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此言,莫非对老奴有所不满?】
【但不应该,今日朝会上陛下不是心情颇佳吗?】
【看来是对诸皇子有所不满,确有道理,九皇子虽年幼,却表现得最为稳重,又有才能,相较于那些不稳重的大皇子等人……的确令人头疼。】
周皇:……
这个忠心的奴才倒是挺会想事情的。
刘喜笑着回答:“整个国家都属于陛下,陛下想要任用何人就任用何人,大周满地英才,陛下岂会愁找不到合适之人。”
“真的吗?那你给推荐一二,朕应该用谁呢?”
刘喜对此回答颇感意外。
他未料到陛下竟会认真考虑,原以为这不过是场面上的恭维罢了!
刘喜支支吾吾,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这……这小的哪有资格做决定,我对朝政也是一知半解,陛下您这是开玩笑吧。”
周皇轻轻一哼。
他端起茶杯小酌一口,随后拿起笔继续审阅奏章。
审阅了两份文件后,周皇忽然抬头询问,“现在是什么时辰?”
“回陛下的话,已接近午时初段。”
周皇颔首,“哦,那些皇子们快放学了,好吧,去将九皇子叫来。”
当刘喜前去寻找周垢时,他恰好与四皇子及八皇子相聚。
早上放学后,周垢原本计划与他的八皇子兄弟一同回宫休息。
然而,刚一步出门,便见到四皇子兄长在外等候。
对于四皇子,周垢心中实则颇有羡慕。
因为母亲的支持,从小生活无忧,无需为衣食操心。
虽然所有人都缺乏父爱,起点看似相同,但被母爱环绕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显得无忧无虑。
周垢在幼年时期曾受到四皇子的“欺负”。
这种所谓的欺负,并非是有意利用优势欺压,而是四皇子自己也未曾察觉,其行为实际上对弟弟构成了欺负。
这正反映了四皇子的生活方式。
对于孤苦无依的周垢来说,四皇子童年时视为理所当然的种种,无疑是种奢华。
自然而然。
若周垢真是个普通孩童,在四哥耀眼的影响下长大,那他成年后或许会自感卑微、胆怯,或者变得对世界充满不满和嫉妒。
然而,遗憾的是。
周垢并非如此。
在他人看来,四皇子童年对周垢的“欺负”,周垢实际上并未介怀。
反而在他看来,四哥无异于一块行走的“大蛋糕”!
每当四皇子找他玩耍,他总能巧妙地从四皇子那里得到各种吃的和玩的!
小时候,周垢多么期盼四皇子能来找他玩耍啊!
然而。
或许是因为四皇子终于成熟了,开始意识到多年来对弟弟的不当行为。
自周垢八岁起,四皇子便鲜少与他相见。
当在上书房的庭院外突然见到四皇子,特别是听说他是来找自己的,周垢确实感到十分惊讶。
“四哥来找我有何事?”
因为要赶回去用餐,周垢并没有时间与他缅怀旧事,于是直截了当地问道。
“作为多年的兄弟,难道我这个哥哥就不能来与你重温旧事吗?”
四皇子明白此时的安排,便不再绕弯子,笑着说:“来吧,我们去你的宫中,顺便讨论一下开府的事宜。”
因为儿时的种种,八皇子对四皇子并无好感。
然而提及开府之事,他还是愿意倾听一二的。
三人朝西三所的方向前进,途中,四皇子不断向周垢和八皇子讲述有关府邸布置的细节。
周垢和八皇子听得兴致勃勃,时不时还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然而,正当四皇子认为交流已足够,正打算谈及今晨的朝会及顺带提及玻璃之事时,刘喜大太监带着人赶到了。
刘喜领着随从挡住了三位皇子的去路。
向三位皇子施礼问候之后,刘喜对周垢说:“九皇子,陛下召您前往养心殿,这边请。”
在四皇子和八皇子面前被父王召唤,周垢觉得有些尴尬,“此刻立刻?”
刘喜微笑回答:“正是,陛下现正养心殿中等候您。”
无奈,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要索要配方。
周垢感到头皮发麻,他的那两份配方尚未完成!
小江子动作缓慢,得知需呈现给陛下,每一笔一画都格外细致,稍有不满意便整张纸废弃。
连他这个身为皇子的都未曾这般奢侈!
四皇子一听父王召见周垢,微微一怔后迅速恢复正常。
他认为是因早朝关于玻璃的事,父王召见周垢进行表扬,因而直接向周垢表示了祝贺。
“九弟真能干,今天早朝上,你为窑厂撰写的玻璃配方已经被工匠成功制作出来了,父皇召你过去,可能是要奖励你,快去吧,别让父皇等待太久。”
周垢和八皇子都略显惊讶。
周垢惊异地说:“啊?不是急着让我交出配方吗?”
八皇子好奇地问:“玻璃是什么?”
短短几句话难以解释清楚,且刘喜还在一旁等候,继续耽搁就不妥了。
周垢只得先向两位兄长表示歉意。
“四哥,八哥,我得先去见父皇了,我们之后再详谈。”
八皇子显得无所谓,而四皇子则是笑着回应。
“好的,你先去吧。”
周垢便跟随刘喜前往养心殿。
在路上,周垢因不确定父王召见是否如四皇子所言,因此又向刘喜询问了一番。
刘喜回答说:“殿下,小的怎么可能知晓呢。”
周垢感到了一丝失望。
“不过,在今日早朝时,陛下对那玻璃的确十分喜爱。”刘喜继续说道:“陛下还赞扬了殿下的聪明才智,表示非常满意,所以这次召见殿下,应当是件好事。”
作为最常与皇帝相处之人,刘喜对周皇的看法十分清楚。
以往陛下偏爱几位年长的皇子,对年幼的皇子和皇女不甚关注。
但自陛下遭雷击后复苏,便开始与大皇子等人保持距离,不再如以前那样重视。
转而更加偏爱六皇子、八皇子和九皇子等几位。
至于这背后的原因。
刘喜也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无论是作为皇帝还是父亲,谁会愿意看到自己遭遇不幸时,臣子们对此漠不关心,只关注他们所占据的位置呢?
刘喜深感懊悔。
长年累月地忠于陛下,他怎会如此冲动,竟接受贤妃的金子,并泄露了陛下的隐私!
尽管陛下清醒后,他立刻归还了那袋金子,但背叛终究是背叛,背主之人即便被处以死刑也在所不惜!
刘喜极为感激陛下事后并未追究,使他得以继续侍奉在陛下身旁,否则他如今怎会好好站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