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我这就到明朝了!!

第013章 御窑惊变

加入书架
书名:
什么?我这就到明朝了!!
作者:
一出家门
本章字数:
2710
更新时间:
2025-07-07

第十三章 御窑惊变

鎏金蟠龙柱在烛火下流转着冷冽的光晕,林砚的指尖几乎要掐进特制的青花料笔杆里。

御窑厂大殿内,二十西盏羊角宫灯将金砖地面照得锃亮,蟒袍玉带的朝臣们围成半圈,呼吸声都带着考究的克制。

朱祁镇端坐在紫檀嵌玉宝座上,腰间龙纹玉珏随着动作轻撞,发出清越的声响。

"林匠人,开始吧。"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公公拖着长腔,蟒纹补服下的阴鸷目光扫过林砚的工具箱——那里面藏着现代的精密测量仪器,此刻却成了最危险的定时炸弹。

林砚深吸一口气,将狼毫笔尖浸入青花料碗。

改良后的钴料泛着深邃的宝蓝色,那是他用现代化学知识反复调配的成果,含铁量与氧化钴比例精确到毫厘。

笔锋触及素胎的瞬间,时间仿佛凝固。林砚摒弃了传统匠人的中锋用笔,以侧锋带出浓淡变化,缠枝莲纹在瓷胎上舒展如活物。

他的腕力控制着料液的流动,在勾勒花瓣边缘时,刻意模仿现代釉下彩的晕染技法,青料在的胎体上自然洇开,形成层次分明的渐变。

殿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御史台的老臣们交头接耳,官服上的补子沙沙作响。

异变发生在第七片莲叶即将完成时。捧着瓷泥的小太监突然踉跄倒地,木盘里的泥浆如恶兽扑向案几。

林砚几乎是本能地扯过湿布,在泥浆溅落的刹那盖住瓷胎。

"当啷"一声脆响,瓷盘碎裂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刺耳。

"大胆狗奴才!"王公公尖啸着甩动拂尘,蟒纹补服下的金丝暗纹在烛光中扭曲如蛇,"御窑珍品毁于一旦,拖下去杖毙!"

小太监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上,血珠顺着砖缝蜿蜒,却死死盯着林砚手中微微起伏的湿布。

林砚掀开湿布的动作慢得如同电影慢镜头。

瓷胎上零星分布着泥浆斑点,却奇迹般地保住了大部分纹饰。

他忽然想起现代艺术中的"偶发美学",指尖触到腰间藏着的《天工开物》残页,心中猛地一动。"

启禀太子殿下,"他举起瓷胎转身,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草民斗胆,请将此泥用作点睛之笔。"

不等众人反应,林砚己将泥浆抹在瓷胎空白处。

竹刀在他手中化作神笔,三两下便刻出山峦轮廓,青花料点染的苔痕与泥浆的肌理浑然天成。

当最后一笔完成时,原本规整的缠枝莲纹竟化作水墨山水间的灵韵,传统纹样与现代结构在此刻奇妙融合。

朱祁镇猛地起身,龙袍扫过青玉案几。

他接过瓷器时,指尖在山水纹理处轻轻,眼中迸发的光彩比案头的夜明珠更亮:"此器既有宣德青花之雄浑,又含千古未有的新意,当为镇宫之宝!"

满殿朝臣轰然跪倒,赞颂声中,林砚瞥见王公公袖中紧握的护指泛着冷光——那上面淬过的蛇毒,本是为他准备的。

入窑烧制的十二个时辰里,林砚寸步不离煤窑。

改良后的鼓风装置发出规律的轰鸣,他每隔半个时辰便用自制的测温锥测量火候,将现代热工知识化作古法窑火的掌控术。

当窑门开启的刹那,柔和的光晕中,那件劫后余生的瓷器流转着不可思议的美:青花如江南烟雨,泥浆似塞外云山,传统与创新在1300度的烈焰中涅槃重生。

"此乃天赐神作!"

礼部尚书的象牙笏板几乎要叩碎金砖,"老臣乞请将此器载入《宣德窑谱》,永传后世!"

朱祁镇亲手将鎏金腰牌挂在林砚颈间,温热的吐息拂过耳畔:"从今日起,你便是朕的御用窑官。"

而在欢呼的声浪背后,林砚与王公公的目光在空中相撞,如两把淬毒的匕首——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