之道。】
  【这更是加深了秦王嬴政对于儒家之言治国无用的刻板印象。】
  【结果万万没想到,太子扶苏在学习完如今荀子的思想之言后,推陈出新,领悟出“霸王道杂之”这样的治国之道。】
  【虽然“霸王道杂之”这样的治国之道,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法家思想,但是并没有动摇秦国过往以法治国的核心。】
  【同时,只采用儒家的道德教化,而不将儒家作为实际的治国方略,也很好地避免了儒家空谈、复古、不务实的弊端。】
  【最终通过以法为核,以儒为表,外儒内法,霸王道杂之的方式,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以及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
  【可以说,在听完太子扶苏所说的“霸王道杂之”这个治国方略之后。】
  【秦王嬴政对于未来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应当要如何治理那个新的天下,心中也是大致有了明确的方向。】
  【甚至他可以从现在就开始为之做准备,然后等秦国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便平稳、和谐地将秦国的治国之道。】
  【从现在的鲸吞天下,以及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过渡转变成霸王道杂之。】
  【另一旁,李斯听到秦王嬴政对于太子扶苏所说的“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的大声喝彩时,也是嘴唇微动,但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
  【毕竟,虽然太子扶苏所提出来的“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家的地位。】
  【但是,好歹法家在秦国的核心地位并没有被动摇,依然还是和以前考教太子扶苏法家之言时,太子扶苏说的那样:“法家,国之根基也”。】
  【再加上,作为秦王嬴政的心腹重臣,以及教导太子扶苏法家之言的师长。】
  【李斯对于秦国未来发展方向的了解,几乎可以说是仅只在秦王嬴政之下。】
  【所以在很早之前,李斯心中便意识到,等秦国未来扫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法家必然会迎来一定程度上的削弱。】
  【这是很难以改变的事情,除非他能够在当前的法家治国之道上,推陈出新,为秦王,为秦国找到一条新的,更加合适的治国之道。】
  【不过,虽然李斯有预料到法家可能会迎来一定程度上的削弱,但是却没有预料到在法家被削弱之后,有可能迎来一定程度上加强的百家学派会是儒家学派!】
  【毕竟李斯原本以为在法家被削弱之后,有可能迎来一定程度上加强的百家学派会是农家学派,又或者是墨家学派。】
  【毕竟,不管是农家学派,还是墨家学派的治国思想之言里面,都有治下安民、仁政治国之道。】
  【不过好在,虽然迎来一定程度上加强的是儒家学派。】
  【但却是儒家学派里面他先师荀子所在的,提倡礼法并重的孙氏之儒一派,而不是孟氏之儒一派,或其他儒家学派。】
  【因为相对于儒家内部的其他学派而言,孙氏之儒和法家之间倒并不是什么极端对立的学派,反而是非常亲近的一个学派。】
  【甚至说句不太好听的,孙氏之儒其实就是在法家和儒家两者之间折中的一个学派。】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孙氏之儒是儒家学派,也可以说孙氏之儒是法家学派。】
  【反正作为孙氏之儒一派的学子,基本都是学贯儒法两家的。】
  【只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孙氏之儒一派的学子都习惯呆在儒家圈子里面。】
  【不过如果儒家圈子不太好混的话,那么孙氏之儒一派的学子便有可能会悄悄溜到法家圈子里面,假装自己是一个纯正的法家子弟。】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