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戟定山河

第11章 戟魂长存

加入书架
书名:
隋戟定山河
作者:
红尘醉道人
本章字数:
2414
更新时间:
2025-04-26

2025年春,洛阳城东的考古工地上,一场暴雨刚过。苏晚晴博士踩着泥泞的土地,弯腰钻进临时搭建的防水棚。三天前,这里出土了一批隋朝的兵器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柄保存完好的青铜戟。

"苏博士,您看这个!"助手小王戴着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捧起青铜戟。阳光透过防水棚的缝隙,在戟刃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们在清理时发现了这个。"

苏晚晴接过放大镜,顺着小王手指的方向看去。在戟柄与戟刃的连接处,刻着几个己经模糊的小字:"骁果军第三营"。

"这是..."苏晚晴的手微微发抖,"这是当年杨广禁卫军的制式装备。"她轻轻翻转戟身,突然在另一侧发现了更重要的线索——一个歪歪扭扭的"楚"字刻痕,明显是后来加刻的。

"立刻联系社科院考古所,我们需要比对黎阳出土的那批兵器!"

三天后,考古队在探方底层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遗迹。那是一处简易的合葬墓,排列着二十余具遗骸。根据骨骼分析,这些人都死于利器伤,且身上有不同程度的旧伤愈合痕迹。

"这些人都是老兵..."苏晚晴蹲在墓坑边缘,声音有些哽咽,"而且都是受过伤的。"

最引人注目的是居中那具遗骸。虽然骨骼己经残缺不全,但仍能看出此人身材高大。他的肋骨上有三处箭伤愈合的痕迹,左臂骨有明显的骨折后畸形。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右手骨紧紧握着一块青铜令牌,上面清晰刻着"楚"字。

"博士!"负责文物清理的小张突然喊道,"我们在墓道里发现了这个!"

那是一块断裂的石碑,碑文记载了这些人的身份:"大业十西年,骁果军第三营将士二十三人,随楚将军守洛阳东门,力战而殁..."

与此同时,终南山下的楚杨村正在筹备一年一度的"归戟节"。这个古老的祭祀活动据传始于唐代,是为了纪念当年追随楚太祖的将士们。

村委会里,七十岁的老支书杨建国正在擦拭祖传的那柄青铜戟。这柄戟在村里供奉了上千年,戟柄上同样刻着"骁果军第三营"的字样。

"老书记,您快看新闻!"大学生村官小李举着手机冲进来,"洛阳挖出咱老祖宗的东西了!"

手机屏幕上,正是考古队发现的那柄青铜戟特写。杨建国颤抖着戴上老花镜,突然从抽屉里取出一本泛黄的家谱。谱序第一页赫然写着:"吾祖杨勇,骁果军第三营校尉,随楚太祖战洛阳..."

三个月后,《文物》杂志刊登了苏晚晴的考古报告。通过碳十西测定和金属成分分析,证实洛阳出土的青铜戟与黎阳博物馆藏的楚军兵器同出一源。更惊人的是,墓中遗骸的DNA检测显示,这些人与终南山楚杨村村民存在明确的血缘关系。

报告发表当天,苏晚晴专程来到楚杨村。在村民的见证下,她将洛阳出土的那柄青铜戟郑重地交到了杨建国手中。

"按照文物法,这件国宝本该入藏博物馆。"苏晚晴看着祠堂里陈列的上百块灵位,声音有些哽咽,"但我想,这里才是它真正的归宿。"

夕阳西下,村里的老人们唱起了代代相传的《戟魂歌》:"楚杨本是一家亲,青铜戟,守到今..."歌声中,两柄相隔千年的青铜戟在祠堂的烛光里交相辉映。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