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云路

第18章 玄武轮回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风云路
作者:
红尘醉道人
本章字数:
3608
更新时间:
2025-03-06

贞观十年的七月流火,太极宫飞檐上的脊兽凝着露水。程处弼攥着半片龟甲退至玄武门残垣,魏王泰的剑锋在月光下抖出九朵寒梅。傩面碎片簌簌落地,露出亲王左脸的玄武刺青——那龟蛇纠缠的纹路间,竟嵌着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的箭簇残铁。

"这局棋何止武德元年。"李泰的剑尖挑起血诏,"祖父晋阳起兵时,我便是他藏在秦王府的暗子。"话音未落,程处弼突然掷出磁石链,吸附住对方蹀躞带上的银鱼符。符面"天策上将"的篆刻在火光中明灭,正是李世民昔日的封号。

金铁交鸣声惊动巡夜武侯。程咬金率玄甲卫破门而入时,李泰己退至含元殿鸱吻。亲王撕开蟒袍,腰间缠满石脂水囊:"今日便让长安城见识真正的玄武噬日!"火折子触及引信的刹那,程处弼吹响鹰哨,俯冲的海东青抓裂水囊,毒液混着石脂水浇在琉璃瓦上,泛起诡异的青烟。

卯时三刻,李世民强撑病体升座两仪殿。程处弼跪在蟠龙金砖上,听戴胄宣读查获的密信。当念到"吐蕃赞普允诺十万铁骑陈兵松州",殿外忽传急报——陇右道八百里加急,逻些城昨夜升起狼头纛。

"逆子!"李世民将药碗砸向李泰。亲王不闪不避,任碎瓷划破额角:"父皇可记得武德七年,您命儿臣往突厥为质?"他扯开衣襟,胸膛的烙痕赫然是颉利可汗的狼头金印,"从那时起,儿臣便知这天下该换个坐法。"

程处弼忽然起身,将浑天仪残件摆成七星阵:"陛下请看,这是终南山祭天台的机括。"铜铸的北斗七星缺了天枢位,正是他在密道中取走的狼首齿轮。当零件归位的刹那,殿角铜壶滴漏突然加速,辰时的日光穿透云母窗,在御座投下完整的玄武星象。

"好个星移斗转!"李淳风拂尘指天,"今日辰时三刻,确有日食之兆。"话音刚落,天色骤暗。程处弼摸出磁石链抛向殿柱,吸附出的铁屑竟在空中排成"乙未"二字——正是李泰筹划多年的起事年份。

宫外忽起喊杀声。程咬金挥刀劈开殿门,见羽林卫正与东宫六率混战。李泰的死士皆着武德旧甲,胸口的玄武纹在日食下泛着血光。程处弼窜上横梁,用磁石干扰敌方弩机,流矢擦着李世民的冕旒钉入龙椅。

"陛下小心!"程处弼扑倒皇帝时,怀中的龟甲突然裂开。夹层飘落张泛黄的纸笺,竟是李渊亲笔的《晋阳夜宴图》题跋:"吾儿相残,非天意,乃人为。"李世民盯着题跋上的"人为"二字,突然咳出黑血。

未时日食最盛时,李泰退至承天门。他高举血诏狂笑:"祖父遗命在此,今日..."话音戛然而止,程处弼掷出的狼首齿轮正中咽喉。亲王踉跄后退,撞碎"承天景命"的匾额,怀中滚出个鎏金匣——内藏吐蕃赞普的盟书,朱砂印旁还有枚"杨"字私章。

暮鼓声中,程咬金清理战场。程处弼蹲在护城河边,看血水染红浮萍。他捞起片带齿痕的甲胄,铁片内侧的"开皇十八年"铭文与终南山尸骸的玉匣完全吻合。当磁石触及甲片时,吸附出的铁屑竟显出洛阳宫城的轮廓。

是夜,程府佛堂添了新灯。程处弼跪在程母身旁,听她诵《地藏经》。香灰落在血诏上,渐渐显出暗纹——竟是长安地下暗河的走向图,十二条水脉交汇处标着"仁寿宫"。他忽然想起密道壁画上的"地龙醒",冷汗浸透中衣。

五更天未明,程处弼溜进将作监。他借着烛光翻阅《宇文恺营造录》,在"仁寿宫地龙"条目处发现批注:"开皇廿二年,杨素密凿玄武道。"书页间夹着的桑皮纸,绘着程府佛堂与终南山祭台的暗线连接。

七月十五中元节,李世民下诏重修玄武门。程处弼随父监工时,在夯土层发现前隋箭矢。箭杆缠着的帛书写着:"大业九年七月十五,地龙翻。"落款处盖着杨玄感的私印,与李泰盟书上的"杨"字如出一辙。

"好个三世轮回!"程咬金捏碎箭矢,"从杨素到杨玄感,再到..."话未说完,程处弼突然指向地基坑——五具新埋的尸骸身着武德铠甲,怀中铜符刻着"东宫翊卫",正是当年玄武门之变时失踪的太子亲兵。

八月桂香满城时,程处弼在弘文馆发现异样。孔颖达讲《春秋》的嗓音忽顿,因幼童在竹简上画出长安暗河图。当他讲到"郑伯克段于鄢",程处弼突然站起:"学生有一问,若地龙真能翻身,何以解之?"

满堂寂静中,窗外飘进个粟特商人。苏烈之子苏毗捧来鎏金匣:"家父临终嘱托,此物当赠破局之人。"匣中羊皮绘着西域三十六国水源图,于阗国的圣井位置标着带缺口的圆——与程府佛堂地砖裂纹别无二致。

霜降那日,程咬金奉旨巡查洛阳。程处弼趴在《两京舆图》上,用胭脂勾连地脉。当最后一笔穿过仁寿宫旧址时,怀中的龟甲突然发热,裂纹拼成"冬至"二字。他望向终南山方向,隐约听见地底传来机械转动的闷响。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