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学期末,紧张的高三学习生活被一年一度的启航中学校园文化艺术节短暂地打破了。各种海报贴满了宣传栏,校园里洋溢着与平日不同的轻松与期待。艺术节的项目丰富多彩,有书画展、器乐表演、舞蹈比赛,其中最受关注、参与度最高的,莫过于压轴的合唱比赛。
当艺术节的通知下发到高三(18)班时,教室里的反应却有些平淡,甚至可以说是消极。
“艺术节?高三了还搞这个?”
“合唱比赛?我们班五音不全的占一半吧?”
“哪有时间排练啊,刷两套卷子不香吗?”
大部分同学都觉得,在高考冲刺的关键阶段,参加这种“不务正业”的活动纯属浪费时间。
林晓阳看着大家兴致缺缺的样子,并没有立刻表态。他知道学生们的顾虑,但他内心却有一个不同的想法。他觉得,经历了这么多挑战和成长,(18)班需要一个机会,向全校展示他们崭新的精神面貌,也需要一次集体活动,来进一步凝聚人心,释放压力。
“我知道大家担心时间问题,”林晓阳开口道,“但老师觉得,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我们(18)班展示自己、凝聚力量的一次机会。我们一路走来,经历了这么多,难道不想一起,用歌声唱出我们的故事吗?”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班长周天宇率先响应:“林老师说得对!我觉得我们应该参加!就当是放松一下,也让别的班看看,我们(18)班不一样了!”
李梦琪也附和道:“是啊,我们可以选一首能代表我们心声的歌!”
有了带头的人,再加上林晓阳的鼓励,班级里原本犹豫的气氛开始松动。最终,经过投票,(18)班决定——参加合唱比赛!
决定容易,执行却难。第一个难题就是选歌。要找到一首既能体现“青春与梦想”主题,旋律又不太复杂,适合(18)班普遍“KTV水平”的歌曲,并不容易。经过几番讨论和试唱,他们最终选定了一首旋律激昂、歌词充满力量的励志歌曲——《追梦赤子心》。
接下来是排练。时间紧,任务重。他们只能利用每天下午的课外活动时间和午休的一小部分时间进行排练。一开始,场面简首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男生低音下不去,女生高音上不去,跑调的、抢拍的、声音大小不一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负责临时指挥的音乐课代表急得满头大汗,同学们也有些泄气。
“这怎么唱啊?还不如不参加呢!”有同学小声抱怨。
就在大家热情快要被消磨殆尽的时候,一些“惊喜”出现了。平时默默无闻的几个同学,竟然有着不错的嗓音,被发掘出来担任领唱。而最大的意外来自刘阳!这个平时对什么都一副“莫挨老子”表情的物理小王子,在一次排练大家节奏总出错时,竟然不耐烦地拿起两支笔,在桌子上敲打起来,那节奏感,精准得令人惊讶!
“刘阳!你可以啊!”林晓阳眼睛一亮,“要不,你来负责打节奏?”
刘阳愣了一下,随即酷酷地哼了一声,算是默认了。于是,他找来了一个空水桶和一个木棍,摇身一变成了(18)班合唱队的“首席打击乐手”,他那精准而富有力量的节奏,竟然奇迹般地稳住了整个合唱队的节拍!
排练的过程充满了笑声,也夹杂着汗水和偶尔的争执。大家会因为某个声部的音准问题而反复练习,会因为某个细节的处理而争论不休,也会因为一点小小的进步而欢呼雀跃。林晓阳和苏雨晴也常常出现在排练现场,林晓阳负责鼓舞士气,协调安排,苏雨晴则凭借她对音乐的良好感觉,给出一些专业的指导。
在这个过程中,班级的凝聚力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增强了。大家不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真正投入其中,享受着一起努力、一起放声歌唱的过程。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自己是这个集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赛的日子终于来临。后台,(18)班的同学们穿着统一的白色T恤,脸上带着紧张又兴奋的表情。郑小燕紧张地搓着手,黄志强深呼吸调整状态,赵雪和李梦琪互相加油打气,周天宇做着最后的动员,而刘阳,则抱着他的“打击乐器”——那个水桶,一脸酷酷的表情,但眼神里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同学们,”林晓阳看着大家,“记住我们排练时的感觉,拿出我们的气势,唱出我们(18)班的心声!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一起站在这里!加油!”
轮到(18)班上场了。当他们整齐地走上舞台,台下响起了一阵小小的议论声。很多人对这个曾经的“问题班级”能拿出什么样的表演,都抱着一丝好奇甚至怀疑。
灯光亮起,前奏响起。刘阳稳稳地敲下了第一个节奏。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领唱的声音响起,或许不是最专业的,但足够清澈、真诚。
紧接着,全体同学的声音汇入,如同涓涓细流汇成江河: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他们的声音或许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配合也谈不上完美无瑕,但那歌声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蓬勃朝气,却有着一种首击人心的力量!他们眼神坚定,歌声嘹亮,仿佛将所有的努力、汗水、挣扎、希望都融入了这首歌中。尤其是唱到副歌“向前跑!迎着冷眼和嘲笑!生命的广阔不历经磨难怎能感到……”时,全场仿佛都能感受到他们那股不服输、不放弃的劲头!
一曲唱毕,台下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远比他们预想的要热烈得多!
回到后台,同学们激动地互相击掌,拥抱。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为自己刚才的表现感到骄傲。
颁奖环节,当主持人宣布“合唱比赛一等奖——高三(18)班!”的时候,整个(18)班都沸腾了!巨大的惊喜和喜悦瞬间淹没了他们!他们尖叫着,欢呼着,冲上领奖台,激动地相拥在一起,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校长亲自为他们颁奖,他握着话筒,看着眼前这群激动不己的孩子,感慨地说:“说实话,(18)班的表现,是今天晚上给我最大的惊喜!我从你们的歌声里,听到了青春的力量,听到了梦想的回响!你们用行动证明了,没有哪个班级是注定落后的,只要有信念,肯努力,就能创造奇迹!祝贺你们!”
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次,是送给新晋“校园之星”——高三(18)班的!
林晓阳站在台下,看着他的学生们在领奖台上欢呼雀跃,分享着胜利的喜悦,他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激动和自豪。他想起了几个月前,他刚接手这个班级时的情景,想起了那些质疑和挑战,想起了孩子们眼中曾经的迷茫和不自信……而现在,他们昂首挺胸,站在聚光灯下,成为了最耀眼的星!
这个曾经不被看好、甚至被贴上“问题班级”标签的集体,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彼此的扶持,不仅在学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更在精神面貌上焕然一新,真正实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他们,己经不再是别人眼中的“那个班”,而是名副其实的——校园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