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火雨什么的,必然是假的!】
【这十有八九就是秦军眼见攻不破大梁城,最后使得的动摇人心的下乘手段。】
【只要他们能够坚持过这一波,那么后面秦军多半就要无功而退了。】
【所以魏王假也是冷笑道:“哼,秦军千不该、万不该,将流星火雨落下的时间定在一日之后。”】
【“一日之后,若无流星火雨落下的话,秦军必然士气大挫。”】
【“届时,寡人倒要看看秦军还有什么可说的!”】
【话语间,魏王假仿佛看到了明日秦军看不到流星火雨落下,士气低迷的样子。】
【而其他一众魏国文武百官、贵族公卿亦是差不多的反应,毕竟流星火雨这等天灾,又怎么可能应凡人之言而降下呢。】
【明日,他们倒要好好看看秦军的笑话!上】。
第四百三十五章:从天而降的流星火雨,再度覆灭的魏国【求订阅,求全订】
【次日,王贲命人点燃大量的湿柴,从而使之产生大量的烟雾。】
【目的,主要是为了借这些烟雾来进一步模糊大梁城上的将士的视线。】
【另一边,在二十余万秦军的后方,在这几日也是命人紧急临时建造起了一个十丈高的高台。】
【同时,还在高台的前方建造了两块竖起来的,彼此相对的,同样十丈高的夹板。】
【两块大夹板前宽后窄,如此一来,当风从前面宽的那一端吹过来,然后从窄的那一端出来的时候,风力便会进一步增强。】
【这个时候,英布所率领的飞天锐士便可以尝试凭借这股风力飞起来。】
【当然,为了预防起飞失败,在两块夹板的下方,还铺设有一层大网。】
【这样如果起飞失败的话,也只是掉落到大网里面,并不会直接摔残或者摔死。】
【在一切都准备好之后,英布也是取出一个坠子放在风口处。】
【在经过多次的飞天试验、训练之后,他们也是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
【比如说,将一个特制的坠子,放在迎风口处,然后观察飞天坠子被风吹起来的角度。】
【这样他们便可以大致判断出目前所吹袭的风力的大小,是否适合飞起来。】
【很快,一阵大风吹过,坠子被风吹的高高扬起。】
【英布也是当即立断喊道:“助跑,跳!”】
【说完,英布便架着飞天伞,一马当先迎风跑了起来,在最后跑到高台的边缘处便直接跳了出去。】
【随后在大风所带来的反作用力,以及气流的上升力的影响下,整个人当即便凌空飞了起来。】
【不仅英布一人如此,在他身后的数百上千个飞天锐士也是纷纷如此。】
【霎时间,数十上百丈的高空上,便飞满了一个个飞天锐士。】
【而四周亲眼看着英布等飞天锐士飞起来的秦军将士,一个个也是震惊的目瞪口呆。】
【毕竟这可是飞天啊!】
【人居然可以和鸟儿一样飞到天上!】
【这是何等不可思议的事情,简直能够震惊四周的秦军将士一百年!】
【很快,王贲便收到了后方传来的英布等飞天锐士成功起飞的消息。】
【随即,王贲转头看向大梁城上的魏王假,以及魏国其他文武百官、贵族公卿,脸上也是不由得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
【而此时,魏王假等魏国君臣还在大梁城上,朝着王贲隔空大声叫嚣道:“呵呵,不是说秦秉天命吗?”】
【“不是说我等魏国无道吗?”】
【“不是说今日有天降流星火雨吗?”】
【“流星火雨何在?”】
【“怎不见天降之!”】
【“我倒要看看尔等秦军还能如何信口雌黄、摇唇鼓舌!”】
【“依我看,若是真有天命的话,那也当是天降流星火雨于尔等秦军、秦国之上!”】
【“现在退去,我等还可以饶汝一命!”】
【“否则待到我国援军归来,必要让尔等葬身魏土!”】
【见此,王贲也是站在高台之上,故作玄虚地点燃一张奏表,同时手中秦剑自上往下一挥,大声喝道:“魏国无道,请苍天降流星火雨!”】
【在王贲话语落下之后,高台之下的二十余万秦军亦是再次齐齐顿戈,全军大声复诵:“魏国无道,请苍天降流星火雨!”】
【浩浩荡荡的声音,直冲云霄,使得正在百丈之上的高空飞行着的英布等飞天锐士,亦是清晰可闻。】
【见此,英布等飞天锐士俯视下方,估摸了一下自己飞行的大致位置已经到了大梁城之后,随即拿出随身携带着的,缠绕着一层层易燃纸张的火油囊。】
【接着再取出火折子,点燃手上的火油囊,以及外面包裹着的纸张。】
【最后,便往下方的大梁城一扔。】
【霎时,一个小火球便径直地朝着下方大梁城落去。】
【而在点燃了第一个火油囊之后,英布再次取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