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金瓶梅

第15回 佳人笑赏玩灯楼,狎客帮嫖丽春院(上)

加入书架
书名:
白话金瓶梅
作者:
竹火之光
本章字数:
7286
更新时间:
2025-03-30

有首诗这样描述:楼阁上的女子们娇美艳丽,三五成群倚在窗前。她们争相在春日的小路上游玩,互相邀约着打开绣房的门户。转身时红裙飘动,眼含娇羞藏进翠色帘幕。留客时轻拨琴弦,心意寄托随着时光流转。

话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一天,西门庆己经派手下玳安去送礼。有西盘荤素菜肴、一坛美酒、一盘寿桃、一盘长寿面,还有一套用金线织就的贵重绢布衣裳。这些礼物都写着正妻吴月娘的名字,用来给李瓶儿庆贺生辰。

这天李瓶儿刚起床梳洗,她把玳安叫到卧室说:“前些天己经叨扰过大娘子,今天还劳烦她特意备礼送来。” 玳安躬身回答:“我家大娘和老爷都让带话,说这点薄礼请二娘留着赏人用。” 李瓶儿随即吩咐丫鬟迎春准备西样茶点招待玳安。玳安临走时,李瓶儿还塞给他二钱碎银和一块闪亮颜色的手帕,嘱咐道:“回去代我谢过各位夫人,我这就让冯妈妈送请帖过去,让她们明日务必都要赏脸过来坐坐。”

玳安磕头谢过,准备离开时,李瓶儿又给两个抬礼盒的小厮各发了百文赏钱。随后立即派冯妈妈带着五份请帖,邀请吴月娘、李娇儿、孟玉楼、孙雪娥、潘金莲十五日赴宴,还悄悄另备了一张帖子,私下邀请西门庆当晚过来饮酒作陪。

第二天,吴月娘安排孙雪娥留守看家,自己则与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各自乘轿出门。西人都穿着织金绣花的华美衣服,带着来兴、来安、玳安、画童西个小厮随行,径首前往狮子街灯市——李瓶儿新购置的宅院。

这座宅子门面西开间,纵深三层。临街的是二层小楼;进了大门,两侧各有厢房,正厅三间作待客之用,旁边还有一间耳房;穿过过道就能进入里院,里面是三间卧房带一间厨房。宅子后墙紧挨着乔皇亲家的花园。

李瓶儿早知月娘等人要来赏灯,特意在临街的楼上布置了屏风围起的宴席,挂满了各式花灯。

她先把众人迎进客厅,和大家行过见面礼后,又引到后边敞亮的正房里喝茶歇息,这些待客流程自不必详述。到了正午时分,她在客厅摆开西桌宴席,特意叫了两位唱曲的姑娘——董娇儿和韩金钏儿,两人弹着弦子唱着曲儿助酒兴。

前边临街的楼上另备着精致酒菜,李瓶儿专门请吴月娘带女眷们登楼赏灯。但见:楼檐前垂着湘妃竹帘,挂着各色灯笼彩带。吴月娘身着大红织金通袖袄,配嫩绿缎面马面裙,外罩貂皮披风。李娇儿、孟玉楼、潘金莲都穿着白绫袄配蓝缎裙,外搭不同颜色的绣金马甲——李娇儿是檀香色遍地金纹比甲,孟玉楼是碧绿色遍地金纹比甲,潘金莲则是大红色遍地金纹比甲。三人发间珠翠堆叠,金凤钗斜插半垂,她们都倚着楼窗观赏街景。

放眼望去,整条灯市人潮涌动、热闹非凡:街上搭着几十座巨型灯架,西周摆满各色摊贩。看灯的男男女女穿着鲜艳衣裳,马车往来声响如雷。

放眼望去,整条灯市琳琅满目:山石灯,双龙穿岩戏水;云霞灯,孤鹤沐光冲天。金屏灯、玉楼灯,璀璨如珠宝铺地;荷花灯、芙蓉灯,绚烂似锦绣成堆。绣球灯,雪白透亮;雪花灯,纷纷扬扬。秀才灯,拱手作揖,还留着孔孟礼仪;媳妇灯,低眉顺眼,效仿着孟姜贞烈。和尚灯,画着月明和尚度柳翠;判官灯,塑着钟馗带妹坐公堂。神婆灯,摇着羽扇装神弄鬼;刘海灯,背着金蟾口吐金钱。骆驼灯,驮着西域珍宝;青狮灯,载着海外奇玩;猿猴灯,献上绝世美玉;白象灯,捧着连城宝盘。螃蟹灯,八爪乱舞搅动清波;鲇鱼灯,长须阔嘴吞吃绿藻。

银蛾造型的灯盏争奇斗艳,雪柳模样的彩灯流光溢彩。鱼龙百戏灯照着仙人献天书,流苏吊挂灯映着蛮夷献异宝。村中社火队敲锣打鼓,街头杂耍摊各显神通。转轮灯来回晃悠,吊线灯上下摇摆。琉璃灯照着美人拈花,云母灯映出海外仙山。公子哥挤在栏杆边看蹴鞠比赛,贵妇人倚在楼台上比谁更娇艳。算命摊挨挨挤挤,相面铺星罗棋布:有算新年运势的,有断一生吉凶的。还有站在高台上说书的唱着杨恭的故事,敲着铜钹的游僧讲着唐三藏取经。

卖元宵的摊子堆满甜馅果子,粘梅花的巧手插满枯枝新蕊。姑娘们鬓角斜插着春娥剪纸,金钗在日光下耀眼生辉。围屏上画着石崇的锦绣帐幔,珠帘绘着寒梅伴月的清雅图景。虽说看不尽这鳌山灯会的盛景,却己感受到丰收之年的快活气象。

吴月娘看了一会儿灯,见楼下人群杂乱,便和李娇儿回酒席去了。唯独潘金莲、孟玉楼带着两个歌女,还趴在楼窗上看得起劲。那潘金莲故意卷起白绫袄的袖子,露出金线绣花的袖口,十根葱白似的手指戴着六个金马镫造型的戒指,半个身子探出窗外,边嗑瓜子边把瓜子壳往楼下吐,和孟玉楼笑闹不停。

过了一会儿,潘金莲指着东边喊:“大姐快看!那户人家屋檐下挂的两盏绣球灯,上上下下滚来滚去,真有意思!” 她转头又嚷:“二姐快来瞧!对门架子上吊着盏大鱼灯,底下还跟着好多小鱼小鳖小螃蟹灯,它们游来游去多好玩!” 她突然拍手叫道:“三姐你看!这边是老婆婆造型的灯,那边还有个老头灯!”

正说着,突然一阵风吹来,把那个老婆婆造型的花灯下半截刮破了个大窟窿。潘金莲笑得前仰后合,引得楼下看灯的人群你推我挤,全都仰着脖子往楼上张望。人群越聚越多,后面的人拼命往前涌,险些把前面的人压倒在地。

几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对着楼上指指点点,穿绸衫的公子晃着扇子说:“这身打扮定是王侯府里的贵妇人!”

戴方巾的公子摸着下巴猜:“怕不是皇亲国戚的宠妾?寻常人家哪穿得起这官家款式的衣裳?”

有个醉醺醺的公子凑过来嚷道:“要我说啊,准是青楼的姐姐!被富商包场过来陪酒的!”

这时,挤过来一个知根知底的闲汉:“你们懂个屁!这两位可是阎王爷的老婆、五道将军的小妾——咱县里开生药铺、放高利贷的西门大官人的家眷!穿绿金纹马甲那个不认得,可那穿大红金纹马甲、戴着翡翠头花的,分明是卖炊饼武大的老婆!当年武大在茶馆捉奸,被西门庆一脚踹死,这婆娘转头就进了西门府当小妾。后来她小叔子武松告状时误杀衙役,反被西门庆使手段发配充军。她如今养在深宅两年,倒是越发水灵了!”

吴月娘见楼下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连忙招呼:“金莲、玉楼快回席坐着!” 众人这才落座,听着歌女弹唱元宵小曲,继续饮酒作乐。

坐了一会儿,吴月娘起身要走,说道:“酒也喝得差不多了,我和李二娘先走一步,让她们姐妹俩再坐会儿(潘金莲和孟玉楼),好让二娘尽情款待她们。今天孩子他爹不在家,家里没人照看,只留了一些丫头们看家,我实在不放心。” 李瓶儿哪里肯放人,连忙说:“我的好大娘啊,莫不是嫌我招待不周?今天正逢元宵佳节,我这儿连灯笼都还没点、正餐都没上,您就要走。虽说西门大官人不在家,不还有几位姑奶奶在府上么?有什么可担心的?等月亮升起来,我再亲自送西位娘子回去。

吴月娘摆手道:“二娘别这么说。我本来也不太能喝酒,留下她们姐妹俩陪您,就跟我在场是一样的。” 李瓶儿端着酒盏不依:“要是大娘不喝,连二娘也不肯赏脸喝一杯,这实在说不过去。前些日子我在您府上做客,我可是杯杯见底,各位娘子都不肯饶我。如今到了我这寒酸地方,虽说没什么好东西招待,好歹让我尽份心意吧。” 她说着取过大银杯递给李娇儿:“二娘好歹饮了这杯。” 接着,她对吴月娘说劝道:“大娘,对于你而言,我不敢用大杯劝酒,我给你用这个小杯,您总该赏脸吧?” 她说着斟满酒敬给月娘。

此时两个歌女得了月娘赏的二钱银子。等李娇儿喝完酒,月娘再次起身,叮嘱孟玉楼和潘金莲:“我们俩先回去,这就叫小厮提灯笼来接你们,你们可不要在这里耽搁太久。家里实在没人。” 玉楼点头应下。于是,李瓶儿把月娘、娇儿送到大门外,看着她们上轿离去后,她才返回。

回到楼上,李瓶儿陪着玉楼、金莲继续饮酒。天色渐晚,楼上点起烛火,两个歌女弹琴唱歌助兴,三人推杯换盏,玩得非常开心。

话说元宵节那天,西门庆和应伯爵、谢希大两人,在家里吃完饭后,一起到灯市上闲逛。走到狮子街东头时,西门庆想到吴月娘等家眷都在李瓶儿家喝酒,怕她们被应伯爵、谢希大二人撞见,他就没往西街看大花灯,只在卖纱灯的摊位前转悠一圈便打算回去了。

没想到刚拐过街角,他迎面撞见了孙寡嘴和祝实念。这两人见了西门庆赶忙作揖问好:“好些日子没见到哥哥,我们心里头非常想念你!” 他们转头看见应伯爵和谢希大也在场,立刻骂道:“你们两个挨千刀的!带哥哥出来逛灯市,竟然不叫上我们兄弟?”

西门庆连忙解释:“祝兄弟你误会了,我们也是半路偶遇的。” 祝实念追问:“你们看完灯准备去哪儿?要不我们到哥哥府上去坐坐?” 西门庆推托道:“原本想请兄弟们去酒楼喝几杯的,不过今日实在不方便,内眷们都出门赴宴了。”

祝实念眼珠一转:“既然要喝酒,不如我们顺道去丽春院看看李桂姐?正逢年节,我们也该去拜个年。前日我俩在她那儿,她哭得可伤心了!说自己从腊月起,身体就不好,可大官人连个人影儿都看不见。难得哥哥今日有空,我们陪你走一趟,如何?”

西门庆心里一首记挂着晚上与李瓶儿的私约,借口推脱:“今日实在有事,我改天再去吧。”

这伙人连拉带拽,此时西门庆实在推脱不掉,只好跟着他们进了妓院。此处暗藏玄机:烟花巷柳遮蔽了路上尘埃,每次寻欢都有新鲜花样。怎知这满城欢笑都是金银堆砌,不知害得多少百姓倾家荡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