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的波澜渐渐平息,但成绩单带来的影响却在(18)班持续发酵。有人欢欣鼓舞,学习劲头更足;有人黯然神伤,默默加大了刷题量;也有人,比如刘阳,似乎完全不受影响,依旧我行我素,像一颗拒绝融入轨道的孤星。
林晓阳分析完成绩后,班级的学习氛围确实有所改善,大部分同学都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然而,刘阳的存在,却像课堂上一个不和谐的音符,时时挑战着林晓阳的耐心和班级的秩序。
他依旧是那个样子。上课时,要么戴着耳机,手指在桌子下面有节奏地敲打着,仿佛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要么就从桌洞里掏出一本封面花哨的科幻小说或者皱巴巴的杂志,旁若无人地翻看着,对讲台上老师的讲解置若罔闻。作业?大部分时候是空白或者敷衍了事。课堂提问?他通常选择首接无视,或者用一种近乎挑衅的沉默来回应。
“林老师,刘阳他又在看课外书!”一次数学课上,坐在刘阳前排的吴佳佳忍不住小声向正在巡视的林晓阳报告。
林晓阳走到刘阳座位旁,看着他摊在课本下的那本科幻小说,眉头皱了皱。他没有立刻发作,只是轻轻敲了敲刘阳的桌子:“刘阳同学,请把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收起来。”
刘阳抬起眼皮,懒洋洋地瞥了他一眼,慢吞吞地将小说合上,塞回桌洞,但脸上没有任何歉意,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课堂上演。各科老师或多或少都向林晓阳反映过刘阳的问题,语气里充满了无奈。
“林老师,这刘阳啊,高一高二都是我教的,真是油盐不进啊!”这位语文老师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感到有些头疼,“批评他吧,他不理你;不理他吧,他又影响课堂纪律。”
“是啊,上我的物理课也是,要么睡觉,要么发呆,叫他回答问题从来不开口。”王梅老师也附和道。
只有化学老师陈远,在提到刘阳时,表情有些复杂:“这小子……上课态度确实差。不过,说实话,他在化学实验上那股劲儿,那脑子,真是……啧啧,有天赋!上次那个演示实验,我故意留了个小陷阱,全班就他一个人看出来了,还给我指了出来!”
“哦?还有这事?”林晓阳有些意外。
“可不是嘛!”陈远来了兴致,“思路特别清晰,动手能力也强。就是……唉,一到理论课和考试,就歇菜。真是可惜了这块好料子!”
陈远的话,让林晓阳对刘阳的看法更加复杂。他专门去档案室调阅了刘阳的学籍档案。档案很简单,成绩平平,唯一的亮点是,在初中阶段,他曾获得过市级物理竞赛二等奖和化学竞赛一等奖!
“原来他不是不会学,而是不想学……”林晓阳看着档案上的记录,陷入了沉思。一个曾经在理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为什么到了高中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这背后一定有什么原因。是家庭变故?是心理问题?还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某种反抗?
林晓阳决定找个机会和刘阳好好谈谈。但还没等他找到合适的机会,一次激烈的冲突,却在课堂上猝不及防地爆发了。
那是一节语文课,讲的是一篇充满家国情怀的古文。林晓阳讲得声情并茂,试图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讲到动情处,他想通过提问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目光扫过教室,他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刘阳,依旧戴着一只耳机,低着头,手指在桌下的小说封面上着。
一股无名火瞬间涌上林晓阳的心头。他强压下怒气,尽量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刘阳同学,请你来谈谈,作者在这段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后排那个角落。
刘阳像是没听见一样,头也没抬。
“刘阳!”林晓阳加重了语气。
刘阳这才慢悠悠地抬起头,摘下耳机,脸上带着一种玩世不恭的表情,懒洋洋地反问:“什么情感?不就是吃饱了撑的,瞎矫情呗。”
“你说什么?!”林晓阳的火气终于压不住了,“你给我站起来!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我说错了吗?”刘阳非但没有站起来,反而靠在了椅背上,双手抱在胸前,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几百年前的人,隔着那么远,谁知道他当时怎么想的?也许就是为了骗稿费呢?”
“你……”林晓阳气得手指都在发抖,“你这是什么态度!尊重作者!尊重课堂!你懂不懂!”
“尊重?”刘阳嗤笑一声,“那谁来尊重我?每天坐在这里听这些无聊的东西,浪费时间,这就是尊重?”
“无聊?浪费时间?”林晓阳的声音因为愤怒而拔高,“你觉得什么是重要的?是你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小说?还是你耳朵里那些吵死人的音乐?你知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是高三!是决定你未来命运的关键时刻!”
“我的命运,我自己决定,用不着你在这里说教!”刘阳猛地站了起来,椅子腿和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我就是觉得这些东西没用!虚伪!我不想学!怎么了?”
“你……”林晓阳指着他,气得说不出话来。
“不想学就给我出去!”他终于吼了出来。
“出去就出去!”刘阳抄起桌上的小说,看也不看林晓阳,径首朝门口走去。
“砰!”
教室门被他用力摔上,发出巨大的声响,震得窗户玻璃嗡嗡作响。
整个教室陷入了一片死寂。所有学生都惊呆了,大气不敢出。他们从未见过一向温和的林老师发这么大的火,也从未见过哪个学生敢如此顶撞老师。
林晓阳站在讲台上,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脸色铁青。他看着紧闭的教室门,又看了看下面一张张惊恐或不知所措的脸,一股深深的挫败感涌上心头。他努力想让自己平静下来,继续上课,但声音却带着无法掩饰的颤抖。
那节课剩下的时间,几乎是在一片压抑的沉默中度过的。
课后,关于这场冲突的议论立刻在班级里炸开了锅。
“刘阳也太过分了吧?怎么能这么跟老师说话!”
“就是啊,林老师平时脾气那么好,这次是真的被气到了。”
“不过……我觉得刘阳说的那句‘谁来尊重我’,好像也有点道理……”
“嘘!小声点!你站哪边的?”
“我不是站哪边,就是觉得……他好像心里憋着什么事儿。”
“管他憋着什么事儿呢!顶撞老师就是不对!”
同学们的议论,林晓阳也听到了一些。他坐在办公室里,心情久久无法平复。他反思着刚才的冲突,自己是不是太冲动了?是不是有更好的处理方式?但刘阳那桀骜不驯、油盐不进的态度,确实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
严厉处分?比如请家长,甚至记过?这似乎是常规操作,也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但是,这样做会不会把他彻底推向对立面?让他更加封闭自己?
耐心引导?可他连沟通的机会都不给,像个刺猬一样,竖起全身的尖刺,拒绝任何人的靠近。
林晓阳感到一阵头疼。他想起了刘阳档案里那张竞赛获奖证书,想起了陈远老师对他化学天赋的惋惜。这样一个曾经优秀、现在却自暴自弃的学生,他的内心深处,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傍晚时分,林晓阳处理完手头的工作,走出办公楼。操场上空荡荡的,夕阳将塑胶跑道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他下意识地朝看台望去,果然,在最高一排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刘阳。
他独自一人坐在那里,背对着夕阳,望着远方空旷的足球场,身影显得有些孤单落寞。他没有戴耳机,也没有看书,只是静静地坐着,仿佛在与整个世界对抗,又仿佛被整个世界抛弃。
林晓阳犹豫了一下,还是迈步走了过去。
听到脚步声,刘阳转过头,看到是林晓阳,眼神立刻变得警惕和不耐烦,像一只随时准备战斗的野兽。
“有事?”他的语气冰冷而生硬。
林晓阳没有像在课堂上那样疾言厉色,他走到刘阳旁边,隔着一个空位坐了下来,目光同样投向远方的球门。
“没什么事,”林晓阳的声音很平静,“就是想跟你聊聊。”
“没什么好聊的。”刘阳立刻回绝,准备起身离开。
“等等,”林晓阳叫住了他,“就几分钟。”
刘阳停下脚步,但没有坐下,只是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戒备。
“我看了你的档案,”林晓阳缓缓开口,“初中时,你的物理和化学竞赛都拿过奖,很厉害。”
刘阳的身体似乎僵硬了一下,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但很快又恢复了那种满不在乎的样子:“那又怎样?过去的事了。”
“我不明白,”林晓阳看着他的眼睛,语气真诚,“以你的聪明,如果认真学,成绩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为什么……要放弃呢?”
“放弃?”刘阳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嗤笑一声,“我不是放弃,我是觉得没意思。每天背那些条条框框,考那些无聊的分数,有什么意义?”
“那什么有意义?”林晓阳反问。
刘阳被问住了,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烦躁地挥了挥手:“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你不说,我怎么会懂?”林晓阳没有放弃,“刘阳,我知道你心里肯定有事。也许是家庭的原因,也许是其他。如果你愿意,可以跟我说说。老师不只是教知识,也希望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困惑。”
刘阳沉默了,他转过头,重新望向远方,下颚紧绷,似乎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夕阳的余晖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竟有几分脆弱。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声音低沉而沙哑:“说了……有用吗?”
这句话,像是一道微弱的光,瞬间穿透了刘阳厚厚的铠甲,也让林晓阳的心头微微一震。他感觉到,自己似乎终于触碰到了这个“刺头”内心深处那柔软而敏感的一角。
“有没有用,试了才知道。”林晓阳温和地说,“至少,说出来,可能会好受一点。”
刘阳没有再说话,也没有离开。他就那样站着,迎着渐冷的晚风,背影在拉长的夕阳下显得格外孤寂。
林晓阳也没有再追问,他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打开一个封闭的心扉需要时间和耐心。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然后站起身。
“我先走了。如果你想聊,随时可以来办公室找我。”说完,他转身离开了操场。
走下看台时,林晓阳回头望了一眼,刘阳依旧保持着那个姿势,像一尊沉默的雕像。虽然今天的冲突激烈,谈话也算不上成功,但林晓阳却隐隐感觉到,事情似乎有了一丝转机。这个垫底的“刺头”,或许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