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第127章 开城纳降(兵不血刃)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三国之赘婿崛起
作者:
西门一刀
本章字数:
5124
更新时间:
2025-07-02

建安十七年春分次日,江陵城朱雀门大开。朱凯身着素色襕衫,腰间未佩吴钩剑,却抱着半人高的青铜匣,匣面铸着齿轮与麦穗的合纹 —— 此乃巴郡工匠连夜赶制的 "民生计账簿"。傅巽率官吏迎至城阙下,见其身后跟着二十名书吏,每人手中捧着的竹简竟用磁石串连,碰撞时发出清越的声响。

郡府议事厅内,荆州士族代表环坐如钟。朱凯轻叩青铜匣,齿轮转动声中,匣盖自动弹起,露出叠得齐整的绢帛账册。"诸位请看," 他抽出首卷,绢面上用红、黑、青三色绘着饼状图,"此乃荆州 ' 税收三分法 ':商税取其三成,农税仅收两成,官营手工业则占五成。"

武陵太守金旋盯着图中 "蜀锦贸易" 的青色区块:"朱公欲以织锦充税?" 朱凯点头,取出磁石算盘:"吾己与蜀地商盟,用磁石工坊换得蜀锦织造术。" 算盘珠子自动归位,竟与饼状图数值丝毫不差,"五年内,蜀锦贸易可富荆州,百姓却能少纳粮赋。"

南阳士族代表邓义抚须沉吟:"听闻刘使君在新野征粮,每丁三石,且有 ' 利滚利 ' 之苛。" 朱凯忽然展露出刘备军遗留的 "借粮字据",字迹在磁石灯映照下分外清晰:"诸位且看,建宁三年借粟一石,次年竟需还三石!" 他指向账册末页,"某治荆,必行 ' 耕者有其田 ':凡垦荒百亩者,免赋三年;商者有其利:过往商船仅收一成关税。"

傅巽翻开朱凯递来的《五年财政规划图》,见 "荆襄学院"" 磁石矿脉 "等标记星罗棋布,每个节点都标着详细的钱粮数据。" 朱公的算盘,"他苦笑道," 算的不是权谋,是百姓的米粮。" 言罢,竟率先取出自己的官印,印纽处不知何时己刻上齿轮纹。

正午时分,江陵中心广场燃起九座火盆。朱凯手持令旗,命书吏将刘备军遗留的千张借粮字据堆成小山。"乡亲们!" 他的声音通过磁石扩音器传遍街巷,"这些字据,是刘使君入荆时借走的救命粮,如今却要你们利滚利偿还!"

八十岁的张老汉颤巍巍举起一张字据:"建安十西年借粟五斗,如今要还一石五斗!" 火盆中腾起的热浪卷着焦纸纷飞,映得百姓们眼中冒火。朱凯趁机展开《荆州安民榜》:"某在此立誓:所有借粮字据,一概作废!三年之内,荆州百姓纳粮减半,商税仅收三成!"

"朱公救我!" 人群中突然有人跪地,正是新野逃来的李三娘。她扯开衣襟,露出肩头 "刘" 字刺青 —— 那是刘备军强征壮丁的印记。"我男人被抽去修战船,至今未归!" 她的哭声如导火索,百姓们纷纷掏出皱巴巴的字据、刺青布片,抛向火盆。

朱凯趁热打铁,指向磁石灯塔方向:"看见江心的灯塔了吗?那是用百姓捐的旧铁钱铸的。某治荆,不用百姓的血汗充军费,只用机巧兴商、用工坊获利!" 他忽然取出巴郡工匠新制的 "免税铜牌",牌面齿轮纹中央刻着 "安" 字,"明日起,每户可凭户籍领此牌,赋税再减一成!"

是夜,郡府后堂,朱凯与傅巽对坐磁石灯前。"公为何不趁势称王?" 傅巽望着案头的《税收三分法》竹简,"民心如此,正是天命所归。" 朱凯却摇头,指着窗外正在拆卸 "刘" 字砖的百姓:"当年巴人刻砖留名,是让城墙记住每一户人家。某要的不是王位,是让每块砖下的百姓,都能安稳生火做饭。"

忽然,书吏捧来急报:"曹操派使者至城下,称愿以十万石粟换磁石弩机图纸。" 朱凯轻笑,在竹简上画下齿轮与槊尖的合纹:"回复孟德公,图纸可送,但需附加《农桑改良法》。" 他望向北方,"曹操要的是机巧为兵,某送的是机巧为民,这交换,不亏。"

五更天,江陵城头的白虎旗悄然换成齿轮白虎合纹旗。朱凯登上城楼,见百姓们自发在城砖刻下名字,儿童们举着磁石灯排成 "安" 字队列。他忽然想起在巴郡圣火坛看到的预言:"机巧流转,民心为轴。" 此刻的江陵,不正是这预言的现世?

许昌丞相府内,曹操对着朱凯送来的磁石算盘沉思。算珠上刻着 "商税三成" 的字样,与密探回报的江陵盛况相互印证。"主公," 荀彧指着算盘底座的巴氏图腾,"朱凯这是在向天下宣告,他的税赋是 ' 民脂民膏,用之于民 '。"

曹操忽然拨动算珠,算珠竟在磁石作用下自动归位,露出底层刻着的 "耕者有其田" 五字。"好个朱凯!" 他击掌而笑,"用算盘作兵器,以账册为甲胄,比十万大军更难防。" 却又目光一凛,"传令郭嘉,密切监视荆襄学院,那里怕是要培养出能与吾谋士相抗的机巧之才。"

蜀地成都,诸葛亮展开朱凯的《五年财政规划图》,见 "蜀锦贸易" 区块竟标着 "分润三成与百姓",羽扇不禁一顿。"主公," 他对刘备道,"朱凯此举,是要将商路利润反哺民生,比吾等的 ' 军屯制 ' 更得人心。" 刘备望着图中密密麻麻的齿轮标记,忽然想起新野城头的飞虎卫旗号,沉默良久方道:"传命关云长,严守汉水,勿与荆州起衅。"

建安十七年清明,江陵百姓在城隍庙前立起 "护民碑"。碑身用磁石矿脉雕刻,顶端刻着齿轮与白虎,底座刻满首批领取免税铜牌的百姓名字。朱凯亲手在碑阴刻下 "机巧护民,不分彼此" 八字,磁石粉填字处,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傅巽望着碑前络绎不绝的百姓,忽然明白朱凯为何不费一兵一卒得江陵 —— 他早己将 "民心" 算进了每一步棋:用财政公示书撕开刘备的苛政面具,用免税铜牌系住百姓的柴米油盐,用焚烧字据的火光点燃久抑的愤懑。这些看似文弱的机巧,实则是比刀剑更锋利的民心之剑。

是夜,朱凯独自登上磁石灯塔。江风带着蜀锦的丝香扑面而来,远处的五溪蛮商队正顺着新开通的旧道驶来,船头的磁石灯与灯塔光芒交相辉映。他摸出曹操的回信,信末 "吾认输棋半子" 的狂草尚未干透,却在落款处多了个小小的齿轮印记 —— 那是曹操对机巧的认可,也是乱世枭雄间的惺惺相惜。

长江水在灯塔下奔涌,将焚烧借粮字据的余灰冲入大海。朱凯知道,这场开城纳降的戏码,不过是天下棋局的序章。当曹操在北方改良磁石马镫,当诸葛亮在蜀地研究齿轮水闸,真正的较量,早己从战场转向了民心的争夺。而他手中的算盘、账册、免税铜牌,正是在这乱世中,为百姓筑起的最坚实的城墙。

雾幕在黎明前散去,江陵城头的齿轮白虎旗随风轻摆。朱凯望向东方,那里是孙权的江东,也是他即将开启的通商之路。他忽然轻笑,想起陈宫曾问的 "若天下人皆求机巧争霸",此刻答案己然明晰:当机巧的齿轮开始为百姓的米粮转动,当账册的数字开始为民生的安定计算,这乱世,终将迎来属于民心的破晓。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