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路

第2章 金銮砂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风云路
作者:
红尘醉道人
本章字数:
2240
更新时间:
2025-03-06

#### **第一幕 终南丹厄**

元和七年秋,终南山紫阁峰白雾如瘴。程元振攀上悬空栈道,见废弃丹炉旁散落九鼎碎片,炉灰中混着金屑与婴孩乳牙。炼丹童尸横陈溪畔,掌心攥着半焦符纸:"取朔方节度使李光颜心头血三合,合药成..."

突闻金铁交鸣,程元振藏身石龛。一队神策军押送铁笼上山,笼中囚徒竟是淮西降将李愬!其琵琶骨被铁钩穿透,血滴落处,岩缝间钻出赤色藤蔓,花苞形如缩微玉玺。

"此乃九鼎砂所化的金銮花!"随行方士狂笑,"以名将血肉饲之,可炼长生砂..."话音未落,李愬暴起扯断铁钩,钩尖首刺方士咽喉。血溅丹炉,炉内青烟突化龙形,整座山崖应声崩塌!

---

#### **第二幕 淮西鬼帜**

程元振救出李愬时,淮西战场己飘起吴元济的玉玺旗。夜袭洄曲粮仓,见运粮车辙深印下埋着青铜鼎足,足底阴刻"元和二年将作监造"。劈开粮袋,流出的不是粟米而是丹砂,砂中混着吐蕃密宗符咒!

"看旗面纹路!"李愬撕下半幅军旗,就着月光透视——旗纱夹层竟绣着长安城防图!更骇人者,吴元济大纛顶端金冠,分明是九鼎缺失的"豫州鼎"耳!

五更袭营,程元振单骑突入中军帐。吴元济榻前屏风绘着《韩熙载夜宴图》,指尖轻触,画中乐伎突然转头——其面容竟是贞元年间溺毙的太子侍读!屏风轰然倒塌,露出暗室三百尊陶俑,俑心皆嵌带血鼎片。

---

#### **第三幕 蓬莱古舟**

元和八年元月,程元振追踪丹砂船至登州。夜雾中,蓬莱阁畔浮出巨舰残骸,桅杆挂满人骨风铃。潜水卒禀报:"舱底堆满鎏金头骨,天灵盖皆刻节度使姓名!"

突遇海市蜃楼,幻象中现出宪宗御舟。宦官抬出九鼎形丹炉,炉内沸腾的竟是程弘亮骨灰!程元振引弓射幻象,箭矢穿透虚影钉在礁石上——石缝间卡着半枚鱼符,内侧錾"内侍省监九鼎司"!

飓风夜,程元振绑满金銮花突袭敌船。花遇血腥即爆燃,火光照见敌酋真容——竟是元和五年"斩首"的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其脖颈拼接痕迹处,赫然露出程府陌刀的十字斩纹!

---

#### **第西幕 太极血晷**

程元振被铁链锁在太极宫金銮殿时,丹墀己改成巨型日晷。宪宗披发跣足,以程弘亮佩剑划破掌心,血滴在晷针上投影出"未时三刻"。

"九鼎砂成时,朕便是万世永昌的真龙!"宪宗癫狂大笑。殿柱蟠龙突然睁眼,龙口中吐出三百枚鼎片,片片嵌进程元振骨肉。李愬率死士破窗而入,砍断的蟠龙须竟化金蛇缠住宪宗。

程元振挣断铁链,将浑身鼎片撞向丹炉。爆炸瞬间,他看见父亲幻影握住晷针逆转时光——光德殿大火重燃,玉玺在烈焰中化为《禹贡》山河图。

烟散时,宪宗蜷缩如婴,白发间缀满金銮花。程元振拾起半焦的《九鼎注疏》,末页浮出程弘亮血书:"安西军三万魂,铸鼎不如铸铁骨..."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