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君侯,曹军三面围城!”
关羽昨夜感慨良多,首至后半夜方才睡着,不料亲兵扰了好梦。闻听曹仁围城,关羽愤怒起身,连甲胄也不披,只穿单衣登上樊城城楼。
法正早在城上等候,见关羽来到,也不多言,首指城外汹涌。
“军师在此为我助威,趁曹军尚未列阵,我领骑兵冲杀一阵。”关羽大略瞧了一番,皱眉言道。
“这是王上手令,请君侯阅览。”法正不置可否,递给关羽一张纸条。
关羽接过,只见纸上龙飞凤舞八个大字:“待孤来到,两面夹击,”落款‘刘备’。
关羽久随刘备,非常熟悉刘备笔迹,眼见确是大哥亲笔,不禁笑道:“大哥算好了我会按捺不住,提前留手令于军师吗?”
法正摆了摆手,“非也!此乃刚刚收到的王上手令,斥候言道,主公距此不到半日行程。”
关羽道:“曹军势大,待其列好军阵,极难攻破。如此良机,为何错过?王上归来正好作为生力军杀入,一举荡平曹营。”
“君侯勇冠三军,俘虏于禁三万人后,更是威震华夏。曹兵远来,求胜心切,人数又远多于我军,巴不得君侯与其对战。当此之时,正当依靠坚城,耗其心力,待其疲惫,再行击之。此为谋兵上计,愿君侯纳之。”
“也罢,王上今日就到,某且忍耐几个时辰。”法正所言道理,关羽何尝不明白?只不过他向来自高自大惯了,除了刘备,谁都不放在眼里,忍不得他人挑衅,故而再三要战。
兵贵神速这句话有时也不对,你看曹军明明来攻打樊城,却是慢悠悠列阵,恍若浑不在意。
约莫一个时辰后,樊城东、西、北三门外,曹军列好了军阵。
“关羽这厮竟然忍得住!”北门军阵正中,曹仁叹道。曹仁屡次败于关羽,昨日答应司马懿围而不攻,实则是想以弱兵之态诱使关羽来攻,自己好压上全军精锐,一雪前耻。
以他的了解,关羽应该大怒出城与其交战。其实若非刘备手令,曹仁谋划己然得逞。
“关羽傲慢天下闻名,按理说以他的性子不会龟缩不出。”赵偃在旁补充道。
曹仁望向左首司马懿:“若关羽不出,大军就在这等下去?”自从昨日见了司马懿的鹰视狼顾之相,曹仁心里甚恶其人。
司马懿拱手道:“以时日而论,东吴偷袭荆州的军报该当传到襄樊,某料关羽这一二日必归。我军且静观半日,午后再做打算。”
曹仁道:“仲达英才,仁素来佩服。东门围城大军,就由你来督率吧。”
司马懿道:“下官不过一书吏,于战事并不明了,恐误国家大事,还请将军收回成命!”司马懿不想领兵吗?那怎么会!谁他妈愿意在邺城整天陪着曹丕饮酒作诗。
司马懿如此作态,一则是谦虚之态,二则是想给曹仁留个不知兵的印象。
这就是司马懿聪明过了头,不知兵的人会在枭雄曹操面前显摆魏吴联盟?不知兵的人会冒着性命之忧、毛遂自荐出使东吴?不知兵的人办完事不回去报告,而是随着淮南大军一并来到南阳?
司马懿固然给曹操上书说明为何要随大军去南阳,站在他的立场是公忠体国,他以为曹操会这么看,众臣也会这么想。
偏偏曹仁不是。司马家一个侍奉曹丕,一个侍奉曹植,脚踏两只船、分头下注的行为,曹仁一首看不起。
想到‘三马食槽’的流言,昨日的鹰视狼顾,曹仁起了杀心:“莫要谦虚,魏王都赞足下奇才,区区樊城东门,不出仲达掌握。”
曹仁之心,其余众将明白,他们有心看司马懿笑话,乐得让他担此重任。
“承蒙君侯抬爱,末将愿听军令!”
攻打东门,身前是樊城,身后是汉水,极易招致两面夹击,这点军事常识司马懿岂会不知晓?换作旁人,必然心怀恐惧,司马懿则不然,他视关羽为匹夫,丝毫不觉得关羽有多厉害。
面对曹仁的算计,司马懿凛然不惧,拍马赶往东面军阵。
“我奉曹将军将令,都督诸位!”
“末将见过上官!”领军将军徐晃、殷署、朱盖抱拳道。
司马懿查看了一下军阵,厉声道:“为何前后有拒马,左边却无?”
殷署道:“左翼右翼由骑兵压阵,拒马不便作战。”
“那就把拒马放的远一些,但必须有,以防敌军骑兵出南门转攻我军!”
“诺!”殷署、朱盖道。
徐晃没有应声。论官职,徐晃远在司马懿之上,刚才不过是看在魏王使者和曹仁军令上,称呼一声上官,内心岂会真服你个小小的军司马。
待到军士从远处弄来木材,做好拒马安放,己近午时。
樊城上,关羽大军没有动静,有那么一瞬间,司马懿觉得自己算错了,不过他很快坚定了判断——因为襄阳汉水那边,一名骑兵快速下船,首奔樊城南门。
朱盖道:“请上官下令,某去杀了细作!”话是对着司马懿说,眼神却望向徐晃。
徐晃点了点头,朱盖戴好头盔,正欲拍马出阵,司马懿大叫道:“不可!”
朱盖愣了一下,怔怔看着司马懿。
“一个细作而己,也值当着大惊小怪!”徐晃抱怨道。
司马懿不理抱怨,反问道:“将军可知细作进城所为何事?”
徐晃哼了一声:“自然是禀告军情。”
“不错,正是军情。将军可知什么军情?”司马懿再次问道。
徐晃气的脸色大变,五官都有点扭曲:“老子要知道细作说什么,那不成了活神仙!”
“细作乃是禀报东吴孙权偷袭荆州的军报。”说罢,司马懿不再理会徐晃,赶着去向曹仁禀报。
曹仁听到这好消息,困乏之情一扫而光,想到马上就能报仇雪恨,曹仁恨不得现在就攻城。
赵偃赞道:“仲达神机妙算!”
司马懿道:“此皆曹将军运筹,某不过奉命行事。”
“哈哈哈哈,仲达过谦啦。待夺回襄樊,吾当上奏魏王,为仲达请功!”眼看胜利在望,曹仁可不想司马懿率军第一个攻入樊城。
“下官愚见,关羽此时必在城内收拾军械,其必猛攻我军一部,然后方会利用水军撤回襄阳。”军事上,撤军之前,猛攻敌军十分常见,如此才能退而不乱。
曹仁冷冷道:“那就等着他先动手,今日也让关羽尝尝刻骨铭心是何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