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硝烟味日益浓烈,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在(18)班这个卧虎藏龙的集体中,周天宇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星。他不仅在历次模拟考试中稳居班级前列,成绩优异且稳定,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身上那股温暖和煦的力量,如同春雨般滋润着身边每一个同学的心田。
“天宇,天宇,快救救我!这道数学解析几何的题,我头都快想秃了,还是没思路!”课间,孙明拿着一本练习册,风风火火地冲到周天宇的座位旁,脸上写满了“生无可恋”。
周天宇放下手中的笔,温和地笑了笑:“别急,孙明,我看看。”他接过练习册,仔细地审阅着题目,眉头微微蹙起,片刻后又舒展开来。
“这道题的关键在于辅助线的构建,你看,如果我们从这个点向X轴作垂线……”周天宇拿起笔,在草稿纸上清晰地画出图形,耐心地讲解起来。他的声音不高,但吐字清晰,逻辑分明,原本在孙明眼中如同天书般的题目,在他的讲解下,仿佛被施了魔法般,一点点变得清晰明了。
“哦!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孙明一拍大腿,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天宇,你真是我的救星啊!比我们家请的那个一对一辅导老师讲得还明白!”
“能帮到你就好。”周天宇谦虚地笑了笑,“其实你基础不差,就是有时候思路容易钻牛角尖。”
这样的场景,在(18)班的日常中并不少见。周天宇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那些在学习上遇到困惑,或者心态上出现波动的同学。他从不吝啬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无论是课间十分钟,还是午休、晚自习的间隙,只要有同学向他请教,他都会耐心地予以解答。他不仅讲解题目,还会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用自己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感染和鼓励身边的每一个人。
渐渐地,周天宇成了班级里公认的“小老师”和“心理疏导师”。
“天宇哥,我最近英语阅读总是错很多,感觉越做越没信心,怎么办啊?”一位女生愁眉苦脸地向周天宇求助。
周天宇放下手中的单词本,认真地看着她:“别灰心,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你是不是做题的时候太急躁了,没有仔细分析文章结构和作者意图?或者词汇量还不够?”
他不仅指出了问题,还给出具体的建议:“你可以尝试每天精读一篇文章,把里面的生词、长难句都弄懂,再分析一下题目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效果的。”
“嗯!我试试!谢谢你,天宇哥!”女生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周天宇的无私帮助和乐于奉献的精神,赢得了林晓阳和全班同学的一致赞扬。
“周天宇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一颗乐于助人的心,懂得分享,懂得担当。这是非常宝贵的品质。”林晓阳在班会课上公开表扬道,“我希望大家都能向周天宇同学学习,在班级里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同学们也纷纷表示赞同。
“就是啊,每次问天宇问题,他都特别有耐心,讲得也特别清楚!”
“而且天宇心态超好,感觉他什么时候都乐呵呵的,跟他聊聊天,心情都会变好很多。”
为了更高效地帮助大家,周天宇还主动组织了一个小型的学习互助小组。小组成员主要是班里几位在某些科目上相对薄弱,但学习态度非常认真的同学。他们约定每周抽出两到三个晚自习的固定时间,聚在一起讨论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分享学习资料和心得。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一下上次联考数学卷的最后两道大题,我发现大家在这两道题上失分比较多。”在一次小组讨论中,周天宇作为组织者,有条不紊地引导着讨论的进行。
“我觉得第一道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将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来处理……”
“第二道题的函数模型构建,我有点没想明白……”
小组成员们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气氛热烈而融洽。在周天宇的引导下,许多困扰大家许久的难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孙明就是这个互助小组的积极参与者,在周天宇的持续帮助和小组的良好氛围下,他最头疼的数学成绩,也奇迹般地开始稳步提升。
“儿子,最近看你心情不错啊,学习也比以前主动多了。”晚饭时,孙明的妈妈欣慰地看着儿子。
孙明得意地扬了扬眉毛:“那是当然!我们班周天宇,那可是大神级别的人物!在他的帮助下,我感觉数学也不是那么可怕了!”他还把周天宇组织学习小组的事情告诉了父母。
“这个周天宇真是个好孩子啊!”孙明的爸爸感慨道,“不仅自己学习好,还这么热心帮助同学,将来肯定有出息!”
周天宇的父母也为儿子的乐于助人感到无比骄傲。他们从小就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善良、有责任心的人。看到儿子在学校里能够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并且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他们由衷地感到欣慰。
“天宇,帮助同学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别太累着自己,高考压力大,自己的学习也不能放松。”周妈妈在电话里叮嘱儿子。
“妈,您放心吧,我有分寸的。”周天宇笑着回答,“而且,帮助别人的过程,其实也是我自己复习和巩固知识的过程,对我自己也有好处。”
的确,正如周天宇所说,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自身的知识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梳理和巩固,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也更加深刻。更重要的是,这种奉献和付出,让他感受到了被需要、被认可的快乐,也让他的内心更加充实和强大。
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教室的窗户,洒下一片金色的光芒。周天宇的座位旁,又围了三西个同学。
“天宇,这道物理题的受力分析我总感觉有点问题,你帮我看看呗?”
“还有这道电磁感应的题目,楞次定律我总是用不好……”
周天宇耐心地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着示意图,逐一为他们讲解。他的声音清晰而沉稳,不时引导着同学们进行思考。围在他身边的同学,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发出一阵阵“哦,原来是这样”的感叹声。
林晓阳处理完手头的工作,习惯性地走到办公室的窗边,目光投向(18)班的教室。他一眼就看到了被同学们簇拥在中间的周天宇,以及那一张张专注而认真的脸庞。他欣慰地微笑着点了点头,为班级里这种积极向上、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感到由衷的高兴。他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周天宇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更多同学心中学习的热情和对未来的希望。
夜深人静,周天宇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在日记本上郑重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成长。看到同学们因为我的帮助而取得进步,那种快乐,比我自己考高分还要强烈。高考之路虽然艰辛,但有这么多可爱的同学并肩作战,我充满了力量。”
窗外,星光璀璨,照亮着少年们奋斗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