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贡院大门“哐当”一声合拢,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数千名童生被引入各自的号舍,如同被投入了一个巨大的、由青砖与木栅构成的蜂巢。
空气中弥漫着墨香、汗味、新木料的气息,以及一种名为“前途未卜”的沉重压抑感。
号舍狭窄逼仄,仅容一人转身。一张窄板充作桌案,一张矮凳,角落里放着便溺用的瓦罐。
这便是未来三天两夜的天地。
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号舍内更是阴冷潮湿,不少衣衫单薄的寒门士子刚坐下便忍不住打了个哆嗦,搓着手,呵着白气。
开考的铜锣敲响,试卷发下。
沙沙的落笔声渐渐取代了最初的骚动,紧张的气氛如同无形的绳索,勒紧了每个人的心神。
时间在笔尖流淌,腹中也开始空空作响。
午时刚过,第一缕奇异的香气,便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贡院这片沉寂的水域悄然荡开涟漪。
“哗啦——”轻微的撕开油纸的声音,在某个角落响起。
紧接着,是小心翼翼倾倒面饼入碗的轻响。滚烫的热水注入粗陶碗的瞬间——“滋啦”!
一股霸道而温暖的气息猛地爆发开来!
浓郁、醇厚、带着动物油脂的鲜美和多种香料完美融合的复合香气,如同拥有了生命的小兽,蛮横地撞开号舍的隔板,在狭窄的过道里、在低矮的号舍间、在无数士子翕动的鼻翼下,肆意奔涌、弥漫、升腾!
是肉骨汤的厚实基底?是葱姜蒜爆香后的焦香?
是某种陌生却至极的辛香料?还有……
那被热水瞬间激发出的、难以言喻的、属于油炸面饼本身的独特焦香!
这香气是如此强劲、如此温暖、如此……首击灵魂!
距离最近的几个号舍里,埋头答卷的士子猛地一滞,笔尖悬在半空,喉头不由自主地滚动了一下。
他们的目光,不受控制地飘向香气来源的方向。
“咕噜噜……”不知是谁的肚子,在这绝对寂静的环境里,发出了清晰无比的抗议。
那第一个泡面的寒门士子,正是昨日在贡院街口长揖不起的白发老童生。
他双手捧着粗陶碗,碗壁传来的滚烫温度驱散了指尖的冰冷。
他凑近碗边,深深吸了一口那氤氲的、带着油脂光泽的热气,仿佛吸入了天地间最珍贵的精华。
浑浊的老眼瞬间了。他顾不得烫,小心翼翼地啜饮了一口浓汤。
滚烫!鲜香!醇厚!一股难以形容的暖流,如同奔腾的热泉,从喉咙一路冲入冰冷的胃袋,再迅速扩散到西肢百骸!
那冻得发僵的手指,那因紧张而蜷缩的脚趾,仿佛都在这一刻舒展开来。紧接着,他夹起一筷子面条送入口中。
那面条经过热水短暂的浸润,竟还保留着令人惊讶的柔韧与筋道,裹挟着浓郁汤汁,咀嚼间麦香与油香混合着汤底的鲜美在口中炸裂!
“唔……”一声极其压抑、却饱含着极度满足的叹息从他喉间溢出。
疲惫、寒冷、紧张、对未知的恐惧……种种负面情绪,竟被这一碗热气腾腾、香气西溢的“方便面”神奇地冲淡了大半!一股踏实的力量感重新回到了这具衰老的身体里。
“神物……世子爷诚不欺我!此乃雪中送炭,救命之恩啊!”老童生心中默念,眼角,对着安南王府的方向,在心底深深一拜。
如同点燃了燎原的星火,一个接一个的号舍里,开始响起撕开油纸、倾倒面饼、注入热水的声音。
那“滋啦——”的声响和随之爆发的浓郁香气,此起彼伏,竟渐渐连成了一片!
“暖!真暖!”一个年轻的寒门士子捧着碗,低声自语,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冰冷的身体被热汤熨帖,因紧张而抽痛的胃被食物安抚,连带着因难题而焦躁的头脑也似乎清明了几分。
“这面……竟如此筋道爽滑?这汤……比我家过年炖的肉汤还香浓!”
另一个士子一边狼吞虎咽,一边难以置信地感受着味蕾的冲击。
他之前还担心这“新奇玩意儿”会不会难以下咽,此刻只剩下满心的惊叹与感激。
“果然方便!省时省力,味道竟如此之好!世子大才!王府仁德!”
赞叹声在低低的咀嚼声中传递,虽然不敢高声喧哗,但那发自肺腑的认可,在彼此交换的眼神中清晰可见。
浓郁的、混合着骨汤、辛香料的独特香气,如同一条无形的暖流,在阴冷的贡院号舍间蜿蜒流淌,驱散了寒意,也悄然抚平了许多士子心中的焦虑与惶恐。
那些原本对免费领取的“方便面”嗤之以鼻、坚持自带精致糕饼或冷肉脯的富家子弟,此刻也不禁频频侧目,鼻翼翕动。
看着邻舍寒门士子捧着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面碗大快朵颐,再低头看看自己手中冰冷干硬的点心,一股难以言喻的落差感油然而生。
有人强自镇定,假装不在意;有人则忍不住悄悄咽了咽口水,心中第一次对这“王府方便面”产生了好奇。
负责考场巡查的礼部官员和太医们,自然也嗅到了这弥漫全场的奇异香气。
“这……是何气味?竟如此浓烈?”一位年长的考官皱着眉,循着味道望去,只见不少号舍里的士子正捧着粗碗吃得投入。
随行的太医抽动鼻子,仔细分辨,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回大人,此乃骨汤混合多种温补香辛料之气味,闻之便觉暖意融融,提神醒脑。观士子所食之物,似为油炸面饼,以滚水冲泡汤料而成……如此设计,在考场这般阴冷之地,既能快速果腹,又能驱寒保暖,补充体力,倒是……别出心裁,颇为实用!”太医眼中露出赞赏之色,甚至隐隐觉得这比他们准备的应急姜汤还要管用些。
贡院的高墙,终究挡不住这霸道的香气。
丝丝缕缕的异香,顽强地钻出砖缝,飘过院墙,弥漫在贡院街附近。街边茶楼酒肆的二楼雅座,早己被关心科考或纯粹看热闹的士绅百姓占据。当那奇特的、混合着浓郁肉香和辛香料的味道隐隐传来时,众人纷纷推开窗户,引颈张望。
“嚯!好霸道的香气!从贡院里飘出来的?”
“这就是那‘王府方便面’的味道?隔着高墙都这般浓烈?”
“快看快看!那些领了面的寒门士子,果然都在吃呢!瞧他们那样子,吃得可香了!”
“啧啧,闻着都叫人流口水。这安南王世子,真是做了件大好事啊!”
“可不是!往年府试,总有体弱的寒门士子撑不住,不是冻病就是饿晕。今年有了这热汤热面,怕是能少遭不少罪!”
“王府仁厚,世子聪慧!此物若真能助寒门士子安心应试,选拔出更多真才实学,实乃朝廷之福,社稷之幸!”
“哼,不过是收买人心之举,哗众取宠!”也有不和谐的声音夹杂其中,多来自与王府不睦或立场相左的贵戚子弟。
“收买人心?你倒是也拿出这般‘哗众取宠’的本事,惠及数千寒门试试?站着说话不腰疼!”立刻有人反唇相讥。
“清流”与“贵戚”两派的议论声在茶楼里低低交锋,而贡院内,那温暖奇异的香气,己然成了这场府试最独特、也最深入人心的注脚。
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的味道,更象征着一种来自高位的体恤与力量,无声地支撑着无数寒窗苦读的身影,在命运的考场上,奋笔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