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单手擒吕布,你说是谋士?

第225章 曹操兴兵指徐州,夏侯杰营议应策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单手擒吕布,你说是谋士?
作者:
我爱柯基犬
本章字数:
5380
更新时间:
2025-02-13

“丞相雄才伟略,徐州唾手可

戏志才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无比的坚定。

曹操转过身,看着这个总是能看透自已心思的谋士,他轻笑一声,走到案几前,提起笔,在竹简上挥毫泼墨。

“传令!”曹操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响彻整个大堂,“点齐兵马五万,三日后,随我征伐徐州!”

号令一下,整个大堂瞬间沸腾。

众将纷纷单膝跪地,齐声高呼:“喏!”

曹操放下手中狼毫,目光扫过众人,最后定格在夏侯惇和夏侯渊的身上,“元让、妙才,你二人为先锋,领兵先行一步,为大军开路!”

“末将领命!”夏侯惇和夏侯渊二人同时抱拳,声音洪亮,充满了兴奋。

三日后,五万大军在城外集结,旌旗猎猎,盔甲鲜明,马蹄声震天动地。

曹操身披战甲,手持长剑,跨上战马,意气风发,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踩在脚下。

他大手一挥,大军如潮水般涌出,浩浩荡荡地向着徐州方向进发。

与此同时,一匹快马飞奔而出,直奔长安而去。

长安,夏侯杰的府邸,依旧是平静祥和。

一名风尘仆仆的使者,正站在大堂之中,面对着高座之上的夏侯杰,恭敬地低着头,语气严肃地说道:“我主曹丞相,欲举兵攻伐徐州,已命夏侯将军为先锋,特命小人前来,告知夏侯将军,希望将军能从侧翼出兵,两面夹击,一举拿下徐州。”

使者说完,便将头埋得更低,不敢直视夏侯杰。

夏侯杰听完,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目光深邃地望着大殿之外,阳光透过廊檐,洒在他的脸上,却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表情。

他微微眯起了眼睛,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清脆的“哒哒”声。

大殿内,一片寂静,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知道了。”许久,夏侯杰才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平静。

使者抬起头,有些疑惑,又连忙低下头,不敢再多言。

夏侯杰起身,走下台阶,背对着使者,语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令,请荀彧、贾诩二位先生前来议事。”

使者领命,匆匆退了出去。

使者离去后,夏侯杰并未立刻回到案几后,而是踱步至大殿中央,目光扫过殿内高耸的梁柱,感受着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面上的光斑。

他的手指依旧有节奏地敲击着,一下一下,仿佛在丈量着心中的思绪。

这看似平静的举动下,隐藏着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使得整个大殿都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

不一会儿,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荀彧身着一袭青色长袍,率先步入大殿,他面容清癯,眼神睿智,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一股儒雅之气。

紧随其后的是贾诩,他身着一袭深色长衫,脸上带着一丝捉摸不透的笑意,眼神深邃,令人不敢轻易窥探他的内心。

最后走进来的则是陈宫,他身着儒袍,眉头紧锁,似乎对曹操的举动颇为不满。

三位谋士行至殿中,各自向夏侯杰行礼。

夏侯杰抬手示意,让他们不必多礼。

待众人落座后,他缓缓开口,打破了殿内的沉默,“曹操出兵徐州,遣使来邀我一同夹击。”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荀彧微微颔首,似乎早已预料到此事,贾诩则是嘴角微扬,

“诸位,对此事有何看法?”夏侯杰的目光扫过三位谋士,语气平静地问道。

荀彧端坐于案几后,他理了理衣袖,眼神沉稳,率先开口道:“主公,曹操此举,表面看似为攻伐徐州,实则另有图谋……”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却变得更加深邃,仿佛已经洞悉了曹操的真正意图。

荀彧轻摇羽扇,目光深邃,缓缓开口道:“主公,曹操此次兴兵,名义上是为报父仇,实则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继续说道:“徐州陶恭祖,仁义羸弱,治下混乱,早已是强弩之末。曹操选在这个时机出兵,并非偶然。一来,徐州富庶,可为其提供粮草辎重,二来,徐州地理位置重要,攻取徐州,可进可退,进则可图中原,退则可守兖豫。此乃一石二鸟之计。” 他的声音清朗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

荀彧话音刚落,贾诩便接过话茬,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文若先生所言极是,曹操此举,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真正的目标,并非徐州,而是主公您啊!” 贾诩的目光如炬,直视夏侯杰,仿佛要看穿他内心的想法。

夏侯杰闻言,不怒反笑,“哦?文和先生何出此言?”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静,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贾诩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主公如今兵强马壮,威震诸侯,曹操心中忌惮,必然想探明主公的态度。他此次出兵徐州,实则是在试探主公,看主公是否会趁机出兵,若是主公出兵,他便可顺势联合其他诸侯,共同对抗主公。反之,若主公按兵不动,他便可安心攻取徐州,壮大自身实力。” 贾诩的语气平缓,却字字珠玑,将曹操的意图分析得淋漓尽致。

夏侯杰听完,陷入了沉思,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清脆的“哒哒”声,仿佛在权衡利弊。

荀彧见状,再次开口道:“主公,依臣之见,此次我军不宜轻举妄动。曹操此举,虚实难辨,我军若贸然出兵,恐中其圈套。不如按兵不动,静观其变,待局势明朗之后,再做决断。” 他的语气坚定而果决,充满了自信。

夏侯杰抬起头,目光落在荀彧身上,沉声道:“文若先生所言甚是,只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贾诩和陈宫,缓缓说道:“按兵不动,又该如何应对曹操的试探呢?”

荀彧羽扇轻摇,侃侃而谈:“主公,我军按兵不动,正可静观其变,窥探曹操虚实。曹操此次兴兵,号称五万,但其中虚实,我等尚不得而知。他若真有实力攻克徐州,我军可待其与陶谦相持之时,坐收渔翁之利;他若只是虚张声势,意在试探我军,我军按兵不动,正可挫其锐气,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荀彧的声音沉稳有力,每一个字都敲击在夏侯杰的心头。

夏侯杰剑眉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清脆的“哒哒”声,像是在回应荀彧的话,又像是在思考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他深邃的目光投向殿外,仿佛要透过层层叠叠的屋檐,看到远方正在行军的曹操大军。

殿内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在他面前萦绕,更添几分凝重。

贾诩和陈宫二人也陷入了沉思。

贾诩手捻着胡须,目光闪烁不定,似在盘算着什么。

他偶尔瞥一眼夏侯杰,眼神深邃,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陈宫则眉头紧锁,目光紧紧地盯着地图,仿佛要从中找出破敌之策。

殿内气氛凝重,只有轻微的呼吸声和夏侯杰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仿佛一首无声的乐曲,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夏侯杰收回目光,扫视众人,沉声道:“文若先生之言,确有道理。然,曹操此人诡计多端,我等不可不防。”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若曹操真能攻克徐州,我军再想图谋中原,岂非难上加难?”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殿内再次陷入沉默,众人都在思考着应对之策。

良久,夏侯杰再次开口,打破了殿内的寂静,“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诸位先生可还有其他高见?”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丝期盼。

贾诩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主公,诩倒有一计……” 他故意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夏侯杰身上,“或许,曹操攻打徐州,正是我军的机会……”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