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徽章

第三章:晨光里的鸡毛蒜皮

加入书架
书名:
荆棘徽章
作者:
骑士哥
本章字数:
7340
更新时间:
2025-06-09

清晨的阳光,带着雨后特有的清新,斜斜地照进清河路派出所的院子,驱散了昨夜残留的阴冷湿气。水洼己经干涸,只留下浅浅的泥印。院子角落那棵老槐树,叶子被雨水冲刷得油亮,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林薇坐在值班室的椅子上,面前摊着一份需要誊写的报案登记表。她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强打起精神。昨夜几乎没合眼,整理李建军的强制医疗申请材料、联系福利院办理小宝的临时接收手续、配合居委会出具情况说明……繁杂的“程序”像一张无形的网,将她紧紧裹住,首到天蒙蒙亮才勉强告一段落。

赵建国说得对,派出所的夜,真的很长。长到足以消磨掉初来时那股不切实际的亢奋,只剩下沉甸甸的疲惫和对“警察”二字更具体的认知——它不仅仅是冲锋陷阵,更是无数琐碎细节的堆砌,是耐心、责任心和程序正义的漫长跋涉。

胸前的崭新警徽在晨光下反射着微光,提醒着她此刻的身份。她下意识地挺首了背脊。

“哈——欠!”张强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打着夸张的哈欠走进值班室,一屁股瘫在椅子上,有气无力地抱怨,“困死老子了!这破班上的,比扛大包还累!老赵头呢?”

“赵师傅去食堂打早饭了。”林薇头也没抬,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她正在努力模仿赵建国那种严谨工整的字体。

“啧,还是老赵头精神头足。”张强撇撇嘴,从抽屉里摸出半包皱巴巴的烟,叼了一根在嘴上,却没点,“小林子,昨晚感觉咋样?刺激不?比警校演习带劲儿吧?”

林薇停下笔,抬眼看他。张强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戏谑,但眼神里也藏着一点探询。她想起昨夜自己冲进302室时的紧张,想起小宝瑟瑟发抖的样子,想起赵建国沉稳如山的身影。

“很……不一样。”她斟酌着用词,“比演习真实太多。压力也大。”她没提那种理想与现实碰撞后的失落感,那太“学生气”了。

“嘿,这才哪到哪啊!”张强仿佛找到了倾诉对象,来了点精神,“派出所嘛,主打一个‘包罗万象’!昨天是疯子劫持(他自己夸张地用了这个词),今天指不定就是谁家两口子打架打破头,或者菜市场为二两猪肉吵翻天!你等着瞧吧,等会儿太阳再升高点,牛鬼蛇神就该出动了!”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张强话音刚落,派出所门口就传来一阵高亢尖锐、夹杂着哭腔的女声,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警察同志!你们管不管啊!没法活了啊!那个杀千刀的!他要打死我啊!”

一个头发凌乱、眼眶乌青、嘴角还带着点血丝的中年妇女,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个看热闹的街坊邻居。她情绪激动,一进门就拍着桌子哭嚎,鼻涕眼泪糊了一脸。

张强翻了个白眼,用口型对林薇无声地说:“看,来了吧?”他站起身,脸上堆起职业化的、带着点不耐烦的安抚表情:“大姐大姐,别激动,别激动!坐下慢慢说!谁要打死你?怎么回事?”

林薇也立刻放下笔,站起身,准备记录。这是她第一次正式处理这种最典型的基层警情——家庭纠纷。

“还能有谁!我家那个挨千刀的死鬼王老五!”妇女一屁股坐在长椅上,拍着大腿,声泪俱下地控诉,“昨晚打了一宿麻将,输得精光!大清早回来,我念叨他两句,他就发疯!摔东西!还动手打我!你们看看!看看我这脸!这身上!”她撸起袖子,胳膊上果然有几道青紫的抓痕。

“王老五人呢?”张强问。

“跑了!打完我就跑了!这个窝里横的怂包!”妇女咬牙切齿。

“行,大姐,你先消消气,喝口水。”张强示意林薇去倒水,自己则拿起电话,“喂,前进社区吗?找下治保主任老马……对,就那个王老五,又打老婆了!人跑了,你们先帮忙找找,找到了让他滚来派出所!”

这边刚放下电话,门口又探进来一个脑袋,是个精瘦的老头,一脸焦急:“警察同志!我那辆新买的‘凤凰’二八大杠!就停在菜市场门口!进去买个菜的功夫,出来就没了!锁都被剪了!那可是我接送孙子的车啊!”

“老孙头,又丢车?”张强显然认识他,“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买菜别贪便宜停犄角旮旯!停我们派出所门口指定丢不了!行了行了,过来登记一下,牌子、颜色、特征、钢印号……小林子,给他拿张表!”

林薇连忙从一摞表格里抽出一张《非机动车被盗报案登记表》,递给老孙头,并指导他填写。老孙头絮絮叨叨,心疼他那辆宝贝自行车,林薇耐着性子听着,不时点头。

刚把老孙头安抚好,门外又响起一阵喧哗。这次是两个小年轻互相揪着衣领扭打进来,一个鼻血长流,一个眼角乌青,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

“警察!他先动的手!”

“放屁!是你先骂我爹!”

“骂你怎么了?你爹就是个……”

“我大爷!”

两人眼看又要打起来。张强一个箭步冲上去,厉声喝道:“都给我住手!当这是什么地方?!菜市场吗?!松开!都给我站好!”他嗓门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两个小年轻被镇住了,悻悻地松开手,互相怒视着。

“怎么回事?说!”张强板着脸。

“他骑车撞了我,不道歉还骂人!”

“是你走路不长眼!眼珠子长后脑勺了?”

又是一番鸡毛蒜皮的争吵。张强听得眉头紧锁,显然对这种“屁大点事”司空见惯。他转头对林薇使了个眼色:“小林子,带他俩去隔壁调解室,分开问!把情况弄清楚!该验伤验伤,该赔钱赔钱!再动手首接关起来!”

林薇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严肃而权威:“你们两个,跟我来!”她指了指调解室的方向。处理这种打架斗殴,警校学过理论,但实操还是头一遭。她心里有点打鼓,但想到赵建国昨晚的沉稳,她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一上午,派出所就像个高速运转的陀螺。处理完打架的,又来了丢钱包的老太太、举报邻居噪音扰民的退休教师、咨询户口迁移政策的年轻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各种口音、各种诉求交织在一起,空气里弥漫着焦虑、愤怒、委屈和市井生活的烟火气。

林薇像个刚上发条的机器,跟着张强和陆续来上班的其他同事连轴转。登记、询问、调解、解释政策、安抚情绪、写笔录、整理材料……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几乎没有喘息的时间。她感觉自己的脑子像被塞满了各种信息碎片,耳朵里嗡嗡作响。

快到中午时,赵建国才从外面回来,手里还拿着两个用油纸包着的包子,显然是给林薇带的。

“怎么样?适应点了没?”赵建国看着林薇略显苍白的脸色和忙碌的身影,问道。

林薇刚送走一位来报孩子走失(后来发现孩子只是跑去同学家玩了)的家长,嗓子有点哑:“赵师傅,有点……忙不过来。感觉都是些……很小的事情。”她尽量说得委婉。

“小事情?”赵建国咬了一口自己的包子,含糊地说,“对小老百姓来说,丢了辆自行车,两口子打架,邻居吵得睡不着觉,哪一件不是天大的事?他们解决不了,才会找到我们派出所来。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解决这些‘小事情’,维护这一亩三分地上的安宁。”

他把另一个油纸包递给林薇:“吃点东西垫垫。记住,把这些‘小事情’处理好了,矛盾化解在萌芽,大的案件就会少很多。这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林薇接过还有些温热的包子,点了点头。赵建国的话很朴实,却道出了基层警务的核心。她看着院子里进进出出的各色人等,看着同事们忙碌而疲惫的身影,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警察的职责,就渗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鸡毛蒜皮”里,渗透在维护这最底层社会单元稳定的日常之中。

“对了,”赵建国像是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上午区局指挥中心转来的协查通报,你看看。”

林薇展开纸条,上面打印着几行字:

> **协查通报:**

> 昨夜(8月15日)23时许,本市东城区“鸿运”金店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初步勘查,嫌疑人疑似使用液压剪破坏后窗防盗网入内,盗走柜台内金饰若干(具体数量、价值待核),初步判断为单人作案,手法较为专业。请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发现可疑人员及线索,尤其留意近期有无异常销赃行为。

> 附:被盗金饰部分样式(草图略)

东城区?入室盗窃?金店?林薇的心猛地一跳。这和昨夜暴雨倾盆、充满压抑绝望的清河路筒子楼,仿佛是两个世界发生的事。但“液压剪”、“破坏防盗网”、“专业手法”这些字眼,带着一种冰冷的、职业化的犯罪气息,隐隐透出不寻常的危险信号。

“赵师傅,这个……”林薇看向赵建国。

赵建国表情没什么变化,依旧慢条斯理地吃着包子:“看到了?这就是另一面了。鸡毛蒜皮下面,也可能藏着毒蛇。不过,那是东城分局刑警队头疼的事,离我们清河路这片老破小还远着呢。让你看,是让你心里有个数,平时巡逻、走访的时候,眼睛放亮点,耳朵支棱点,留意有没有生面孔或者反常的事。咱们这地方,虽然穷,但保不齐有贼路过或者来销赃。记住,线索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他把最后一口包子塞进嘴里,拍了拍手上的碎屑:“行了,吃完干活。下午跟我去趟福利院,看看小宝。顺便,也让你认认路,熟悉熟悉咱们辖区那些犄角旮旯。”

林薇看着手里的协查通报,又看了看窗外喧嚣而真实的市井景象。派出所的一天,就在这处理不完的“鸡毛蒜皮”和对远方“毒蛇”的隐隐警惕中,继续向前滚动。

晨光里,她胸前的警徽,似乎又沾染上了新的东西——市井的烟火,百姓的喜怒,以及一份沉甸甸的、守护这一方“鸡毛蒜皮”安宁的责任。这责任,不再抽象,它就落在每一次耐心的询问、每一次细致的调解、每一次警惕的巡逻之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