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的秋雾裹着松针香漫进修械所,张长风蹲在火药库前,手指无意识地抠着青砖缝。库房里只剩半袋黑火药,袋口结着蛛网,像块褪了色的伤疤。王师傅的铁锤"当啷"一声砸在门框上:"小张,三连今儿个要打靶,就剩五发子弹!"
"团长让我去团部。"张长风把笔记本塞进工装口袋,"说是旅部发了电报,说国民党在晋中设了关卡,所有火药运输队都被扣了。"
王师傅的老烟杆"啪"地掉在地上:"那咱连过年都过不安生!上个月打靶用的是复装弹,这回连复装都没材料......"
张长风的脚步顿住。他想起三天前在靶场,战士小栓子用最后一发子弹打靶,子弹卡在枪管里,差点炸膛。李云龙当时攥着枪管,指节发白:"这要是在战场上,老子连敌人影子都看不见!"
张长风站在修械所的院子里,望着远处的山峦,眉头紧锁。火药短缺的问题己经迫在眉睫,这关系到整个独立团的战斗力。他知道,必须尽快找到解决办法。
回到工棚,张长风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数据和配方。他开始仔细研究火药的成分和制作工艺。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石、硫磺和木炭,比例是关键。他记得在《天工开物》中看到过相关的记载,但具体的比例还需要进一步试验。
"王师傅,"张长风叫来老铁匠,"咱们得自己造火药了。"
王师傅瞪大了眼睛:"自己造?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可是要出人命的!"
张长风点了点头:"我知道风险很大,但现在没有别的办法。我己经研究了一些配方,咱们可以先小批量试验。"
王师傅叹了口气:"行吧,你说咋办就咋办。不过,安全措施一定要做好。"
硝石是制作火药的关键原料之一。张长风知道,在太行山一带,硝石通常存在于土壤和岩石中。他决定带着战士们去附近的山里寻找。
第二天一早,张长风带着几个战士出发了。他们背着工具,沿着山路向山上走去。秋天的太行山,层林尽染,景色如画,但张长风无心欣赏这美景,他的心思全在寻找硝石上。
他们在山里转了一整天,终于在一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一些白色的结晶。张长风小心翼翼地采集了一些样本,带回修械所进行化验。
"这确实是硝石,"张长风兴奋地说,"而且纯度还挺高。"
王师傅也露出了笑容:"太好了,有了硝石,咱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
硫磺是火药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张长风知道,在附近的山里也有硫磺矿,但开采起来比较困难。他决定先尝试从一些天然的硫磺泉中提取硫磺。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在一处硫磺泉附近找到了硫磺。张长风用自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将硫磺采集下来,带回修械所。
"硫磺的问题也解决了,"张长风说,"现在就差木炭了。"
木炭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获取。张长风带着战士们砍伐了一些树木,然后在专门的窑子里烧制木炭。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制作出了足够的木炭。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张长风笑着说。
张长风按照《天工开物》中的记载,开始配制火药。他小心翼翼地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然后用石臼反复研磨,首到混合物变得均匀细腻。
"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张长风说,"比例稍有偏差,火药的性能就会大打折扣。"
经过一番努力,第一批火药终于配制成功。张长风小心翼翼地将火药装入一个小纸筒中,然后递给王师傅。
"王师傅,你试试看。"张长风说。
王师傅接过纸筒,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引线。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纸筒炸开了,威力比他们预想的还要大。
"成功了!"张长风和王师傅兴奋地拥抱在一起。
火药的试验
为了确保火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张长风决定进行一系列的试验。他们在一个空旷的地方搭建了一个试验场,然后开始进行各种测试。
"第一组试验,"张长风说,"我们测试火药的燃烧速度和威力。"
他们将火药装入一个小铁管中,然后点燃引线。随着一声巨响,铁管被炸得粉碎,威力比普通的黑火药要大得多。
"第二组试验,"张长风说,"我们测试火药的稳定性。"
他们将火药放在高温和低温的环境中,观察其变化。经过一系列的测试,他们发现这种火药在各种环境下都非常稳定,性能优越
试验成功后,张长风开始组织大规模生产火药。他们在修械所附近搭建了一个专门的火药作坊,然后开始日夜不停地生产火药。
"王师傅,"张长风说,"我们要抓紧时间,争取早日生产出足够的火药。"
王师傅点了点头:"放心吧,我会尽全力加快进度。"
在张长风和王师傅的带领下,火药作坊的生产效率非常高。短短几天时间,他们就生产出了大量的火药,解决了独立团的燃眉之急。
火药生产出来后,如何安全地运输到前线成了一个大问题。张长风知道,国民党在晋中设了关卡,所有火药运输队都被扣了,必须想办法绕过这些关卡。
"团长,"张长风说,"我有一个主意,我们可以用煤车来运输火药。"
李云龙点了点头:"这倒是个好主意。我们可以把火药藏在煤车里,这样国民党就不容易发现了。"
于是,他们开始组织运输队,将火药装入煤车,然后沿着山路向
前线进发。为了确保安全,张长风还特意安排了战士们在沿途进行
警戒。
"大家小心点,"张长风说,"一定要确保火药的安全。"
经过一番努力,火药终于安全地运到了前线。独立团的战士们看到火药,都兴奋不己。
"有了火药,咱们就不怕小鬼子了!"战士们欢呼雀跃。
火药运到前线后,立即被应用到了战斗中。独立团的战士们用火药制作了大量的手榴弹和炮弹,然后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轰!"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人的阵地上炸开了,敌人被炸得人仰马翻。
"好样的!"李云龙兴奋地喊道,"继续扔,把敌人炸得片甲不留!"
在火药的支持下,独立团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他们在战场上屡屡获胜,打得敌人闻风丧胆。
火药的成功生产,让独立团在太行山上站稳了脚跟。但张长风知道,这个秘密必须严格保密,否则一旦被敌人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王师傅,"张长风说,"火药的生产和运输必须严格保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王师傅点了点头:"放心吧,我会安排专人负责,确保万无一失。"
于是,他们在修械所附近设置了许多岗哨,严禁外人进入。同时,他们还对火药的生产和运输进行了严格的保密措施,确保这个秘密不会泄露出去。
火药的成功生产,只是第一步。张长风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火药的性能。
"王师傅,"张长风说,"我们要继续研究,争取生产出更先进的火药。"
王师傅点了点头:"放心吧,我会继续努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在张长风和王师傅的带领下,独立团的火药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他们不仅生产出了更先进的火药,还研究出了许多新的武器和装备,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火药的危机终于得到了解决,独立团的战斗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张长风和他的战友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战赞歌。
"小张,"李云龙拍了拍张长风的肩膀,"你小子,真是咱独立团的福星!"
张长风笑了笑:"团长,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太行山上,张长风和他的战友们继续战斗着,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