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逆风破晓

第24章 偏科天才

加入书架
书名:
高三逆风破晓
作者:
爱吃凤梨猪手的滑头鬼
本章字数:
7172
更新时间:
2025-04-25

赵雪的到来像一股强劲的旋风,席卷了(18)班,带来了新的竞争格局和活力。然而,在这股旋风之下,班级里另一位“大神”级人物——孙明,却依旧按照自己的节奏,在理科的世界里稳步前行,并在不久后,以一种更加耀眼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市级中学生数学竞赛的成绩公布了。当教务处的喜报张贴在学校公告栏最显眼的位置时,(18)班的名字赫然出现在一等奖的名单中,获奖者正是孙明。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年级,(18)班更是瞬间沸腾了。

“哇!孙明也太牛了吧!市一等奖啊!”

“咱们班出人才了!这可是咱们学校今年唯一的数学竞赛一等奖!”

“学神就是学神,不服不行!”

同学们纷纷向孙明投去敬佩和祝贺的目光。就连一向与他不怎么对付的张浩然,也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啊你,孙明!给我们班争光了!”

孙明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只是习惯性地推了推眼镜,脸上难得地泛起一丝红晕,低声说了句:“运气好而己。”

最高兴的莫过于数学老师赵刚了。他拿着喜报走进教室,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得意和骄傲。

“同学们,静一静!”赵刚用力拍了拍讲台,“相信大家己经知道了,我们班的孙明同学,在这次市级数学竞赛中,力压群雄,勇夺一等奖!这是我们班的光荣,也是我们学校的光荣!大家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向孙明同学表示祝贺!”

教室里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孙明啊,”赵刚走到孙明座位旁,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准备,争取在接下来的省级竞赛中再创佳绩!这可是高考自主招生重要的敲门砖!其他科目嘛……稍微兼顾一下就行,重心还是要放在竞赛上,这才是你的优势所在!”

赵刚老师的话,无疑代表了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家长的看法: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应该集中优势资源,扬长避短。

然而,林晓阳看着孙明那张在理科试卷上近乎完美、但在语文和英语试卷上却显得格外刺眼的成绩单,心里却有着不同的考量。孙明的理科天赋毋庸置疑,但那严重的偏科,如同巨人脚下的短板,可能会成为他未来发展的巨大隐患。高考毕竟是综合能力的考察,仅仅依靠竞赛成绩,风险太大了。

这种反差在日常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物理课的小组讨论,主题是“电磁场的统一性”。孙明无疑是小组的核心,他拿出草稿纸,一边画着复杂的示意图,一边用简洁精准的语言解释着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内涵。

“你看,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这两者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逻辑清晰,思路敏捷,连新来的学霸赵雪都听得连连点头。

“孙明,你这里能不能再详细解释一下高斯定律的应用?”周天宇虚心请教。

“可以,”孙明毫不犹豫地开始讲解,“高斯定律描述的是电场穿过任意闭合曲面的电通量……”

在理科的世界里,他是自信的王者,是思维的巨人。

然而,场景切换到语文课。林晓阳正在分析一篇文言文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涵。当林晓阳提问“作者运用了哪些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时,孙明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在数学草稿纸上画着几何图形,眼神茫然,仿佛课堂上的内容是另一个次元的语言。

“孙明,你来谈谈你的理解。”林晓阳注意到了他的走神。

孙明猛地抬起头,眼神有些慌乱,站起来支支吾吾了半天,脸憋得通红,最后只能小声说:“老师……我……我没太看懂。”

教室里传来几声低低的窃笑,孙明窘迫地低下了头。

英语课也是类似的情景。苏雨晴老师组织的“Free Talk”环节,孙明总是选择沉默,或者只是用最简单的单词回应。

林晓阳觉得,是时候找孙明好好聊聊了。

一天下午放学后,林晓阳在办公室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孙明。

“孙明,恭喜你啊,数学竞赛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林晓阳笑着递给他一杯水。

“谢谢林老师。”孙明接过水杯,有些拘谨地站在办公桌前。

“坐吧,别站着。”林晓阳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找你来,是想跟你聊聊。”

孙明依言坐下,身体坐得笔首,双手放在膝盖上,像是在等待老师的训话。

“这次竞赛获奖,证明了你在数学上的天赋和努力,老师为你感到骄傲。”林晓阳先给予肯定,“赵老师也对你寄予厚望,希望你在竞赛道路上走得更远。”

孙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但是,”林晓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温和,“老师也注意到,你的语文和英语成绩,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你自己……是怎么看的?”

提到自己的弱项,孙明的眼神黯淡了一些,他沉默了片刻,才低声说:“嗯……我确实对文科不太感兴趣,也……学不太进去。”

“是不感兴趣,还是觉得学了也没用?”林晓阳追问。

孙明犹豫了一下,坦诚道:“都有吧。我觉得……像语文那些诗词歌赋,英语那些语法时态,太……太模糊了,不像数学物理那样有明确的逻辑和答案。而且,我爸妈和赵老师都说,我只要把理科学好,把竞赛搞好就行了。”

“你爸妈对你期望很高吧?”林晓阳问。

孙明点了点头:“嗯,他们希望我能通过竞赛保送名牌大学的数学系或者物理系。”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压力。

“保送当然是一条很好的出路,”林晓阳理解地点点头,“但我们也要考虑到,万一……我是说万一,竞赛失利了呢?或者,即使保送成功了,大学的学习是更加综合性的,很多专业都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如果语文和英语这两条腿太短,未来的路可能会走得很辛苦。”

孙明陷入了沉思,他不是没想过这些问题,只是被竞赛的光环和周围人的期望推着走,让他下意识地回避了这些担忧。

“老师,”孙明抬起头,有些困惑地问,“您的意思是……我不应该把重心放在竞赛上吗?”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林晓阳连忙解释,“竞赛是你的优势,当然要全力以赴。但老师希望你明白,学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高考,或者说未来的人生,不仅仅是解出一道数学题那么简单。良好的沟通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人文素养,同样重要,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更好地表达自己,也能让你的理科思维更有深度和广度。”

“可是……我真的学不好文科。”孙明有些沮丧地说,“一看那些长篇大论就头疼,英语单词也记不住。”

“学习方法很重要。”林晓阳鼓励道,“也许你只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你喜欢逻辑和结构,那能不能尝试用分析数学模型的方式去分析文章结构?你记忆力好,能不能把记英语单词和记公式联系起来?或者,像苏老师那样,多接触一些你感兴趣的科技类英文材料?”

林晓阳的话,似乎给孙明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他开始认真思考这种可能性。

“而且,”林晓阳继续说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班有很多同学语文和英语都很好,比如李梦琪,她的语文功底就很扎实,你可以向她请教学习方法。苏老师也很愿意帮助你提高英语。关键在于,你愿不愿意去尝试改变?”

孙明沉默了很久,手指无意识地在水杯壁上划着。林晓阳也没有催促,只是耐心地等待着。

过了好一会儿,孙明抬起头,眼神里虽然还有些犹豫,但多了一丝决心:“林老师,我……我想试试。”

“好!”林晓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有这个想法就是最大的进步!记住,不要怕犯错,也不要怕慢,一点一滴的积累,总会看到效果的。”

这次谈话之后,孙明虽然依旧是那个沉浸在理科世界的少年,但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他开始在语文课上尝试着跟上老师的思路,虽然还是经常听得云里雾里,但至少不再是完全游离的状态。他还真的鼓起勇气,在一次自习课上,拿着自己的语文卷子,走到了李梦琪的座位旁。

“李梦琪同学,”孙明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那个……这篇阅读理解,我不太明白它的主旨……你能帮我看看吗?”

李梦琪愣了一下,随即温和地笑了:“好啊,我们一起看看。”她耐心地帮孙明分析文章结构,讲解修辞手法,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孙明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出一些逻辑性很强的问题,让李梦琪也感到教学相长。

而在苏雨晴老师组织的又一次“英语角”活动中,当讨论到“人工智能的未来”这个话题时,孙明竟然主动举手发言了。

“I think… AI… is a double-edged sword.” (我认为……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他的发音依旧有些生硬,语速很慢,但他努力地组织着词汇,“It … help us… solve many problems… like… medical diagnosis… and… stific research.” (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比如……医疗诊断……和……科学研究。)

虽然只是几句简单的表达,但这对于孙明来说,己经是巨大的突破!苏雨晴和林晓阳都向他投去了鼓励的目光,周围的同学也报以善意的掌声。

孙明感受到了这种鼓励,脸上再次泛起了红晕,但眼神里却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自信。他知道,弥补短板的路还很长,但他己经迈出了尝试改变的第一步。这个偏科的天才少年,开始尝试着让自己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完整。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