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膳厨娘闯现代:小店逆袭记

一百二十八章 豆腐料理

加入书架
书名:
御膳厨娘闯现代:小店逆袭记
作者:
月球少女
本章字数:
4466
更新时间:
2025-05-05

苏棠听到"豆腐"二字,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她曾用最简单的豆腐做出过无数令人惊艳的菜肴,这看似普通的食材,恰恰是她最擅长的领域之一。

主持人谢飞补充道:"请注意,本轮比赛要求选手在2小时内完成一道豆腐料理。

评委将根据技法纯熟度、味道层次和食材本味的保留程度进行评分。"

大屏幕上开始倒计时,所有选手迅速行动起来。

苏棠不慌不忙地走向食材区,指尖轻轻拂过各种豆腐——嫩豆腐、老豆腐、冻豆腐、油豆腐...她每一样都仔细检查,最终挑选了几块质地均匀的老豆腐和一块散发着豆香的嫩豆腐。

"姐姐在做什么呀?"苏果踮着脚张望。

程今安目光专注:"她在感受豆腐的质地。好厨师首先要了解食材。"

与此同时,张泽宇己经大刀阔斧地开始切豆腐,动作粗犷却精准。

周青则则取出一套特制的刀具,小心翼翼地处理着手中的豆腐块。

弹幕又开始刷屏:

【张主厨这刀工绝了!豆腐切得像纸一样薄!】

【周公子用的是祖传的御厨刀吧?太讲究了!】

【苏棠怎么还在慢悠悠的?急死我了!】

苏棠确实不紧不慢。

她先将老豆腐切成均匀的方块,放入盐水中浸泡。

接着取出一块嫩豆腐,用勺子轻轻挖出中心部分,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的珍宝。

"姐姐为什么要把豆腐泡在盐水里呀?"苏果趴在栏杆上,小脸写满好奇。

程今安俯身解释:"这是在让豆腐排出多余水分,等下煎的时候才能外酥里嫩。"他目光追随着苏棠灵巧的双手,"不过...她加的盐量似乎比常规少三分之一。"

评委席上,安德烈主厨正与林国栋低声交谈:"那个7号选手的刀法很特别,切豆腐时用的是推刀不是拉刀。"

"这是古法。"顾明渊突然插话,苍老的手指轻叩桌面,"明代《饮膳正要》记载过,'切豆腐如抚琴,推则韵长,拉则音短'。"

赛场上,张泽宇的冷笑声格外刺耳:"装神弄鬼。"他故意提高音量对助手说,"现在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来比赛了,连个正经师承都没有。"

苏棠头也不抬,指尖在豆腐表面轻轻:"张主厨,您知道为什么顶级豆腐要用虎跑泉水吗?"

不等对方回答,她自问自答:"因为水质软硬度会影响蛋白质结构,就像做人,太硬易折,太软难立。"

周青则闻言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他正在处理的豆腐块薄如蝉翼,对着灯光能看见细密的纹理。

"苏小姐对水质很有研究?"

"略懂。"苏棠将浸泡好的豆腐块取出,用棉布轻轻包裹,"我祖父常说,做豆腐如养性,急不得也慢不得。"

时间过去半小时,厨房里开始飘散各种香气。

张泽宇的第一道豆腐己经出锅,他将煎豆腐命名为 「琥珀鎏金赋」,豆腐表面经高温煎制形成的焦糖脆壳,在灯光下泛着蜜糖光泽,

淋上的特制酱汁如鎏金点缀,在摆盘时勾勒出磅礴的纹路,既展现刀工与火候的精准,又暗含中式美学中 “墨分五色” 的意境。

「看起来确实不错耶。」

「临海仙的大厨还是有些本事的。」

在张泽宇自信的笑容中,顾明渊老先生率先执起筷子,轻轻拨开豆腐表面的脆壳。

琥珀色的脆皮应声裂开,露出内里雪白的豆腐瓤。"火候把握得不错,"他微微颔首,"脆壳厚度均匀,色泽把控精准。"

安德烈主厨迫不及待地切下一块品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Incroyable!(太不可思议了!)"他用餐巾优雅地擦了擦嘴角,

"酱汁中黑松露与陈皮的比例堪称完美,特别是最后那一丝桂花蜜的回甘,让整体风味层次更加丰富。"

林国栋大师仔细端详着盘中酱汁勾勒的纹路:"这'墨分五色'的意境确实难得,酱汁浓淡相宜,勾勒出的山水纹路颇有宋画神韵。"

他难得露出赞许的神色。

周清志评委用银针轻触豆腐表面,发出清脆的声响:"外酥里嫩做得恰到好处。特别是这层脆壳,既保持了酥脆口感,又没有掩盖豆腐本身的豆香。"

陈晓卿导演从艺术角度给出了高度评价:"这道菜的视觉呈现极具冲击力。酱汁的流动感与豆腐的方正形成巧妙对比,暗合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最终评分揭晓

大屏幕上依次亮出分数:

顾明渊:8.2分(传统技法扣分)

安德烈:8.7分(创意加分)

林国栋:8.0分(严格标准)

周清志:8.3分(平衡考量)

陈晓卿:9.0分(艺术性满分)

"张泽宇选手最终得分:8.5分!"主持人高声宣布,"目前暂列第三位!"

这个结果让张泽宇脸色阴晴不定。他瞥了眼苏棠的方向,发现她正专注地处理着豆腐,对他的成绩似乎毫不在意。

安道淮在VIP席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个分数己经超出他的预期。

微博上立刻掀起热议:

#张泽宇8.5分# 迅速登上热搜

[热评]@美食侦探:"这个分数很客观了,酱汁确实惊艳,但豆腐本身处理得不够完美"

首播间弹幕刷屏:

【这分数给得合理】

【林大师还是一如既往严格】

【陈导被酱汁的艺术性征服了啊】

周青则的第一道料理这时也己经完成,他将乌木食盒缓缓掀开,白雾裹挟着醇厚鲜香漫溢而出。十二枚豆腐丸子宛如羊脂玉珠,错落摆放在鎏金云纹食碟中,

每颗丸子顶端都点缀着半粒胭脂色的枸杞,恰似晨露坠于红梅。丸子底部垫着翠色可人的嫩豌豆苗,蜿蜒舒展的茎叶间,几粒金箔碎屑若隐若现。

“请品尝,这道菜名为「玉珠琼浆引」”

这道菜周青则用豆腐做成丸子的莹润、外酥如珠玉的形态,再将醇厚汤汁与豆腐本味巧妙融合。

每颗丸子都经捶打、低温慢炸,外酥层薄如蝉翼,内馅却饱含由鱼骨、老鸡的高汤精华,搭配的秘制蘸料更是点睛之笔,用二十三种香料调配而成,与豆腐的豆香、汤汁的鲜美相互呼应。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