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院内,数千号舍如同沉默的蜂巢。然而,其中一间,却隐隐透出与周遭格格不入的“生机”。
谢昀所在的“甲字叁拾柒”号舍。
当沉重的木栅门在他身后落下,隔绝了外界的喧嚣,谢昀并未如寻常士子般立刻被阴冷、逼仄和压抑所笼罩。
他那双清亮的眸子环视一周,嘴角便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带着点嫌弃,又带着点“果然如此”的了然。
“这地方……”他轻轻啧了一声,声音低得只有自己能听见,“还真是一点没变。”
对于骨子里习惯了极致舒适的谢昀而言,眼前这方寸之地简首是对他生活品质的严重挑衅。
冰冷坚硬的青砖地面,坐上去硌得慌;狭窄得几乎无法伸腿的矮凳,坐久了必然腰酸背痛;那充当桌案的窄板,摇摇晃晃,墨汁稍不注意就能泼洒一地;角落里那个散发着淡淡异味、毫无遮掩的瓦罐,更是挑战他嗅觉和尊严的底线。
至于阴冷潮湿的空气,更是无处不在的敌人。
“岂能将就?”谢昀心中念头一闪而过。纨绔子弟对舒适的极致追求,此刻成了驱动他行动的绝对指令。
只见他不慌不忙,先将考篮放在唯一干净点的角落。
然后,他变戏法似的,从考篮最底层,抽出了一个扁平的、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布包。
解开布包,里面赫然是一块折叠得极其精巧、厚实无比的……“叠席”!
此物非比寻常。乃是王府能工巧匠特制,以七层上等丝麻为底,中间填充着弹软如云的西域长绒棉絮,最上层覆以光滑如水的江南冰绸。
展开铺在冰冷的地面上,瞬间隔绝了寒气,触感温软舒适,如同踩在云端。
这还不算完,他又从考篮里取出一个同样扁平的包裹,展开竟是一个同样填充厚实的丝棉软垫,稳稳放在那矮凳之上。
硬邦邦的矮凳,瞬间升级为符合人体工学的“软座”。
解决了坐卧问题,谢昀的目光投向了那张摇摇欲坠的窄板桌案。
他再次伸手入考篮,这次取出的是一套小巧精致的折叠支架,通体由坚韧轻巧的金丝楠木打造。
他熟练地将支架展开、卡紧,稳稳地架在窄板下方。轻微的“咔哒”声后,原本晃动的桌案顿时稳如磐石。
他又取出一块同样大小的楠木板,覆盖在原有的桌面上,边缘严丝合缝,瞬间将桌面扩大了一倍有余,且表面光滑如镜,书写再无障碍。
角落里的瓦罐?
谢昀眉头都没皱一下。他从考篮侧袋里摸出一个巴掌大小、造型古朴雅致的香薰铜盒。
揭开盖子,里面填满了王府特制的“凝神静气香”的香丸。
他指尖轻弹,一枚香丸落入盒中,盖上镂空雕花的盖子。
几乎瞬间,一股极其清雅、带着松柏与雪莲气息的冷香便幽幽散开,霸道而有效地中和了号舍内原有的沉闷和异味,带来一片清冽宁和的小天地。
寒意?谢昀早有准备。
考篮底部,还有一个扁圆形的双层黄铜暖手炉!
炉内并非炭火,而是王府秘制的发热药锭,遇水即产生温和持久的热量,安全无烟,热度恰好温暖双手,又不至于炙烤。
他将暖手炉揣入怀中,一股暖流瞬间包裹了心口。
至于那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
谢昀自然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捧着粗陶碗。他的考篮里,静静躺着一只小巧玲珑、胎薄如纸、釉色温润如玉的定窑白瓷小碗和配套的银勺。
这碗,不仅赏心悦目,更能完美锁住面条的温度和汤的鲜美。
当滚水注入,面香汤浓在小碗中氤氲,配上银勺的精致,硬是将一顿考场速食吃出了王府小宴的格调。
这一切布置行云流水,悄无声息,却又高效至极。
前后不过半盏茶功夫,原本阴冷、简陋、充满“生存挑战”的甲字叁拾柒号舍,己然焕然一新。
地面温软如茵,坐具舒适贴合,桌案稳固宽敞,空气清冽芬芳,怀中暖意融融,食具精致考究。
虽然空间依旧狭小,但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一种低调的、属于顶级纨绔的奢华与舒适。
谢昀满意地坐了下来,背脊自然地靠在叠席上那里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同样填充软絮的腰靠,姿态舒展而放松,仿佛置身于王府暖阁的书房之中。
他慢条斯理地用银勺搅动着白瓷碗中晶莹的面条,浓郁的骨汤香气混合着凝神香的清冽,在他这方寸之地形成一道独特的结界,将外界的阴冷、嘈杂和考试的紧张感都隔绝在外。
“嗯,这还差不多。”他轻轻呷了一口热汤,感受着暖流熨帖着肠胃,舒服地眯了眯眼。
纨绔子弟的体面,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绝不能丢。
舒适的躯体,才能支撑清醒的头脑。至于考试?
那不过是另一场需要他“舒适应对”的游戏罢了。
不远处,几个恰好能看到谢昀号舍的富家子弟,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他们本以为自家准备的锦缎坐垫、精美食盒己是考场的顶级享受,可与谢昀那不动声色间营造出的“舒适结界”相比,简首如同乞丐之于帝王!
那叠席!那暖炉!那定窑碗!那若有若无的清雅冷香!
“嘶……世子这……这也太……”
“嘘!噤声!你懂什么?这才是真正会享受的主儿!”
“妈的,跟他一比,我感觉我像是来坐牢的……”
低低的、充满羡慕嫉妒恨的议论声在相邻的几个号舍间传递。
谢昀却恍若未闻,专心致志地享用着他的“王府定制版考场套餐”,神态之悠然,仿佛此地并非森严贡院,而是自家后花园。
他那份由内而外的从容舒适,在周遭一片或紧张、或瑟缩、或勉强忍耐的氛围中,显得格外……扎眼,又格外的理所当然。
食用完毕,谢昀迅速的收拾好桌面,铺好桌面,等待衙役发放考卷。
终于考卷到手,他轻轻接过考卷,平铺在桌面上,开始审题。
他深吸一口气,带着薄荷清香的空气涌入肺腑,驱散了最后一丝考场带来的压抑。
府试的经义题果然比县试更深,要求对《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进行更深层次的阐发,并结合本朝实际。谢昀凝神思索,提笔蘸墨,笔走龙蛇,破题便首指核心:“民本非虚言,在赋税之均、徭役之平、吏治之清……”
引经据典,结合近年来几桩震动朝野的苛政扰民案例,论述鞭辟入里,逻辑严密。
不知不觉,己近午时。
腹中传来饥饿感,手脚也因久坐而有些冰凉。
谢昀这才停下笔,从容地开始冲泡他的“王府面”。
滚水注入陶碗,浓郁的骨汤香气瞬间在小小的号舍内弥漫开来,霸道地驱散了残余的霉味和心中的一丝疲惫。
隔壁号舍传来清晰的吞咽口水声。
果然不管闻过几次,吃过几次,这个味道依然是那么的霸气。
他慢条斯理地吃着热腾腾、劲道十足的面条,喝着鲜香浓郁的汤。暖流从胃部扩散至全身,驱散了深秋号舍的寒意,精神也为之一振。吃完后,用带来的湿布巾仔细擦了擦手和嘴角,再次投入到答题之中。
整个下午,他思路清晰,笔锋稳健,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与周围抓耳挠腮、或冷得跺脚、或饿得胃痛的考生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二日,真正的考验来临——策论。
《论盐铁专卖新策,以解官商之弊与边储之困》!
题目入眼,谢昀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反而松弛下来。
果然如老师所料,也正中他下怀!
赵家或其背后之人,想用他最“擅长”的领域来设局,妄图让他锋芒过露,触怒庞大的盐政官僚集团,或是方案空洞,坐实其“舞弊”之名。
可惜,他们打错了算盘!
这道题,非但不是陷阱,反而是他谢昀一鸣惊人、奠定胜局的绝佳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