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税方面,如果遭遇了天灾人祸,导致黔首百姓不能按时缴纳赋税的话,那么法家会直接免黔首百姓应该缴纳的赋税吗?
并不会!
不能按时缴纳应该缴纳的赋税,同样也是违反秦律。
身上有爵位的话,那么便可以以爵位抵罪。
身上没有爵位的话,那么便罚没家产钱财。
如果连家产钱财都没有的话,那么便直接充作刑徒,以徭役充当赋税。
再比如说,在民智方面,法家会主动为黔首百姓开民智吗?
依然不会!
在法家看来,黔首百姓能够好好种田,好好上战场打仗,好好为国家缴纳赋税,那便足以。
至于其他的需求,都不是必要的。
甚至如果有可能影响到黔首百姓好好种田、好好上战场打仗、好好为国家缴纳赋税的话,那么还应当禁止黔首百姓的其他需求等等。
可以说,治国之道的变更是涉及到一个国家方方面面的事情的,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轻易开口胡言乱语的。
看着沉默的一众心腹重臣,秦皇嬴政的目光落到自己的头号能臣李斯身上。
感觉到始皇帝投望过来的视线,李斯也是感觉压力颇大,但是却也不能装作看不见。
毕竟他还想要当秦国的丞相呢,自然不能够在这种时候退缩。
不过好在经过方才片刻的沉思,他也是勉强捋出了一个思路,随即朝着始皇帝拱手4.1施礼,而后开口道:
“回陛下,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反过来说,欲谋其政,需在其位。”
“陛下欲要以道表、儒身、法骨、墨行、兵搏、纵横言、阴阳谋......而为大秦统一天下之后的治国之道的话,那么陛下准备给予诸子百家具体何等职位?”
“如法家之士,可以出任廷尉之下的相关职位。”
“而墨家之士,可以出任右民工部之下的相关职位。”
“阴阳家之士,可以出任此前刚刚设立在治粟内史下的矿藏部诸司的相关职位。”
“纵横家之士,亦可以出任典客之下的相关职位。”
“那么其他诸子百家之士,又应当具体将它们安排分配到哪些相关职位之上呢?”
“职位明确,方可职责明确;职责明确,方可执行明确;执行明确,方可赏罚明确;赏罚明确,方可行事明确。”
听到李斯的话语,秦皇嬴政也是微微沉吟,而后点了点头,表示李斯所说有理。
而见李斯开了头之后,其他一众心有腹稿的九卿重臣,也是纷纷跟着开口。
或是对前人的发言进行查漏补缺,或是另辟蹊径提出自己的观点等等。
而秦皇嬴政也是逐一做出自己的裁决,一众九卿重臣则是将始皇帝的意志逐级贯彻落实下去。
普普通通、平淡寻常的君臣对话,在传出麒麟殿之后,却如同狂风一般从上至下,席卷整个大秦天下。。
第四百三十一章:悠悠半月而过,陆续推进的各项琐事【求订阅,求全订】
时间悠悠,一转眼,又是半个月过去。
在这半个月里,一众被强令要求迁移至秦国咸阳的原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也是终于被赶来到了咸阳城。
而到了咸阳城之后,一众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人都呆了,因为秦国并没有给他们准备好永久居住的宫室。
现在给他们居住的府邸,只有一年的居住期限。
一年之后,要么他们搬出去,自己找工匠修筑新的宫殿居住,要么他们便花钱将自己居住的府邸给购买下来。
对此,一众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自然是想要搬出去,自己找工匠修筑新的宫殿居住的。
毕竟和他们原来在六国地方郡县世代经营的府邸相比,秦国给他们安排的府邸,实在是太过于拥挤、狭小了。
而好在,他们在秦国咸阳这边也是有土地田亩的。
此前秦国也是以市面上的价格,等价购买、置换了他们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在六国地方郡县所世代经营的土地田亩。
虽说,一众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并不想要将自己家族世代立足的土地田亩等价卖给秦国。
但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看着一众披坚执锐的大秦锐士手上闪烁着寒芒的兵戈,以及脸上仿佛在说你们要不拒绝卖一下试试的神情。
最终,一众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还是不得不为了自己的性命着想,将自己家族在六国郡县各地世代经营的土地田亩等价卖给了秦国。
而等一众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去到始皇帝在咸阳划分给他们的土地田亩看了之后,一个个也是怒了。
如果说他们在六国地方郡县的土地田亩有一万亩的话,那么他们在秦国咸阳这边的土地田亩最多也就只有一百亩而已。
而且地段还不怎么好,只能够说是咸阳城的边缘位置。
面对这种情况,一众18六国王室宗亲、贵族公卿也是难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