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撼长安

第17章 膳食文化传播

加入书架
书名:
五味撼长安
作者:
夜砂
本章字数:
3754
更新时间:
2025-05-25

陈延之站在新搭的雕花食架前,望着系统光屏上跳动的

「文化传播任务」

视网膜上浮动着

「民间影响力 + 32%」的进度条。

禄儿抱着刚刻好的双鹤纹食盒,袖口的金边蹭到西市老周送来的陇右核桃.

“陈师傅,孙厨子他们还在吵,说宫廷厨子哪能去西市摆摊!”

卯时三刻,尚食局的廊檐下炸开锅。孙厨子的银柄刀拍在案板上,震得西域肉豆蔻粉簌簌落。

“咱尚食局的手艺,是给贵人看的!去西市抛头露面,不成体统!”

刘典膳的钥匙串晃得叮当响,山羊胡抖成一团:“民间那些腌臜菜,能配得上宫廷的灶火?”

陈延之没说话,从食盒里取出块改良版胡麻饼 —— 饼面撒着波斯藏红花,咬开却是关中的麦香混着塞北的奶皮子。小虎挠着后脑勺,粗布衫沾着面粉。

“师傅,我娘在西市卖了二十年蒸饼,她说只要能让大伙吃饱,哪分什么贵贱?”

“说得好!”

陈延之敲了敲案板。

“皇后娘娘说了,大唐的灶台不该只有金銮殿的烟火。明日起,咱们分两队 —— 一队去西市摆‘宫廷滋味摊’。一队教民间厨子做雕花冷盘!”

他瞥见小娥攥着桑刀的手在发抖。

“小娥,你跟我去西市,让大伙瞧瞧你的冰雕手艺!”

巳时初,西市的朱雀大街挤得水泄不通。陈延之的雕花食架刚支起来,就被人群围住。阿贵的银柄刀在掌心转了个花,将天山雪参切成半透明的薄片。

“各位街坊!这是宫里的‘雪参映月羹’,用雪水煨了三个时辰!”

王婶的蒸笼在旁冒热气,她探出头来。

“小陈!你这参汤看着金贵,能比我的野菜粥管饱?”

陈延之笑着舀了勺羹递过去。

“婶子尝尝,这参汤配您的野菜粥,就像皇上和百姓,各有滋味,合在一起才是大唐!”

最热闹的是小娥的冰雕摊。她将西域葡萄冻成冰晶,雕出展翅的凤凰,引得波斯商队的阿巴斯都挤过来。

“这手艺!比我们波斯的琉璃匠还巧!”

小娥的脸冻得通红,刀尖却稳得很。

“阿巴斯大叔,这凤凰的尾羽,用的是您上次送的藏红花!”

与此同时,尚食局的后厨成了民间厨子的学堂。孙厨子板着脸教游丝刀法,刀刃在冬瓜上划出细如发丝的纹路。

“看好了!这刀工,得练三年!”

台下的老周却挠头。

“孙师傅,咱西市切肉讲究快,这么慢,客人早跑了!”

陈延之笑着解围,接过刀将冬瓜切成骰子块。

“老周哥说得对!市井讲究烟火气”

他往锅里倒胡麻油。

“就像这炒羊肉,大火快炒,撒把陇右伏椒,出锅前淋勺醋 ——”

滋啦一声,香气顿时漫过后厨。

“这才是百姓要的滋味!”

突然,系统光屏闪过

「文化融合进度 + 15%」

陈延之瞥见角落里,小娥正教民间厨娘用荷叶包烧鸡,那手法竟是改良版的宫廷蒸法。他知道,当宫廷的刀工遇上民间的火候,新的滋味正在灶台间生长。

酉时的嫔妃宴上,陈延之端出了让众人惊艳的「西市十二味」。青瓷盘里,既有宫廷雕花的陇右核桃酥,也有裹着粗麻布的西市烤红薯;波斯琉璃盏盛着野山椒泡的羊奶,旁边摆着用尚食局模具压出的莲花状野菜团子。

淑妃的金步摇在灯下晃悠。

“陈师傅,这红薯带着焦皮,倒像是本宫儿时在庄子里烤的!”

陈延之跪下时,系统提示

「嫔妃满意度 + 28%」

“娘娘,市井的烟火气,宫里的精致味,混在一起才是大唐的好滋味。”

长孙皇后浅尝一口野山椒羊奶,目光落在食盒边缘的双鹤纹上。

“听说今日西市的冰雕凤凰,用的是波斯藏红花?”

她笑着对陈延之,“陈师傅这手‘借味’的本事,倒像是给大唐的灶台架起了座桥。”

亥时回尚食局,陈延之发现孙厨子蹲在后廊磨桑刀。银柄刀早换成了普通木柄,刀刃却比往日亮三分。

“陈师傅,明日... 明日我也去西市摆摊吧。”

他耳尖发红,“阿贵那小子说,百姓夸他的雪参羹,比我做的酥烤羊腿还香!”

陈延之笑着递过块胡麻饼。

“老哥哥,灶台不分高低,滋味才分好坏。”

他望着夜空的双鹤灯,想起白天西市百姓捧着参汤的笑脸。

“当宫里的莲花能开在西市的泥土地上,当西市的烟火能飘进金銮殿,这才是真正的大唐滋味。”

禄儿举着新收的菜谱跑来,纸页上画满歪歪扭扭的图案。

“陈师傅!民间厨娘教我们用荷叶包鲈鱼,说比宫里的蒸笼还鲜!”

陈延之翻开系统光屏。

「文化传播任务」

进度条己跳到 67%

新技能「滋味共鸣」正在缓缓解锁。

他忽然听见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混着西市夜市的喧闹。那些飘在寒风里的烤红薯香、胡麻饼香,还有尚食局飘出的参汤香,此刻竟在雪夜里织成了张网。陈延之知道,当宫廷的雕花食盒摆在西市的案板上,当民间的粗陶碗端上嫔妃的宴席,这场始于灶台的文化交融,早己超越了简单的饮食交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